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镜头丨“我也是农民出身” (图)

发布时间:2022-04-20 21:57 | 来源:新华网 2022-04-19 08:21:07 | 查看:333次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这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的地方。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个多月后,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天寒地冻的太行山深处。

  这次考察目的是“看真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摸清底数。

  “不能到时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平均海拔1500多米,冬季晴天室外温度也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作为一个特困村,村里608口人有428人为贫困人口,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00多元。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贫困户唐荣斌家里,总书记随着主人坐在炕上,熟练地盘起了腿,和一家人唠起家常。

  家里几口人,兄妹几个?家有几亩地,收成咋样?电视能看几个台?电话能不能打长途?吃的药治的什么病?农村合作医疗咋样?……桩桩件件,问得仔细。

  “我也是农民出身。”他同骆驼湾村的村民这样讲。

  那一刻,他仿佛仍然是40多年前梁家河的那个知青,那个在农村插队七年、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那个带领乡亲们为了“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而奋斗,期盼着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的习近平。

  “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说。

  只有了解农村,了解贫困地区,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懂得中国,才能治理好中国。

  怀揣青年时摆脱贫困的朴素心愿,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为实现对困难群众的诺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大地上开启精准扶贫的伟大斗争。

  在他看来,摆脱贫困,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唐荣斌家,习近平总书记曾叮嘱老两口,要把孙辈的教育搞好,他说,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过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应以教育打破“穷”和“愚”的恶性循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扶智”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如今,唐孝亿——照片中和爷爷奶奶一起坐在炕上的小男孩,已经是阜平城厢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目前骆驼湾全村共有在校生103人,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百分之百。据统计,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480元,比十年前翻了近20倍。

  一个骆驼湾村,是中国脱贫路上的缩影。千万个“骆驼湾村”的蜕变,则是一部壮阔的中国减贫史,是人类史无前例的非凡事业。

  “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正是他践行初心的肺腑之言。

 

  总策划:傅华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陈凯星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齐慧杰

  统筹:李忠发 吴丹

  文字:杨依军 董博婷

  摄影:兰红光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马发展

  音频:吴炜玲 何莉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