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4 08:00 | 来源:《人民日报》 ( 2008-05-28 第07版 ) | 查看:2267次
成都军区某工兵团、某炮兵团:
水陆突进,开辟生命大通道
映秀镇,汶川大地震震中。大地震瞬间摧毁了通往汶川的公路,阻断了汶川与外界的一切通信联系。救援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打通通往映秀镇的生命线。
5月13日,道路打通到紫坪铺水库大坝,这里同映秀隔水相望。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兵团政委何洪田,率200名官兵在紫坪铺水库大坝左岸抢建临时码头,为大部队从水路突入映秀建立“冲击出发阵地”。随后,他又带领官兵乘冲锋舟,突进漩口,急行军6公里赶到映秀开展救援。至14日晚,该炮兵团共有500名官兵徒步进入映秀,成为震中救灾的主力部队。
为打通水陆两个通道,让更多官兵和大型装备进入映秀实施救援,该集团军工兵团官兵昼夜兼程,克服雨夜路滑等困难,于15日凌晨6时将40艘舟艇运抵紫坪铺库区。官兵们连续作战,不到两个小时,就成功架设起载重80吨的漕渡门桥,打通水上运输线20多公里。随即,前方修路急需的大型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由水路运至各塌方路段。
此时公路仍未打通,大批救援物资集聚在漩口,无法运往映秀,抢通公路迫在眉睫,然而,多处路段被泥石掩埋,作业危险,工程量巨大。
该集团军军长许勇决定,沿岷江在5公里老路的基础上修建通道。15日12时,马达轰鸣,10余辆推、挖、装工程机械在铝厂和映秀镇同时作业。随后的3天3夜里,工兵团和炮兵团官兵迎着余震中滚落的山石,在6处近千米长的滑坡路段上,艰难地挖淤泥、推巨石、垫路基,一刻也不敢懈怠。
“早一分打通道路,就是对灾区人民的最大支援”,这个信念支撑着疲惫不堪的官兵们在极度险恶的环境中昼夜奋战。
就这样,5公里长的战线,工兵团和炮兵团的官兵们奋战50多个小时,挖土4.8万立方,成功地在规定时限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命线抢修任务。
5月17日20时,第一批军车开进映秀,听见马达的轰鸣声,看到耀眼的车灯,整个映秀沸腾了,“军车来了,解放军来了!”被困5天的群众呼喊着、奔跑着,涌上前来,把子弟兵围得严严实实……
(责任编辑:贺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