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的种子从这里发芽生长——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回眸(图)

发布时间:2010-12-12 01:02 | 来源:上海政府门户网 2010年12月6日 | 查看:2304次

  在刚过去不久的184天,乃至此前整整一年,“志愿者”三个字因世博在这座城市打下深深烙印。史无前例的庞大数量、工作理念、运作机制,令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蕴藏在志愿者举手投足背后的精神内核。世博会期间,他们用灿烂笑容和热情服务,诠释参与和奉献的力量,成为解读上海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牌。

  12月5日,第25个国际志愿者日。距离世博会闭幕过去1个月,“小白菜”、“小蓝莓”、“红袖箍”们再聚首。抚今追昔,人们记得志愿精神的种子借世博会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更期待从此开始生长壮大。

  一股遍及全市的志愿者风潮

  志愿者,对近年多次举办国际赛事或会议的上海来说,已不是新鲜的名词。不过,此前还没有哪一次盛会能像世博会一样,带来一股遍及全市的志愿者风潮。

  2009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周年,世博会志愿者正式向全社会公开招募。这一改变过去单一组织动员的招募模式,引起公众极大兴趣。不到半年,报名者达61万。他们中有在校大学生,有在职白领,有退休居民,甚至有年逾九旬的老者。

  受制于名额和相关条线,大多数人日后并没有穿上“白菜服”或“蓝莓装”的机会。但不论如愿成为注册志愿者与否,一种参与之乐却已在很多人中间传递。74岁的老外交官侯庆山幸运地成了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岗前实训时,老人与一群孙辈一起做“拓展训练”。比他年轻4岁的姚庭宝当时尚不知自己是否最终入围注册名单,不过他却看得开:“没让我注册也不要紧,我自己进园区呀,帮客人们指指路、介绍介绍世博会也挺好。”

  拥有这样心态的,远不止姚庭宝一人。世博会开始后,当千千万万普通市民在城市各个角落与“白菜”、“蓝莓”们同时上岗,志愿者身后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志愿者“平方”甚至“立方”,这句话便得到了最好诠释。

  “服务虽然辛苦,却不痛苦”

  单看数字,世博会184天里的志愿者服务,可谓规模盛大:8万名园区志愿者服务总量超过1000万小时,服务人次超过4.6亿;志愿者信息员队伍共收集整理和发布各片区、场馆的实时服务信息6万多条,点击量超过250万次;10万站点志愿者服务市民和游客人次超过2436万;城市文明志愿者中,仅参加路口轨交站点执勤的就达100多万人次……一项关于市民对2010世博会的评价调查也显示,公众对“志愿者服务”满意度最高,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高达94%。

  这些成绩的得来,却又何其不易。仅在园区,开园伊始上岗的志愿者几乎人人经历过阵痛:超大的服务需求量使他们时时手忙脚乱;经验不足也导致其有时捉襟见肘;部分游客的不理解、不配合,还常使之感受无奈与委屈。但这些并未将“小白菜”们击倒。他们将奉献视作一种崇高的满足,他们也用勤勉与巧思来寻求突破。很快,志愿者们自发搜集整理信息,并写出兼具个性和实用性的答询“宝典”。志愿者组织方也不断完善岗前实训、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为志愿者增能增智。

  不仅如此,组织方还与志愿者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并由此激发志愿者与公众的良性互动——组织者设计推出的徽章激励模式,就演化出一种“徽章文化”。世博会的最后两个月,志愿者们还发起“晚安世博”项目,在出口列队放歌,向离园的游客说再见。很多参观者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为其鼓掌,让他们感觉“不忍离开”……

  “我们为志愿者预设的形象,就是‘阳光’、‘快乐’、‘优质’。”世博会志愿者部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雷说。6个月里的见闻,让他欣慰于目标的实现:“接触过的志愿者都告诉我,自己在服务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虽然辛苦,却不痛苦。”

  “一种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

  10月31日夜晚,当结束服务的“小白菜”们聚集在宝钢大舞台、“小蓝莓”们走出“七彩之心”服务亭时,他们一边为世博会及自己服务生涯的圆满落幕而欢呼,一边也会偷偷抹眼泪。类似的“离愁别绪”,几乎在每个志愿者心中存留过。

  世博会的舞台只有半年。一些人可以“告别”得晚一些,比如江君芬。几天前,61岁的她重又穿起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服,回到熟悉的上南路服务站。得益于中国馆的延展,她做回了一名“老蓝莓”。

  但经过半年洗礼的人们,已把视线放到更远。闭幕那天,毗邻世博园的上南花城小区广场上,200多名上钢社区城市文明志愿者聚在一起注视世博会会旗缓缓降下,许多人心生感慨:“今后,它会成为我们的一种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

  如何让这颗志愿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从招募、选拔、培训、上岗、保障,世博会上形成的一整套工作机制,为今后的志愿者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马春雷说,相关部门在世博结束前已未雨绸缪:为集聚散落民间的志愿热情,考虑在市级层面成立志愿者工作机构;为使想做志愿者的人与需要志愿者的岗位项目信息对称,将开发由志愿者服务基地、项目、岗位、活动四个层面组成的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将在加强落实《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成立基金会,延续世博会期间的激励机制……

  “世博会告诉我们,志愿服务可以成为社会的风尚和生活的时尚。”马春雷说,“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期待有更多人从中得到精神的成长和快乐的满足。”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