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期】刘国芳:扎根山区28年 只为点亮万家灯火(图)

发布时间:2022-09-12 21:46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1-10 | 查看:361次

刘国芳,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国网唐县供电公司川里供电所职工。参加工作28年来,他扎根偏远山区,践行“点亮万家灯火”的承诺,每天翻山越岭带队组织工作班的同事们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巡视,使倒马关乡3350户群众用上“放心电、优质电”。

  1993年,刚刚入职国网唐县供电公司的刘国芳被分配到最偏远的川里供电所工作。川里供电所位于太行山深处,距唐县县城70余公里,为唐县县域西北之极,他为了万家灯火,默默奉献28载,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九十年代,太行深山区“用电难”“难用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刘国芳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用电的问题需要处理。当时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刘国芳每天都要徒步,翻山越岭去藏在山中的村子里,早上太阳升起出发,落幕归来,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晚上披着星辰身着工装匆匆夜行。

  唐县10千伏川倒516线路全长57.97公里,承担着倒马关乡8个行政村、川里4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12个村,都在巍峨的太行山中。其线路如盘龙由东向西攀山而上,全线路共含609基杆塔,110台配电变压器,杆塔大多穿山而立,位于山腰或者山顶的位置,个别位于山顶的杆塔想要巡视,早上9点从山脚出发,爬到山顶便已至正午时分,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但刘国芳从未有过怨言,也从未向公司和供电所提过任何条件。28年来,每个月雷打不动,他都要带队组织工作班的同事们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巡视,东庄子村人们提起刘国芳都竖起大拇指,说战马都跑不完的倒马关,刘国芳却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28个年头,刘国芳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个57.97公里,对川倒516线路沿线的大山,他比任何人都要熟悉,哪座山坡有路,哪里没有路,该怎么上,怎么下,了如指掌。28年来,公司领导好几次计划将他调换下来,安排他到县城或县城附近的供电所工作,但刘国芳却一直婉言拒绝,他说,我习惯这了,大家也习惯我了,我要留在这里,让乡亲们用上放心电。在党员这份荣誉面前,刘国芳留给同事们和乡亲们的印象似乎有些偏执,但提到刘国芳,大家都会肃然起敬,一个人,一条线,28年不忘初心,走过了青春岁月,挥别了油腻中年,如一棵青松,牢牢扎根一线,不用轰轰烈烈的事迹,这本身就是对入党誓言最忠诚的行动。

  2015年,保定市承接了首条境内特高压工程——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任务,唐县作为该工程的廊道,负责县域114基双回杆塔的属地协调,其中23基铁塔就位于倒马关乡。作为倒马关的“守关人”,刘国芳负责前期配合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对接西南电力设计院、新疆送变电公司、华东送变电公司开展塔基定位工作。

  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特高压塔基大多横跨大山,工作开展困难。但时已49岁的刘国芳二话没说背起干粮便进了山,和西南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连续奋战六天,寒冬腊月,山风刺骨,就着馒头咸菜,喝着冰凉的矿泉水,马不停蹄翻山越岭,困了累了,在山坡上找个避风的石窝坐一会,休息片刻继续出发,硬是比计划时间提前两天完成了倒马关线路段塔基定位工作。

  百年党史映传承,初心不改守关人。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年至55岁的刘国芳,主动承接了倒马关重要区域的线路保电任务。已经连续承担保电任务十几个年头的他,轻车熟路告别了家人,背起帐篷和鲜艳的党旗爬上了山,和党的旗帜一起驻扎在大山山峰的杆塔旁。期间,刘国芳与妻子通电话时,告诉妻子:“我很好,这里一切安好。我守在这里,有党旗相伴,不孤单。

  荏苒时光,四季更迭,在倒马关荒凉无尽的大山中,刘国芳的脚步走得缓慢有力,跨过了春华秋实,穿过了雨雪狂风。自1993年入职唐县供电公司,28个年头此去经年初心不改,一万余天如一日翻山越岭无怨无悔,在服务倒马关乡3350户群众用上“放心电、优质电”的道路上,在苍茫的大山中,留下了人生中最宝贵和最美好的年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