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8 12:58 | 来源:中工网 2022-05-07 09:57:21 | 查看:1346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柳长兵 陈素芳
“哎呀,到了工地还要隔离,当初就不该这时候进场……” 郑师傅刚来到河南淅川县,一听说要隔离7天,就唠叨了起来。因工程建设的需要,近40名来自贵州、安徽等地的路基、隧道工人,被调到中交二航局渑淅项目部。根据当地防疫部门的要求,中交二航局渑淅项目部需要将进场人员,安排到指定的宾馆进行防疫隔离。
于首勇在认真登记进场人员信息
早到几天的娃娃党员于首勇,深知这批进场人员的来之不易,便主动向项目部书记贾能文请缨,派驻隔离宾馆对进场人员进行监管及服务。望着这张稍显稚嫩的脸,贾书记严肃地问道:“派驻隔离宾馆,意味着24小时都将处在紧张高压的状态中,每天会面临三四次的明察暗访,被隔离的人员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要满足,你是否可以?”于首勇挠着头说:“书记,您放心!”
就这样,于首勇拎着他的小背包,随手塞了几件换洗衣物,擦了擦胸前的党徽,和一名老同志随车前往隔离宾馆安顿了下来。
到达隔离宾馆后,只见他放下“行李”就开始逐个排查确认房间的电视、热水壶、灯泡、热水器、马桶等是否能正常工作。他一边拿本子记着出现的问题,一边细心的叮嘱宾馆的管理人员,“这些工作都要在隔离人员来之前做好,不能等出现问题了再进房间检修,这样会出现极大的疫情防控风险”。
当天晚上,进场的人员开始陆陆续续的到达隔离宾馆,于首勇和他的搭档根据之前做好的功课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测温、登记、消杀、安排入住、就餐等一气呵成。安顿好这批人员后,本以为能稍作休息歇口气,隔离群里却炸开了锅。
“饭太少啦,而且没有面食,米饭咽不下!”、“房间里没有矿泉水,我想上车拿!”、“空调遥控器在哪?太热了!”隔离的工人一直唠叨抱怨着,甚至还有人正准备开门去车上拿行李......状况层出不穷,于首勇开始觉得和自己预想中的不太一样。
于首勇望着宾馆旁丹江水库上的几盏孤灯,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在隔离群中“爬楼”解决问题。“阿姨,明天麻烦您给大家准备点面食,包子或者馒头。”于首勇一边安慰工人一边安排食堂为工人准备餐食。
于首勇在做日常消杀工作
“明天开始,送饭的时候会给大家配送矿泉水。因为担心空气传播,房间里暂时不能开空调,请大家开窗通风,大家还有什么需要,在群里留言我!”
“我们直接回家算了,免得在这里活受罪。”工人郑师傅在微信群里一直抱怨。于首勇和他的搭档在详细“回放”了这名工人的基本情况后,做起了思想工作:“郑师傅,我可能比你稍微小一点,在这里已经工作有大半年了,疫情期间,我们能出来工作都不容易,项目部也精心给大家创造了隔离条件,7天过后就可以正常上班了,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可以转给妻儿了,再坚持几天就好了。”郑师傅和工人们都觉得于首勇说的有理,群里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于首勇依然7点就起了床,简单洗漱后,和搭档一起给隔离人员派发早餐,对场所进行消杀,随后对进场人员逐一进行信息登记,这样的工作,每天至少做两次,内容虽然简单琐碎,却一点也马虎不得。于首勇坦言:“非常时期,首先自己对疫情防控工作要提高认识。”
面对疫情,22岁的于首勇,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组织的承诺:“防疫路上有我 请党放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