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3 10:13 | 来源:人民网 2022年12月15日08:55 | 查看:4013次
到二〇二六年,全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将超三千五百亿元
本报记者 王俊岭 孔德晨
智能助理裁判、数智手语主播、云端“现场观赛”、足球数据分析……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虚拟现实(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服务了比赛本身,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速卖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黑五购物节”叠加卡塔尔世界杯的影响下,中国生产的VR眼镜成为今年速卖通上最火的商品之一,11月以来销量同比增长5倍。“一台国产VR眼镜的价格在400美元左右。由于能够更大程度还原现场感,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有更高科技含量的VR产品买单。”速卖通相关负责人说。
在中国,虚拟现实产业正获得越来越大的政策支持。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前不久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同时,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
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提升“虚拟现实+”内生能力与赋能能力,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强化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
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面向规模化与特色化的融合应用发展目标,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虚拟现实与行业有机融合。
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行业共性需求,依托行业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共性应用技术支撑平台、沉浸式内容集成开发平台、融合应用孵化培育平台,持续优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支撑环境。
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顶层设计,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虚拟现实综合标准体系。加快健康舒适度、内容制作流程等重点标准的制定推广,推动虚拟现实应用标准研究。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纷纷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布局虚拟现实业务,抢抓数字经济新商机。
有的聚焦工程建设。近日,网易与中建八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工程机械领域的深入合作。据介绍,网易伏羲与中建八局联合研发的挖掘机器人目前正在四川理塘参与西南重点基建项目建设,这也是全球首台登陆高原作业的无人挖掘机。通过手柄、电脑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的挖掘机可以在零下20摄氏度、4000米海拔的低温缺氧环境中作业。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网易将利用自身科技积累,为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安装智能化的“数字心脏”,扩展更多“数实融合”场景。
有的发力办会办展。11月9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国内主要电力企业共同主办的“2022亚太电协CEO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借助360集团提供的“N世界元宇宙会议平台”,本次会议实现了多国、多地观众同屏参会。“企业年会、校招会、代理招商会等,往往要有宣讲、投屏、手册下载、视频洽谈等环节,传统的企业私域直播难以很好地满足需求。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我们把会议会展搬到线上,让人们在数字空间实现无障碍交流。”360集团副总裁、N世界项目负责人梁志辉说。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全国与“虚拟现实”业务相关的企业有2.3万余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7300余家的存量企业数量领跑全国,江苏、山东紧随其后,存量企业均超过1000家。从成立时间来看,49.2%的虚拟现实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地,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有望加速,数字经济将会释放出更强的增长动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