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30 21:09 | 来源:新华网 2022 09/30 16:38:47 | 查看:578次
新华社石家庄9月30日电(记者冯维健)秋日,走进河北省阜城县本斋纪念园的八路军回民支队烈士陵园,苍翠的松树掩映下,88位烈士长眠于此。
今年67岁的王志杰是阜城县古城镇纪庄村村民,回民支队烈士墓的第二代守墓人。从1942年王志杰的父亲王梦北埋葬88位烈士到现在,父子两代人已接力守护整整80年。
王志杰在打扫回民支队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 冯维健 摄
1942年,侵华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猛攻,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回民支队在阜城县高庄村和纪庄村打响突围战。“这场战斗中共有88名战士牺牲,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3岁。”王志杰说,战斗结束后,父亲王梦北和乡亲们一起将88位烈士掩埋。
后来,马本斋将军返回纪庄村,为烈士举行集体葬礼,建立烈士陵园。当天,王梦北向马本斋将军当面承诺“誓死看护陵园”。
1979年,王梦北突发中风,半身不遂。回家照顾父亲的王志杰发现,老人一直牵挂着他毕生守护的烈士墓。
“我帮着除草,父亲就在一旁静静地坐着。”王志杰说,此后的10多年里,父子俩就用一辆旧三轮车往返墓园和家中,直至父亲去世。
“人们能记住英雄,这是我最感动的事。”王志杰说,每年烈士纪念日,前来祭拜的人增多,他就当起义务讲解员,有时一天要讲七八遍。
王志杰向小学生讲述烈士故事。新华社记者 冯维健 摄
“不能让英雄的事迹长埋于地下,要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2012年,王志杰开始为88位烈士寻亲。他根据父亲在世时整理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高纪庄战亲历记》中的线索,走访参加此次战斗的老前辈和家属,先后十几次前往衡水、沧州、保定等地寻找消息,虽遇到不少困难,但从未放弃。
王志杰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表格,表中详细记录着10年来他找到的烈士姓名和故乡,而“烈士杨略”一行却打了两处括号,标注着不同的化名。
原来,为了革命工作,杨略多次改名,参军之前叫杨贵锁,在区小队战斗时叫杨心田,直到担任回民支队干部才改名杨略。“虽然杨略的故乡离牺牲地只有120公里,但寻亲过程中我们多次核对,才找到他的后人。”王志杰说,在已经找到名字的烈士中,像杨略这样多次改名的有6个。
目前,王志杰已经找到了50名烈士的姓名和家乡,有18名烈士只查到了姓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