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21 00:16 | 来源:民族魂 2010-11-18 12:49:00 | 查看:2681次
电视剧《毛岸英》宣传画(中国好人网配图)
电视连续剧《毛岸英》,是根据烈士遗孀刘思齐的回忆录改编的。它全面地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父子之间的深情大爱,真实地再现了毛岸英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是中国荧屏继《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江姐》等优秀作品之后,为革命先烈谱写的又一曲义薄云天的青春赞美诗和安魂曲。
毛岸英生长在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艰难、也最辉煌的岁月。电视剧在20世纪20-50年代初那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伟人之子毛岸英在血和火的考验中,百炼成钢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其精神成长的过程。
他8岁时就跟英雄母亲杨开慧一起坐牢,亲眼看到妈妈被敌人严刑拷打后英勇就义;后来同两个弟弟流落上海街头,备受欺凌,尝尽人间的痛苦;党组织好不容易找到他们并送他们到苏联学习,当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又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参加对德国法西斯的反击战,驾着坦克从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一直打到柏林,凯旋归来受到斯大林的接见。
二战结束,他回到延安,见到阔别18年的父亲,根据父亲的意见,立即去吴家枣园参加生产劳动,用结着厚茧的双手表明自己已获得“劳动大学”的 “毕业证书”。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华北的土地改革和土改复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跟同是“一根藤上的苦瓜”的烈士女儿刘思齐结婚,婚后不到一年,当美帝国主义把侵略的战火延烧到鸭绿江边时,他又向彭德怀将军主动请缨,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捍卫世界和平,最后把青春的热血洒在朝鲜的土地上,牺牲时才28岁。他的忠骨永远留在友好邻邦的巍巍青山里。
电视剧告诉人们:正是中国革命和战争年代如火如荼、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像一座大熔炉,考验和锻炼了毛岸英,特别是父亲毛泽东的影响和教诲,铸就了他伟大的理想和抱负,锻造了他无比坚强、正直善良、坦诚无私、敢爱敢恨、英勇无畏的性格。为了报效祖国和人民,他从来是挺身而出,“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伟大的毛岸英精神!值得一代代青年引以为楷模并永远发扬光大的。
电视剧最耀目的亮点,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地深入开掘和展示了毛泽东和岸英之间的父子情,岸英对母亲杨开慧的思念,以及他和思齐之间的夫妻情,和岸青之间的手足情,和战友之间的同志情。其中,尤以父子之间的大爱深情表现得最为充分。
剧中的毛泽东,既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民领袖,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在他的内心深处,对杨开慧的牺牲,对作为父亲而对童年的和少年时期的三个孩子缺少关爱,始终怀着一种负疚的感情。这种感情,与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感和热爱交融在一起,使他对岸英的爱,表现得特别深挚和凝重。他疼爱岸英,又时刻按照自己理想中的革命青年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儿子;岸英对父亲更是非常崇拜和敬爱,要求自己要做一个伟大领袖合格的儿子。他们父子之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意思相同的话是:“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谁叫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电视剧结合剧情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情节和细节,浓墨重彩而又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情和爱,成为剧中最具思想深度和审美感染力的“看点”。岸英为国捐躯,毛泽东是引为骄傲的,但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又让他心如刀绞。在中南海丰泽园,当他看到岸英牺牲的电报后,夹着烟支的手指抖动了,眼圈红润了。他点燃一支大红烛,久久地凝视着儿子的遗照,脑海里掠过父子俩一生难得的几次相聚而又匆匆离别的情景,再也忍不住泪如泉涌:“我的儿啊,你怎么连一句道别的话也没有,就天人永隔了,让我情何以堪,痛彻肺腑啊!”每当观众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部电视剧不但做到了全部实景拍摄,而且主要演员全部起用新人。刘思齐老人看完电视剧后,深情地说:“我明显地感觉到,毛岸英又回来了。真实,鲜活,热情,坦诚,以天下为己任,像一蓬熊熊燃烧的火。”这既是对整个剧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主演毛岸英的青年演员于晓光的赞许。扮演毛泽东的韩中,也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朴实、本色,兼备人民领袖和慈父风采的别开生面的伟人形象。这些,都为作品增添了思想和艺术的魅力。(胡光凡)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