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9 21:32 | 来源:北方网 2022-04-07 09:51:40 | 查看:17052次
作者:王音
内容提要:4月6日7时40分,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病逝,享年81岁。
2014年1月16日,在“一座城市的影像日记──天津日报创刊65周年新闻摄影展”上,当年知青典型、73岁的邢燕子(左)站在自己1969年拍摄的照片前。本报资料照片
天津北方网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本是燕子归来时,可那只曾经家喻户晓的“燕子”却飞走了……
4月6日7时40分,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病逝,享年81岁。
17岁“上山下乡”,邢燕子誓要“做一只在农村广阔天地间翱翔的燕子”。扎根农村,不怕苦、不怕累的“铁姑娘”带领农村妇女成立“燕子突击队”,在冰河上治鱼、在盐碱地上种庄稼,把荒洼地变成了金银窝。
作为一个时代的青年楷模,邢燕子用行动诠释“无悔青春 不负韶华”,她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她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奶奶走的时候很安详,儿孙们都在身边。以前她总爱跟我们讲年轻时的事。这半年多,老人身体不太好,跟我们聊天也少多了。”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邢燕子儿媳师女士的电话,回忆起了老人的“最后时光”。
邢燕子生前最宝贵的是她珍藏多年的那些老照片、旧报纸、旧画报和数不清的奖章、证书。“满满一屋子,都是她的宝贝。过些日子,我们会认真整理出来,把每一件都收藏好,这也是她留给我们的珍贵回忆。”
2019年国庆节前夕,记者曾经来到位于北辰区双街镇的邢燕子家中采访。那天,年近八旬的邢燕子刚从北京参加完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回来。一见记者,便热络地聊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经历。“我去过10多次人民大会堂,可每次去都跟第一次一样激动。党和人民培养了我,这辈子永远跟党走,海枯石烂不变心。”
紧接着,老人拿出了珍藏的老照片。随着记忆一点点打开,邢燕子娓娓道来。
1958年7月,中学毕业的邢燕子本可以留在城里工作,但她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只身回到了家乡宝坻司家庄村务农。
“回老家才发现,村里特别穷。男的外出支援建设,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就在那时,17岁的邢燕子立志要做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用知识改变家乡。
在生产队里,邢燕子带领当地妇女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创造了可观的副业收入。1959年,司家庄村出现粮食危机,生产自救迫在眉睫。邢燕子又带领村里的姑娘们用各种工具往水坑外提水。几天后,坑里的水越来越少,竟然打出了几百斤鱼虾。那一年,邢燕子还不到20岁。在乡亲们眼中,她是朴实能干的“铁姑娘”,在生产一线,她和乡亲们一起插秧苗、种高粱,不辞辛苦地劳动。
1960年冬天,为了多开荒地、多打粮,让乡亲们吃饱饭,邢燕子带领“燕子突击队”一鼓作气开垦了560亩荒地,准备来年开春种麦子。隆冬时节,化肥疙瘩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大伙儿合力将化肥疙瘩一个个轧碎,在满是冰碴儿的地里大干10多天,把560亩地轧了8遍。种子播种后,秋天多收获4万多公斤粮食,帮助乡亲们度过灾荒。就是凭着这股“要使石头长出粮”的干劲儿,邢燕子在那个年代成为“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知青典型。
上世纪80年代,邢燕子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在北辰区一家知青农场当党支部副书记时,她依然是劳动榜样。上班时间,她挑着大桶撒肥,帮小卖部售货,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退休后的邢燕子积极发挥余热,热衷参与社会活动,还自学书法、绘画,晚年过得朴素而充实。
“燕子”何曾归去,只在春泥深处。一生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邢燕子在这个春天离开了,而她身上穿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依然久久回荡。(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燕子”归去衔春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