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2-28 08:00 | 来源:东南网 2009-02-27 13:22 | 查看:6094次
感动福建第19号候选人“拐脚医生”郭瑞钿
感动聚点 医者仁心
在福州仓山区盖山镇后坂村,人人都知道“拐脚医生”。
他的诊所在村里开了三十几年,就诊桌边,贴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纸,上面写着:五保户、军属、烈属、低收入人群、外来务工人员可减免医疗费。
他叫郭瑞钿,是这个村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娃儿,出身贫寒。小时候,母亲晕倒却无钱送医,小小的他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为穷人看病。
他为了救火,双脚偏瘫,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只能靠拐杖行走。因工伤病退后,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回到老家潜心学医,治病救人。不仅治好了自己的双脚,还将很多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不少家境困难的人甚至得到了他的免费救助。
其间,他放弃了美国一家医院和一些大医院的邀请,继续留在村里开诊所。很多病人视他为亲人,有事没事都会到他那坐坐,聊聊病情。村里的人亲切地称他为“拐脚医生”。
感动经典
就像数学家攻克一个个难题,诗人们写出一首首诗,每每救活一个病人,我就会开心好多天,不管收不收钱。
分镜头一
2008年10月中旬,一个右手手肘畸形的孩子被送到了郭瑞钿的诊所里。孩子才十一二岁,在学校玩耍时,摔断了手臂。见到孩子痛苦的样子,郭医生十分心疼,没有收一分钱,立刻帮他查看病情。
孩子的父母都是四川人,在福州打工。在送来诊所之前,一家人已经在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但孩子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关节病变一再恶化,手肘就成了畸形。在老郭的治疗下,十多天后,孩子的手开始明显好转,最后竟完全恢复了正常。整个治疗期间,郭医生没有收他们一分钱。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了很多答谢匾额和锦旗。住在他家附近的贫苦农民,几乎都得到过他的救治。
后坂村村民小林,因为风湿病,曾一度不能下地干活,老郭免费把他给医好了。谈起老郭时,小林心怀感激:“像郭医生这样的医生,实在难得。”
分镜头二
当记者在郭瑞钿家说起这些事情时,他笑了笑说:“我之所以做这些事,全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
记得8岁那年,有一天,他的妈妈突然晕倒在地。全家人围着妈妈,一点办法都没有,也没钱送她去医院。小小的他,看着手足无措的家人,暗暗下定决心,将来要做一名医生,救助那些贫苦的人们。从9岁起,郭瑞钿就跟着民间僧尼学习中医,学会了很多土方法。后来他又考进福建中医学院研习医术。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使他很快在医学领域声名鹊起。
1971年11月27日,当时还在南平职工医院工作的郭瑞钿在单位救火过程中,从三楼楼梯摔了下来,双脚偏瘫。他回到老家一边养伤,一边治病救人。1988年,美国碧宏医院邀请他去当研究员,他没有答应。几家大医院也请他“出山”,但他还是选择留在自己成长的盖山镇后坂村,继续着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1996年,郭瑞钿诊所正式开业。
分镜头三
前不久,郭瑞钿自己拉肚子躺在床上,这时候刚好有病人来看病。郭瑞钿二话不说,就把患者叫到了病床前,帮他把起了脉……
“医者仁心”这四个字郭瑞钿常常挂在嘴边。在他心中,病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他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而特别贫苦的人,郭瑞钿也会对他们特别亲切,甚至免费深夜出诊,免费送药上门。
郭瑞钿说,就像是数学家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诗人们写出了一首首诗一样,每每救活一个病人,他就会开心好多天,不管收不收钱。
但帮助病人,光有心不够,还得有好医术。多年来,他坚持四处游历,学习其他口碑好的医生的新奇疗法。“哪里好就去哪里学习,要不自己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医术才能精进。”
那次火灾中受伤,他还在昏迷时,母亲匆匆离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郭瑞钿悲伤地说:“母亲一生虽然贫穷,但却帮助过很多更穷的村民。我这样做,也算是对她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