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踏入这行起,便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 机场人平凡的坚守,换来万家的幸福(图)

发布时间:2022-01-28 22:24 | 来源:中工网 2022-01-27 09:54:44 | 查看:977次

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已拉开大幕。在上海两大机场内,崭新的大红灯笼扮靓了候机楼,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此刻,无数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背上行囊,跨越万水千山归乡。

  今年的春运,又是一个疫情防控和刚需探亲客流交织的春运。归乡和返沪的旅客,与家人团圆的背后,离不开机场一线岗位职工的坚守:他们中,有运维人员彻夜保障机场运转正常;有计量化验员穿上“大白”登临油船采样;亦有热线接线员用温暖声音传递力量……

  2022年春节即将来临,上海机场集团工会积极落实市总、民航工会关于开展2022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和集团党委关于加强困难职工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开展“心系职工情,温暖进家庭”主题送温暖活动,机场集团各级组织开展了“心系职工情,温暖进家庭”等系列送温暖活动,重点关心关爱抗疫一线职工、保障入境航班而集中居住职工和外地职工等。集团公司工会向各直属单位工会下拨专项支持经费150万元用于开展各类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

  各基层单位工会为春节期间在岗一线员工精心准备仪式感满满的“年夜饭”、发放年味十足的慰问品。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两集中”人员所在工会早早地行动起来,布置新春氛围,采办过节“年货”,除了在“吃”上动脑筋,还置办了电子书、无绳跳绳、健腹轮等物品、迎春电竞比赛丰富“两集中”期间的文体生活;除夕夜,还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同吃“民航人的年夜饭”。

  『村』民

  于去年8月建设的“机场一村”“机场二村”是浦东机场“两集中”人员集中居住区之一。2022年,集中居住区的“村民”们,只能留在“村”中度过这特殊的虎年春节。

  把机舱打扫得比家里还要干净

  每当一架飞机停稳之后,总能看到一群人,身穿反光马甲,胸前挂着工作牌,手里拿着各类清洁工具,整齐列队在廊桥旁……他们,便是客舱保洁员。整日忙碌在旅客的视线之外,却为旅客提供整洁的客舱环境。

  陈永凤是浦东机场的一名客舱清洁班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虽国际航班数量有所减少,但他们清洁客舱的难度却呈几何倍增加。此外,还需要进行“两集中”封闭管理,“村”中隔离期间,都无法与家人见上一面。“都是工作,我们都能克服,只是我们的家人一直提心吊胆着”,想到家人,陈永凤眼眶有些许湿润。

  “航班到港后,我们要根据要求做好全身防护,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时间,对客舱内上百个座位、卫生间等处进行清洁,并把所有垃圾靠着手提肩扛带下飞机。有时候N95口罩戴久了,口水混着汗水一度让人呼吸困难。”陈永凤说道。

  他们总是在飞机上迎来第一缕曙光,又在飞机上送走最后一抹夕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还未曾以旅客的身份搭乘过国际航班,却个个对飞机机型如数家珍。今年春节,陈永凤和她的班组又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保障航班的正点运行。

  决不让一滴不合格油料加上飞机

  一架架航班顺利起飞,万千旅客踏上团圆之路,幕后少不了浦航石油计量化验班组的坚守。

  “我们手握着的是千万家庭的幸福,决不能让一滴不合格油料加上飞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浦航石油计量化验班组管悦扬表示,他们担负着整个浦东机场油品的收、储、发全过程的化验、油品质量把关和系统录入等工作。

  管悦扬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将是外地职工昂天和毛新驰连续第3个无法和家人团聚的春节。“油品来自国外航船,因此我们班组分了登船和检测两路人员,登船人员需要按要求穿着防护服上船采样,将重达20多斤的样品移交指定地点并进入‘村’中隔离。样品消毒后,由另一路检测人员带入实验室检测。”

  “过年期间,各大航空公司会依据客流增加班次,用油量也随之增加。但运油船的航期只能提前两三天通知,春节期间我们班组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保证航油供应。”管悦扬介绍,“我们工会给留沪过年的职工都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去年是自助小火锅,还给我们发了邀请函,满满的仪式感。虽今年又将在岗位上度过春节,但组织的关心让我们备受感动。”

  保障冷链不“掉链”

  近年来,三文鱼、车厘子等进口冷链食品越发成为市民年夜饭餐桌上备受欢迎的“洋年货”。

  “春节前夕是大家最忙的时候,商家纷纷开始囤货应对春节市场需求。每天大量水果、海鲜‘打飞的’抵沪。”苏军飞介绍,他所在班组要从头天晚上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6点,确保货物不积压,冷链不“掉链”。他们执行最为严格的消毒要求和进出库流程。一板约160件货品的消毒时间从几分钟拉长为至少半小时。

  苏军飞透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春节许多作业人员又将在“村”中过年,无法与家人团聚。“伤感是肯定的,但想到沪上超市卖场里的进口食品,大部分都是经我们严格消毒后才进入的,我们的工作也值得了。”

  守护

  在候机楼、停机坪、跑道……总有一群人伴着星月迎接朝阳,与发动机轰鸣声为伴,在狭小的管弄间穿梭……他们是平凡岗位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旅客的归途。

  巡检抢修24小时“不打烊”

  浦东国际机场的机坪上,一盏盏明亮的高杆灯发出黄色的光,温暖了旅客的回家路。

  为保证机坪上334根高杆灯和355个机务箱等供配电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刘庆飞班组6人,每天夜间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检修,白天则根据前一天晚上发现的问题清单抓紧时间组织排故和抢修。这其中,还需要处理一些突发性任务,比如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铺设临时电源。“有时候的临时用电请求,只知道在某个机位,但具体位置和容量都无法确定,只能按照最大容量配给,铺设的电缆还不能影响白天车辆通行。”

  虎年春节,他们又将在岗位上度过。“我们不是在巡检设备的路上,就是在抢修设备的路上。有时候忙起来刚修完这个,下一个抢修单又来了……”刘庆飞坦言,越是节假日,越要坚守岗位,保证设备运转正常,确保航班正常起降,旅客顺利回家。

  设备安全运行的守护者

  在虹桥T1航站楼内,24套系统、64间机房、9000余套设备支撑着航站楼高效运转。机电信息保障部翔鸥班组24小时轮班,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不影响旅客出行。

  临近春节,翔鸥班组班组长孙剑更为忙碌了:除每天常规机房、系统巡检外,在旅客集中时段增加了巡视次数,还开展了专项保障,并梳理了系统故障的备份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手机24小时开机,就连洗澡都得带着手机,以便于机场发来视频请求远程支持时,随时能够解决问题……”孙剑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机场,他的神经都是高度紧绷,无论是对讲机还是电话铃声,只要一响,就仿佛一剂强心剂注入体内,立刻拎起设备跑步前去排除故障。

  孙剑直言,从进单位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逢年过节坚守岗位的准备。除夕夜,他又将伴随着机房轰鸣的风扇声,“护航” T1航站楼每一台设备的正常运转。

  无法聚齐的年夜饭

  凌晨5时,姚跃辉准时来到锅炉房,检查设备、启动锅炉。不一会儿,虹桥机场航站楼里的温度便温暖如春。

  临近春节,姚跃辉带领着他的班组,除做好常规供热工作外,还对所有管道、阀门等设备做了系统检查,排除不安全隐患,尽力为旅客营造出温度适宜的出行环境。

  记者注意到,作为班组长的姚跃辉,在排班时尽量安排班组轮流值班,以确保班组成员都有机会回家过年。可他每次却都把自己排进过年值班表里,把回家团圆的机会让给班组里的年轻人。

  “想家了就跟家里打一个视频电话,保障千万人在春节团聚,肯定就意味着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团圆。”姚跃辉说,锅炉一旦启动便一刻也不能离人。除夕当天,即便食堂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他们也只能分批去食堂吃饭。“没办法,工作性质使然,班组内也无法聚齐吃个年夜饭。”

  “孤独”的春节

  在航站楼内,要问谁最了解楼层结构和分布,非机场消防员莫属了。

  徒手画出细到标出广告牌方位的航站楼平面图,发生警情必须8分钟内到达现场……浦东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监控二班放心监控组班组长高玉泉,带领组内11名成员,守护了浦东机场T1航站楼近38万平方米的安全。

  要做到这些,功在平时。高玉泉介绍,他们每天都要多次巡视,步数走出2万步是常态。巡视中,要根据现场变化,时刻规划出警方案,不断翻新最短救援路线。每月还有换阀堵漏、负重爬楼等固定训练项目,确保所有成员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随时能上,防患于未“燃”。

  而即将到来的春节,对他们来说或许意味着“孤独”。虽说有十余人,却分散在航站楼的各个角落。除夕夜,或许一个人在狭窄的管道井巡视,又或许一个人在逼仄的消控室监控,用坚守和认真护送千万人回家团聚。

  短暂的团圆

  离申城3000公里外的高高原,高寒缺氧,气候干燥,由上海机场集团派出的13名援建人员,正在当地支援新建一座高高原机场。

  倪小川是他们中的一员,因该地冬季气温长时间低于零下15度,不适宜继续开工,项目部13名成员也已全部返回上海与家人团聚。“离家太久,特别珍惜回家的日子,这次春节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特别满足”。待到春暖花开,倪小川和其他援建同事们又将踏上雪域高原,指导援建机场工程复工,“我们的队伍特别有使命感,特别有干劲,韩红有首歌叫做《天路》,那是给当地老百姓修建铁路,我们(援建机场)那是真的造一座‘天路’啊。”

  据了解,初到海拔超过4500米的援建大本营,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机场集团和指挥部两级工会细化暖心关怀举措,为他们建设了海拔最高的“职工之家”,配有高压氧舱等设备,还为援建队员提供心理健康定制服务——“心氧计划”,建立了一对一联络人工作机制,为援建人员提供坚强后盾。

  温度

  凌晨下飞机还能坐上出租车,无助之时传来了一声亲切的问候……这样的温暖与感动,机场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让步履匆匆的旅客,感受到上海的温度。

  最后关灯的地方

  深夜11时55分,春秋航空从东营飞往上海的航班准时降落在虹桥机场,旅客从航站楼鱼贯而出,拖着行李箱赶往出租车上客点,都希望快些回到家中与亲人团圆。与此同时,翔路组调度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指挥出租车进站,一边引导旅客到指定车位乘车。

  “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增加,用车需求大,我们要保证旅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上车,还需根据客流适时开通备用车道。”调度员李兵介绍,“调度员岗位是一岗多职,一小时蓄车放车之后,在休息时也闲不下来,我们都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及时解决乘客及司机的需求。”

  “上客点应该是机场最晚关灯的地方,我们必须确保最后一位旅客顺利离开机场后,才能下班回家。”李兵对记者表示,有一年的大年初四,恰好遇上返程高峰,等到最后一名旅客上车离开,已是凌晨3时04分。

  虎年新春,是李兵第6个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春节。“每年除夕夜,我们都会各自从家中带来一样拿手好菜,拼出一桌特殊的年夜饭,共迎新年到来。”

  温和有礼传递上海温度

  “您好,这里是上海机场96990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天,从世界各地打来的问询电话,在这里汇聚;每天,海音组以“有问必答,百问不倒”的服务让旅客“听”到他们的微笑。

  海音组盛晓燕告诉记者,2021年,他们7×24小时服务、365天不打烊,处理了69万单问询量,平均回复时长从90秒缩短为68秒。

  盛晓燕话务量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200多通来电,由于太忙,几乎不敢喝水,吃饭时间也缩减了一半。“我们尽可能缩短旅客等待时间,让旅客感受到被聆听、被重视。”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情绪激动、言辞犀利的旅客,还有些来电根本就不在我们受理的范围之内,但我们仍要尽力安抚对方情绪,尽力帮助旅客解决问题。”盛晓燕说,“许多旅客都是在四处碰壁后,拨打我们机场服务热线,设身处地站在旅客角度想,我特别能理解旅客的难处。”

  现如今,96990热线逐步从提供航班时刻查询,到提供防疫政策咨询等延伸服务,盛晓燕手中的电话问询资料信息收集册,也变得越来越厚。虎年春节,她又将坐镇在接线席,用温和有礼的甜美声音,倾听旅客的来电,传递出来自上海的温度。

  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团聚,可对于机场人来说,却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采访中,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们踏入这行起,便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做好。越是节假日,我们越不能放松。”

  虽疫情尚在,但寒冬渐远,春归如期。他们用坚守换来别人的阖家团圆,他们是平凡岗位的普通人,却个个自带光芒,他们汇聚起来,绽放出的平凡烟火,是淌进心间的真情,是温暖你我的力量。

  (据劳动报消息 李成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