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华: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护航 13载搏击风浪,救援330余人(图)

发布时间:2022-11-23 21:17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22-08-30 10:00:00 | 查看:333次

 台州日报 记者 盛鸥鸥

陈云华和他的“战友”。(资料图片)

  “云华,快点,有病人。”一接到电话,陈云华立马放下手头事情,开船将大陈岛上急需救治的患者送到椒江城区。仅这个月,他就参与运送了5名应急病人。

  搏击风浪13载,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今年64岁的陈云华,是椒江区大陈镇近洋岛礁资源管理协会会长,至今已参与运送岛上应急病人146航次147人,海上搜救111航次救起184人。

  一本本航行台账,是陈云华危急关头显身手的见证,也记录下了每次应急病人运送和海上搜救时的艰险故事。

  绷紧心弦,24小时守护“生命热线”

  “只要海上有事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自2009年起,陈云华的手机不曾关过机,他知道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将是很多人的“生命热线”。

  那一年,陈云华买了小船“岛礁管理1号”,正式将海上搜救与应急病人运送当作一份使命。

  在大陈岛土生土长的他,深知船的重要性。自15岁起上船作业的经历,练就了他闯海的一身本领。

  “既然干了,就要干得像样!”为提升救援能力,陈云华时常自掏腰包。2011年,政府补贴30万元,自己投资50万余元,陈云华造了新船“大陈近洋管理”。此后大船小船分工上阵,犹如战友般陪伴着他踏浪救人。

  即便家就在街对面,最近7年,只要人在岛上,陈云华就睡在协会办公室里的小床,只为能第一时间听到警报声。

  原来,办公室电脑上安装的船舶动态管理平台,能够显示大陈岛周边海域船只的实时动态,有望先于求救电话了解海上险情。“每艘船都有‘北斗定位’,要是信号丢失或遭遇沉船,平台就会发出警报。这时就要查找警报类型等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置措施。”

  陈云华的手机里也有这套系统,不在办公室时,只要一有空,他就拿出手机登进平台查看最新状况。

  救援不分白天黑夜。因此,陈云华时刻绷紧心弦,保持“临战”状态。每次救援前,他都会叮嘱并督促船员做好安全措施。

  争分夺秒,打通就医海上“紧急通道”

  “当年还在妈妈肚子里,现在都长成小姑娘了。”每每在岛上看到自己救下的这对母女,陈云华就会联想起那晚的惊险。

  那是2014年10月的一个台风夜。凌晨1时20分,刚完成大陈岛到椒江城区航行任务的陈云华,接到了一通急电,“岛上一名孕妇即将分娩,羊水已经破了,要紧急送到城区医院。”

  生命救援,刻不容缓。即便洋面有11级大风,陈云华也没有一丝犹豫,立马开船赶回大陈,“这时候顺风顺水,凌晨3点40分就到了。”

  再往椒江城区开,那就是逆风顶浪了。“大风掀起的大浪,每一波都高过驾驶台,完全挡住了视线,只能靠经验和仪表‘盲开’了。”

  好在,曾当过20多年远洋渔船船长的陈云华,见识过各式各样的海上大场面。虽然在岸上看浪时还有点担心,但一上船一握方向盘,他的心就定下来了,“这时思想高度集中,一心只想着把船开好。”

  终于,有惊无险,3小时后船顺利靠岸,孕妇被早已等在码头的医护人员送往医院,母女平安。

  海岛医疗水平有限,紧急送医状况时有发生,这条往来于椒江城区与大陈岛的航线,陈云华已不知走了多少遍。只要有需要,他不遗余力争分夺秒,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打通了应急病人就医的海上“紧急通道”,也一趟趟地为岛民运送生活物资和急需药品,护航生命之路。

  这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陈云华的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运送发热病人和密接者等。即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他也没有一丝怨言,“我们穿着防护服,就算船里开着空调,衣服也全部湿透了。”

  风口浪尖上演“生死营救”

  海上救援不是肉搏,如何在风口浪尖救人,陈云华认为既靠经验和智慧,又要有胆识与机会。2012年5月20日的一场救援,就兼具了这些。

  当时,来自宁波奉化的5人海钓时被困洋旗岛礁石上。接到救援任务后,陈云华与团队开着两艘船到了暗礁丛生的事发水域。此时,浪高风急。

  大船靠不进,小船打头阵。“当时我们将两船船尾相对,并用绳相连,大船抛锚停在后方,在小船顺着浪顶向礁石的瞬间,喊话让礁石上的一名被困人员伺机跳上小船,后方的大船随即加足马力将小船往外拉离,如此循环,一一救人。”陈云华说,这凭借的是几十年讨海生涯锤炼出的经验与眼力,与风浪打配合战,“错过了这波浪,就只能下个浪继续来,不然小船就有被冲上礁石搁浅的危险。”

  经过近3个小时的救险,被困5人成功获救。随即,潮水没过了礁石。

  有一回夜里10时40分,陈云华接到了象山籍渔船触礁倾斜、11人被困船上的救援任务。一听到遇险水域的经纬度,他的脑海里就有了地图,“具体在哪个位置,海况如何,开什么船,要怎么救援,心里就有数了。”

  那有“百亩田礁”——于是,陈云华凭借熟练的驾船技术开着小船靠近,“将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后,我们还将触礁的船拖了回来。”

  每个被救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大家庭。想到此,再辛苦再危险,陈云华都觉得值了!

  但大海深不可测,并不是每次任务都能如此幸运,至今,陈云华也拖回了25具遇难尸体。

  “他们在海里落难了,不管怎么样,也要想方设法把他们带回来。”回忆翻涌,在风浪里“身经百战”的硬汉湿润了眼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