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2 21:48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1-10 | 查看:232次
在河北法律界有个远近知名的法官,因常年奔走乡间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不徇私情维护法律公正权威,一身“土”气再加上被晒得黝黑,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地气儿老包”,他就是广宗法院的庭长贺永威。
法庭楼前锣鼓声声递锦旗
6月的一天,广宗县塘疃镇几名农民为了表示感谢,聘请鼓乐队,带着锦旗走进塘疃镇法庭办公楼庭长办公室,原告的家人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原来这感人的一幕是因为贺永威庭长办案力度感动了原告,他在处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时,贺永威到原告家中去了解情况,看到原告家屋子是土坯墙,正值寒冬,窗户虽用塑料布包着,却依然有风嗖嗖地吹进来。他接着跑到医院见到原告本人,得知此次事故造成原告脑部膜外血肿、脑疝晚期等多处损伤,花费巨额医药费,已经负债累累。面对着原告家属老泪纵横、铺满皱纹的脸颊,作为主办人,贺永威内心很不是滋味。他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回到法院第一时间与主管领导沟通,为当事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办理了免缴诉讼费的手续,还主动引导受害者申请先予执行。同时,他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与两被告进行调解,做被告的思想工作,以减少当事人诉累,最大限度地缩短办案周期,让公平、公正来得更快一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为原告侯某追回赔偿款17万余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司法理念。
披星戴月的“包青天”跑腿为群众
每到农忙时节,送达手续、找当事人比较困难。为了及时送达,贺永威充分利用起大早、正午和晚上这三个农民空闲在家的时间段。天刚蒙蒙亮,许多人还在睡梦中,他们一行就出发了,许多次到达当事人家时,大门还没有开;夏日的中午,酷暑难耐,他和书记员洗把脸赶走困意,又一次奔波在路上;下午别人都下班了,他又开始忙起来,因为只有天快黑时,农民才舍得回家,也只有这时候,才能顺利见到当事人。即便这样紧随着农民的节奏和时间,也有一些人难以见到,这时候就要直接到田间地头去送达。他常常是挽着裤筒,汗流浃背,一脚水一脚泥,和群众站在一起,分不清谁是百姓谁是法官。但老百姓喜欢这样不端架子的农民式法官,无形中拉近了距离,释法明理工作开展得也顺利多了。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贺永威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办案中,他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掌握第一手资料,常常深入到农家和田间地头,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用心办好每个案
贺永威对判决书、裁定书写作非常谨慎,常常在写好后反复念几遍,有时读给书记员听,排除不通顺和可能产生歧义的语句。他说:“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打这一场官司,不能让人家稀里糊涂不明白。判决书写得好,也是一个普法的方式。”一个判决书,反复修改好几遍是常态。多年来,他从不因为案件多、时间紧而降低标准,为此宁愿在节假日加班加点。维护公平正义,是贺永威永远的追求。这些年来,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一个又一个当事人实现公平正义。他15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执法办案实现新突破,服务大局取得新成效。
倾心解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一起同居关系析产纠纷案,原、被告原本经调解达成了协议,但因为农村百姓固有的一些世俗偏见,又加上村邻街坊的议论,两家家长又都是好面子的要强人,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又较上了劲儿,结果在交接陪嫁物品时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致使案件陷入僵局。最后,两位家长都被他朴实而诚恳的言语打动,明白不该为了逞一时之强影响孩子的未来,又握手言和。贺永威深知农村工作不好做,反复性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特点,于是又约见双方当事人,不但耐心地讲解法律问题,还结合平时积累的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知识,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给自己和孩子争面子,怎样做才是给孩子的未来幸福搭桥铺路。这件事解决后,当事人所在村的村支书专程过来向贺永威道谢,表示这次案件调解不仅仅解决了两个家庭的矛盾,更教育了整个村的群众,感谢法官用专业知识帮他们在移风易俗、建设精神文明村工作中树了个好典型。
在处理案件时,他讲究方式方法,善于站在当事人角度去提出建议、解决问题,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努力实现定分止争、不留后患。贺永威自2006年考入到广宗法院以来,从一名书记员做起,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广宗镇法庭副庭长、件只法庭庭长、塘疃法庭负责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注重积累审判经验,积极运用多元化办案方式解决矛盾,共办理各类民事案件1700余件,无一发还改判、无一上访,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好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