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导弹10发10中,他被战友们称为“金手指”(2图)

发布时间:2022-01-20 21: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1月20日 07 版 | 查看:914次

导弹发射瞬间。

王在翔正在练习装备操作。

  “目标捕获,稳定跟踪,可以拦截!”“F1车单发拦截!”随着发射按钮被摁下,一条“火龙”从导弹发射筒呼啸而出直扑目标,一朵绚丽的“烟花”随即在空中绽放。

  “打中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陆军第79集团军某防空旅四级军士长、某型导弹操作手王在翔微笑着走下导弹发射车。

  2011年12月,正在读大三的王在翔参军来到部队,从一名地方青年不断成长为精通高新装备操作的战士。王在翔服役至今已打出10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被战友们称为“金手指”。

  但“金牌射手”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0多年前新兵训练结束后,王在翔被分到了导弹发射班,这可把他乐坏了,王在翔的脑海中频繁闪过影视剧里导弹升空的画面。

  “王在翔,光瞄手!”“什么?”命令宣布的那一刻,王在翔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如愿成为一名导弹发射手。训练场上,他心不在焉地听着班长讲解光瞄仪的基本原理,他的抗拒情绪全都被班长看在眼里。

  第二天,班长便把王在翔叫到了营区里正在施工的楼房旁边:“在翔啊,你说建大楼为什么要挖这么深,还要往里面加钢筋、水泥打地基啊。”“这不简单吗,地基打不牢,楼房遇到风雨还不乱晃啊。”“是啊,发射导弹很简单,摁按钮就行了,可是不从最基础的练起,什么时候该摁按钮?遇到杂波怎么办?目标丢失怎么办?只有马步扎稳了,才能打出最有力的拳头!”

  班长的一席话点醒了王在翔,此后的训练中,他再也没偷过懒,很快在上等兵时就成长为副操作手,在签转下士的当年成为班长兼主操作手。

  凭借刻苦努力,王在翔迎来了第一次参加实弹演习的机会。虽然发射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按钮的功用早已烂熟于心,但真正坐到主操作手的战位上,责任带来的压力让他吃不香、睡不好。对抗演习中,“目标消失”的报告一下子让王在翔有些慌神,但凭借扎实的操作功底,他很快反应过来,迅速解锁并分析雷达波形,重新锁定目标。

  “拦截!”听到命令,他迅速摁下发射按钮,导弹直奔目标而去,“敌机”应声爆炸。

  2016年夏季在某靶场举行的一场演习,参演的王在翔正在操作台前冷静地分析雷达波形,稳定跟踪着目标,没想到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起来,“敌机”一头扎进乌云里,目标“消失”了。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大家都有些着急,王在翔紧盯着雷达屏幕,耐心地等待着机会,可天空越来越暗,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就在连指挥所都要放弃的时候,王在翔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想法:“可以用光瞄带动雷达搜索目标!”

  “谢海波,你现在听我指令,方位×××,高度×××,搜索目标。”虽然光瞄手透过瞄准镜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乌云,但他相信主操作手的判断。在王在翔的指挥下,光瞄手不断调整监视范围,一秒、两秒、三秒,“目标捕获!”雷达显示屏上忽然出现了目标,情况上报到连指挥所,连长果断下令:“F1车单发拦截!”导弹应声而出,扎入厚厚的云层,成功将“敌机”击毁。

  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故障,王在翔对连长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好的射手首先是一名好的修理技师。”2015年装备更新升级,连队可以推荐官兵去厂家跟产培训,得到消息王在翔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这个培训真是及时雨啊,我一定要去!”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他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一一梳理。王在翔还不知道这次为期5个月的学习,将成为他军旅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经历之一。

  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成了工厂师傅的“小跟班”,从光瞄仪到发射台,他对照着随装资料,一个难点一个难点问,王在翔认真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位跟他接触过的技术人员。工厂里的师傅们总是有问必答,他们笑着说:“厂房里要是有张床,他就住在厂房里了。”

  5个月学习结束,王在翔瘦了五六公斤,却成了能熟练掌握发射车“脾气秉性”的“技术大拿”。

  2019年,该旅机动到上千公里外参加一场复杂环境下的对抗演练,演练结束之后从阵地返回装载站的途中,王在翔乘坐的发射车忽然速度降低、提速困难,导弹发射车“罢工”了。

  他赶紧下车检查,发现右后轮瘪了,轮边充气管裂开一个口子,“呲呲”的声音不断传来。“没有厂家伴随保障,这可怎么办?”维修技师迅速赶来,一时间也找不到修理头绪,眼看装载时间临近,一旦修不好,将会影响后续梯队的装载。

  王在翔跑到备件维修车上,很快翻找出一根长管,功用与轮边充气管类似,但它不属于专用维修备件。他把这根管子拿过来后,大家都怀疑它管不管用。王在翔却斩钉截铁地说:“把管子截取一部分,装上之后车肯定能走!”

  截取、安装……他快速地在发射车右后轮上操作着,王在翔对零部件组装的熟悉程度惊呆了在场的修理技师。10分钟后,他从车底下钻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土,走进车里打着了火。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家盯着轮胎,只见车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了起来。“修好了!”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而后车队顺利前进,圆满完成了装载任务。

  “他是个天生的主操作手。”战友们说,用光瞄带动雷达搜索目标、杂波快速辨认法……王在翔总是能研究出新奇又好用的战术、战法。

  2020年,该旅参加某演习,官兵们面临着陌生地域、恶劣环境以及某型高速靶机的挑战。实弹对抗是在晚上,夜黑如墨,导弹发射阵地上只能听到车辆发动机的声音。忽然,王在翔的雷达显示屏上出现了目标,但是强大的地物干扰将目标淹没,每次锁定总是“抓”不到真正的目标,此时靶机正在快速朝射击区边缘飞去,再锁定不了目标,将失去发射机会。

  王在翔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冷静地分析干扰与目标的波形,双手快速在操作台上进行抗干扰操作。突然,雷达显示屏上目标的波形出现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果断地选取、锁定,“抓到它了!”王再翔立即向连指挥所上报,“目标锁定,稳定跟踪!”“F1车单发拦截!”命令一经下达,他立刻摁下了发射按钮,导弹随即呼啸而出,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刺夜空,最终成功在发射边界击中目标,实现“空中开花”。

  2021年的实弹演习中,王在翔又一次实现2发2中。演习结束后的总结大会上,他走上讲台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王在翔说:“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敌机也会越来越先进,只有不断学习、不停钻研,才能不被战场淘汰!”

  如今,王在翔还奋战在练兵备战的一线,不过他已经有了新的目标,便是将自己的接力棒传下去,培养出更多比他还要优秀的射手。

向勇 赵万里文并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