发布时间:2023-04-04 21:29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2-08-09 | 查看:2801次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梁增基的先进事迹。
一位南方人,倾情黄土地、坚守黄土塬,用超过一个甲子年的时间,以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耕耘在长武,为渭北旱塬带来了福祉。“要吃粮,找老梁”这句长武县民间广为流传的口头语,是乡亲们对他金色事业最朴实的认可。
他用独立创新的五项理论技术育种,改变了本地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黄矮病等六大难题,培育出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1”“长武134”“长旱58”“长航一号”达到3个国审、4个省审,累计旱地推广1.2亿亩,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一顶草帽、一袭素衣是“标志服”,一个馒头、一碗稀粥是“家常饭”。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布满额头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
他,就是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梁增基,也是省级劳动模范、省首届“三秦楷模”、全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等称号的获得者。
1957年,高中毕业的梁增基,抱着对祖国万分热爱、以四海为家的志向,支援大西北,报考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1961年大学毕业后,听从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梁增基踌躇满志,来到长武县农技站。一待就待到了今天,且仍坚守在农业工作一线。
“上世纪六十年代,仅西北农大分到长武农技站18人,分到农业系统25人,后来都走了,最后就剩下了我一人。”梁增基说,那时的长武生产生活环境特别艰苦,光坐卡车从咸阳到长武都得一天的时间,很少有人才愿意留在这里。
在梁增基的记忆中,50多年前的长武,绝大部分的山是光秃禿的,群众要做饭没有煤,就连树根草根都挖来做柴火用;耕地是用毛驴拉犁,几千年耕深三寸,三寸以下是长期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水渗不下去,雨水都流光了。
他工作的农技站在长武县五里铺村的一所农场里,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张没有席片的土炕。没有通电,要点煤油灯办公。
当时的农业品种和种植技术十分落后,小麦亩产75公斤就倒伏,不仅低产,十年有九年要发生冻害、锈病、干旱等严重灾害,虽然60%耕地种的是小麦,20%种的是高粱,但人们吃的大多是高粱。
1962年,梁增基从北京引来两个小麦品种,但是当年生产的麦子,只有皮,没有面粉,雨多还发霉,吃起来又黑又苦又黏。引进的品种受到群众质疑,这让梁增基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倒。他认为,朴实的长武人民需要他这样的农业人来改变现状,而且育种工作一个人就能干,干好了,就能造福一方人民。
从此,无论是烈日下麦浪翻滚的沟沟坎坎,还是数九寒天冰雪覆盖的试验田里,这个来自广东的身影便开始了不间断钻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上万次的试验、无数次的总结,在1971年,梁增基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小麦品种“702”和“7125”终于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
实验室内培养箱。
有人说,大的科研单位都没培育出来的好品种,一个小小的县城农技站却搞出来了,这是个奇迹!抗锈品种小麦在渭北大面积推广,形成一个“锈病隔离带”,西农专家们曾这样评价:梁增基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长武县党政领导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活动,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梁增基跟学大寨同步,一心一意搞起了小麦育种。
到八十年代,随着生土深翻打下的好基础,全县土壤逐渐熟化,防住了水土流失,加上拖拉机深翻和化肥推广,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为农业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开始育种时,为了解当地的生产情况、栽培制度和品种要求,梁增基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长武的山山水水。有时会遇到狼,有时半路倾盆大雨,淋得像落汤鸡。遇到严冬,还要到饲养室跟饲养员同睡,两人就靠盖着羊毛毡在土炕睡觉,滚烫的土炕让他的肩胛骨像烤干了一样,痛了十多年。
那时候,一顶草帽、一辆自行车、一双布鞋、一个黑皮包是梁增基的“标配”。几乎每天,梁增基都是骑着自行车在试验田和农田间来回奔走,遇到农忙季节,更是一头扎进了麦田。
育种过程中,梁增基从未有畏难情绪。在荒凉的黄土高原上,没有技术和资源基础,没有资金,没有助手,梁增基写申请从农场借来两亩地,作为试验田;写信从各大科研单位要到了200多个品种小麦种子,把这些种子种在地里,通过对比观察,摸索其中的生态表现和育种方法,确定育种目标,有了方向再坚持到底。没有资金劳力就自己动手,划行播种,用洗衣服的棒槌棒打脱粒,自糊信封标签等等。
1979年,同样条锈免疫更丰产的“秦麦四号”培育成功,让长武小麦再次跨越了亩产150公斤大关。推广后期覆盖整个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152万亩,累计700万亩以上,成为渭北和甘肃旱地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秦麦四号”也因此获得了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时,中央广播电台报道:“秦麦四号”是全国获此荣誉的唯一县级单位项目!
育种工作虽然有了成效,但梁增基却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1975年,梁增基曾询问过一名农业专家,能否育成既抗旱又抗涝还高产的品种?回答是否定的:抗旱与抗涝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梁增基决意攻克这个难题。
为了尽快出成果,梁增基做了100多个杂交组合,重点选用国外性能优良的矮秆品种同国内的抗旱品种和优质丰产品种复合杂交。特别是在酷暑和阴雨天,为防止某些性状“昙花一现”,他整天钻在地里,仔细观察杂种后代对旱、涝反应的敏感性。
1984年,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抗涝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不仅抗锈病,抗倒伏,亩产还达到400公斤。经过省级鉴定推广,90年代年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累计3800万亩。
“702”“7125”“秦麦四号”“长武131”4个品种的小麦,改变了高塬旱区的生产面貌和生产观念,小麦由低产作物变成了高产作物,也带动了几个新的育种单位的成立。
梁增基在大棚内单倍体育种。
随着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实验中心的投入,几年里相应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实验基地已完全达到科研单位的水平,还增加了单倍体育种的设备和课题。从此,梁增基的育种事业更如虎添翼,育种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随后,九十年代育成多抗高产的“长武134”,2000年后育成亩产千斤水平的“长旱58”“长航一号”。
梁增基说,培育一个小麦品种,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成功后再到大田推广,中间一般需要18年左右的时间,很少有人能够忍受长时间枯燥和乏味的育种工作。如果坚持下来了,就会积累到丰富的经验,这在农技工作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收效。
为了更好地发展育种事业,打造长武育种品牌,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梁增基又组建了育种团队,将育种事业延续下去。
去年11月24日,梁增基赴京参加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归来后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代表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劳模的鞭策和鼓励。这次国家授予我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年我已87岁,我将继续干下去,直至不能动弹为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