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像养儿子一样养树”,烈士父亲深沉的爱,骄傲一辈子!(组图)

发布时间:2022-11-30 20:48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22-07-13 16:13:00 | 查看:281次

金华日报  作者 李艳

如果有来生,61岁的陈松余希望和儿子陈泽斌的缘分能再长一些。今生短短14年的父子情,他还来不及好好抱抱儿子、疼疼儿子,甚至一家六口,没顾得上拍一张像样的全家福,儿子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陈泽斌,婺城区沙畈乡下乌云村人,白龙桥镇虹路中学学生, 2006年3月5日因抢救落水儿童牺牲时,年仅14岁。2006年12月,获评“金华市见义勇为勇士”;2007年1月,获评“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

阳光少年陈泽斌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切接见第十一届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和陈松余握手的照片被放大摆在客厅的正中央,两旁是光荣之家、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匾额,以及陈泽斌穿校服、挂红领巾的生前遗像。

见义勇为奖牌

  “这是儿子唯一一张拿得出手的照片。”陈松余盯着儿子的照片,好一会儿没有出声。14年来,父子俩无数次就这样隔空凝视、出神。如果14年前那个初春的周日午后可以重来,一切还会发生吗?

  可惜,没有如果。

  客厅的桌上放着一袋去年结果的香榧,陈松余一个劲地让记者品尝:“这是我自己种的呢。”

  离家不远的白(龙桥)门(门阵)线两旁,绵延十里的山上,种满了香榧树。10年来,陈松余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承包了200亩山林种植香榧树。

  “俗话说,千年香榧。村里的山、田、地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我也想着替儿子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见香榧如见儿子,这些树是儿子生命的延续。是念想,也是纪念,等我百年后,我就把这片香榧林无偿捐给社会。”

陈松余和香榧林

  沙沙沙,香榧树在风中起舞,仿佛陈泽斌在拍手叫好;

  哗哗哗,溪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仿佛陈泽斌在顽皮嬉戏。

  陈松余,这位坚强的烈士父亲,在走出失子的巨大悲痛后,以另一种方式,让儿子短暂的生命重生。三生三世,生生不息……

  生如夏花

  “儿子生下来就很乖,很少哭闹,整天笑眯眯的,谁见了都喜欢。”1991年,而立之年,对陈松余来说,意义非同一般:10月,动工建新房;一个月后,11月3日,白白胖胖的儿子给原本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甜蜜和快乐。

全家福,陈松余抱怀里的为陈泽斌

  陈松余给儿子取名陈泽斌,他希望儿子文武双全,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

  陈泽斌从小就非常阳光,乐于助人。下雨天,看到邻居衣服晒到外面,会主动把衣服收好给邻居送上门;路上看到老人拎东西走不动,会主动跑上前搭把手……

  陈泽斌体育特别棒,在沙畈小学读到二年级时,转校至金华少体校上过3年,专攻游泳。因为长期泡在水里,耳朵发炎,才放弃了在体育上继续发展的计划。

  陈松余一直后悔这个决定:如果不放弃,儿子现在该长得和他一样高了;他也该做爷爷了吧?

  从金华少体校退学后,陈泽斌就读婺城区白龙桥镇虹路初中。学校距下乌云村30多公里,每天往返不方便,陈松余让陈泽斌寄住在学校附近虹路村一村民家中。

陈泽斌生前用过的算盘和球拍

  事发当天,正好是学雷锋日,陈泽斌以花季生命的代价践行雷锋精神。

  2006年3月5日,虹路初中出具的《关于陈泽斌为救落水儿童溺水身亡的报告》,还原了事发经过。

  当天下午2时30分左右,陈泽斌和同学徐某,以及房东上小学的儿子林某某等一行五人,一起在虹路初中东边200米处的工地上玩。回来的路上,林某某走在最后,一边玩溜溜球一边走,不慎把球滚到了工地的涵管渠里。由于球是别人那里借的,所以,他想下水去捞,顺着边沟就滑入水中,他惊慌失措地喊叫起来。其他几人听到后,马上返回。

  陈泽斌发现林某某掉入水中,非常危险,就准备下水救人。徐某叫他不要下去,但陈泽斌救人心切,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他顺利地把林某某背在身上,可是沟渠又陡又滑,渠水很深,总是爬不上岸。徐某在岸边非常着急,大喊:“坚持一下,我拿杆救你们。”

  等徐某找到杆子,两人离岸已一米多。林某某抓住陈泽斌惊叫,因杆子太短,无法够到。附近两位农民听到后赶到现场,已没两人踪影,只见一连串气泡……

  下午5时多,陈松余在家中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你儿子出事了,很严重,赶快出来!”

  陈松余租了一辆拖拉机,飞快地往学校赶。一路上,他想过无数个最坏的打算:生病?车祸……

  陈松余万万没有想到,待他赶到现场时,儿子已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泽斌——”陈松余扑上去大叫儿子的名字。他不敢相信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此时却任凭他怎样撕心裂肺地呼喊,再也不会像往常一样亲热地叫一声“爸爸”了。

  陈松余号啕大哭,人很快晕了过去。

  事后,陈松余了解到,儿子衣服、鞋子都没顾得上脱,就跳下水渠救人。现场围了上千人,陈泽斌班主任的丈夫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跳入水中,将陈泽斌打捞上岸。从水底捞上来的时候,陈泽斌肩上仍驮着林某某。由于溺水时间过长,陈泽斌和林某某双双身亡。

  看到陈泽斌脚上一双沾满淤泥的运动鞋,陈松余泣不成声:“儿子很知道节俭。这双白色的运动鞋是过年给他买的,他一直舍不得穿。为了省点路费,儿子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事发前一天,周六,要回学校了,儿子走到我跟前说:爸爸,这双鞋我拿去穿了。”

  谁能想到,这竟是父子俩最后的对话!再相见,却已天人永隔。

见义勇为勋章

  坚强人生

  陈泽斌牺牲后,陈松余强忍悲痛,不敢在妻子面前流露半点悲伤。

  早在半年前,2005年8月,妻子就查出肺癌晚期。妈妈生病后,陈泽斌更加懂事,读书特别用功,有同学凑他玩,他也不去,说:“我要考好点,好让妈妈高兴。”

  2005年寒假,陈泽斌天天在家里陪妈妈,给妈妈洗脚、洗衣服、端痰盂。妈妈到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后,在虹路中学读书的陈泽斌,每周1—2次,向同学借自行车,从白龙桥骑到医院看望妈妈,陪妈妈说话、洗脚、端痰盂。

  怕加重妻子的病情,陈泽斌牺牲的消息,陈松余隐瞒了下来。见以前经常在眼前晃的儿子,突然不见了踪影,妻子起了疑心:“泽斌呢?是不是学习紧张,还是身体不好,怎么不来看我?”

  陈松余只好撒谎:“泽斌出了点事,有点危险,送杭州去看了。”

  妻子不吭声了。

  有一天下午三四点钟,病房里的妻子突然大声叫了起来:“泽斌钻我肚子里了,他要重新出生一次。”

  陈松余亲眼看见妻子的肚子鼓了起来,又很快缩了回去。他知道瞒不住了,一把抱住妻子:“泽斌——走了——”

  夫妻俩抱头痛哭。

  陈泽斌火化那天,陈松余的妻子带着氧气包、坐着轮椅为儿子送最后一程。

  陈泽斌牺牲不到两个月,2006年5月1日,陈松余的妻子也撒手人寰。

  儿子、妻子接连离去,陈松余感觉天都塌了,终日以泪洗面。

  陈泽斌有三个姐姐。陈泽斌牺牲时,二姐陈晓燕上高中。16年过去了,提起弟弟,陈晓燕泪如雨下:“出事前几天,弟弟给我打电话:姐姐,你过来一下,好不好?”

陈泽斌(中)和姐姐

  陈晓燕当时她在医院里陪妈妈,走不开。

  “我在妈妈这里,下星期姐姐空了再过来。”

  陈晓燕肚肠都悔青了。

  出事当天下午,不知怎么回事,陈晓燕感觉胸闷,午觉也睡不着。没多久,就传来了噩耗。

  “弟弟心地特别善良,爸爸当年在水利部门跑运输,出差带回来的水果、点心,他都要偷偷拿出去给村里的老人吃。有一次,我偶然看到村里一老奶奶吃的鸡蛋糕怎么和我家一模一样,回家还向妈妈告状‘弟弟把家里的东西偷出去送人’。”陈晓燕回忆,虽然弟弟比她小三岁,但很像男子汉,很会照顾人。有一次走路去上学,途中突然电闪雷鸣,陈晓燕吓得躲在弟弟身后,陈泽斌像一座大山,把姐姐护得紧紧的。

  还有一次,陈泽斌骑自行车带姐姐出去玩,路上不小心摔倒了,陈泽斌的腿摔得骨头都露出来了,血流不止。陈泽斌却顾不上自己,抱着陈晓燕就问:“姐姐,摔痛了没有?”

  ……

陈泽斌和二姐

  陈泽斌牺牲后,郑春根、戴彩琴两位素不相识的市民给陈松余写信,告知陈泽斌生前从未吐露过一个字做的好事:“我们都是下岗工人,所以就去虹路赶交流会。去年(2005年)农历八月十三,那几天天气很热,我们在露天做生意,又热又渴。刚好碰到一个学生到我们摊上来。这个小孩非常懂事,当时我们就和他交谈了起来。得知他叫陈泽斌,乌云村人,就读在虹路中学业,租居在一个农户家里,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生活及各方面靠自己一个人。他问起摊里怎么这么热。过了一会儿,他把自己用的电风扇给我们用,晚上又拿来了两瓶开水……”

  陈泽斌默默做的好事,谁知又还有多少?

  陈泽斌的奶奶去世早,爷爷在陈泽斌牺牲后,悲伤过度中风,昏迷七天七夜。上有老下有小,陈松余强打精神,开始坚强人生。

  “爸爸一下子瘦了好几十斤,虽然白天表现得像没事人一样,但每次给他整理房间,发现枕头是湿的,枕芯都烂了。”陈晓燕心疼地说。

  2007年1月25日,陈松余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特殊日子,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切接见第十一届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

  “当天上午9点多,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门口,习书记和受表彰的每一位见义勇为勇士都握了手。合影时,习书记就坐我前面。”

  和陈松余握手时,习书记和蔼地问:“你是陈泽斌父亲吗?”

  “是的。”陈松余点点头。

  习书记的双手握得更紧了:“你为自己生了个好儿子!你为浙江人民生了个好儿子!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的!”

  陈松余的眼泪夺眶而出……

革命烈士证书

  爱的果实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啊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麽

  用它来种什麽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这首三毛作词、台湾歌手齐豫与潘越云演唱的歌曲,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陈松余不知道这首歌,更不会唱这首歌,但陈泽斌牺牲后,他种树种绿种春风,在青山绿水间用勤劳的双手开出一亩亩满载希望和收获的梦田。

  “我为儿子骄傲,我要把儿子的精神传承下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开始种树,像养儿子一样种树。”

  2007年,陈松余走出家门,化悲痛为力量,在乌云村的山头引种红豆杉,经验成熟后,带动十里八乡的养猪大户转型探路生态经济。红豆杉在沙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产业,红豆杉协会成立,108户种植户,陈松余是大户,任会长。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红豆杉经济价值日趋下滑,倒逼着村民们转型升级。

  “2014年,我带领红豆杉种植大户,租了好几辆大巴到江苏,浙江诸暨、绍兴考察,其中光江苏就去了两天。调研发现,香榧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我还想办法请来了杭州专家,专家认为沙畈的地形、海拔,以及气候环境非常利于香榧生长。”说干就干。当年,陈松余就投资50余万元,率先从绍兴引种200多株已有8年嫁接树龄的香榧,当年挂果,次年摘果,每株产鲜果超过15公斤。

  在他带动下,其他红豆杉种植大户积极响应,纷纷改种香榧。目前,500多亩香榧在沙畈落地生根。这其中,陈松余又占了大头,是全村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他提前预付租金,与农户约定,自己承包的200亩香榧林50年不改种。

  “香榧投资大、效益好,但见效慢,一棵成熟的香榧往往有几万元的收入。香榧树龄可达四五百年,50年后,我不在了,可是香榧林还在,那时候,它们都是百年大树了。后代记不记得我没关系,只要知道是陈泽斌爸爸种的,记得陈泽斌就行。”

  满山遍野的香榧林,是满山遍野的希望,更是绵绵无尽的思念,仿佛陈泽斌从不曾离去,阳光下一天天茁壮成长:上高中、读大学、娶妻生子……

  陈松余当了两任村支书、一任村主任,自2014年当村支书至今,陈泽斌去世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种树种绿种春风,当好共同富裕的领头人。

  靠山吃山,陈松余带领村民做足大山文章:毛竹改良、发展林下基地、两用基地……

  改种香榧后,香榧林是陈松余最大的牵挂。虽然租了三四人管理,但一早一晚,忙完村工作的间隙,他会雷打不动地到香榧林转转,除草、施肥,干得不亦乐手。

  “就像看儿子一样,树长大了、结果了,那愉快的心情花多少钱都买不来。”

  陈泽斌的乐于助人和陈松余的家教分不开。陈松余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行得正,要做好事,不是自己的钱,一分也不能拿。讲话当面讲,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当村干部这么多年,陈松余做事讲原则,在村里颇有威望。

  山里赚钱不容易,居家养老中心要请烧饭的、基础设施要请打扫卫生的,许多人都盯着,陈松余有自己的原则:自家的亲戚一概不安排。

  陈松余和妻子同村,岳父近90岁高龄,入党近60年,每年“七一”慰问,陈松余从来不把岳父排入慰问名单,每年都是他自己掏钱慰问岳父。

  “钱多一点少一点,一样是用。当干部,就得一生正直。”

  在陈松余带领下,村邻里纠纷越来越少,村民口碑越来越好。香榧尤其成为金名片,不仅在沙畈数一数二,就是金华市区也排得上号。

  采访当天,陈松余带记者看他的宝贝,一眼望不见头的山坡上,满山苍翠,郁郁葱葱,椭圆形的鲜嫩果子沉甸甸地挂满枝头。

  青山不负有心人。为了完成儿子和自己共同愿望——帮助更多人,陈松余勇敢大胆尝试,种下、培育的千年树、致富树,正在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陈松余望着满山翠绿,喜笑颜开。不远处,白(龙桥)门(门阵)线路旁,陈泽斌烈士墓高大耸立,墓前开满了黄色的野花,浩浩荡荡一大片,如星星点亮无垠的旷野。

  陈松余细心抚摸着香榧林的一一片叶子、一一颗果子,仿佛阳光而懂事的儿子,乘风而来,再次雀跃入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