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9 19:51 | 来源:瞭望 2021-12-28 15:26:46 | 查看:3498次
王麒淦与他捐资修建的隆昌桥
➤“那里海拔高,冬天确实非常冷,大家都有桥过,我很开心。”
➤经年累月,王麒淦与村民建立了感情,也同他们一起见证村庄的发展
➤“这些事不是大事,是我个人所能做到的事而已。”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振东
近日,复旦大学党委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漳腊村的感谢信。信上说:“我们深深感谢复旦大学培养了有家国情怀、‘立心为民’的好学生——王麒淦同学。”
王麒淦是复旦大学2019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这封感谢信,很多老师和同学才第一次知道了王麒淦捐资建桥修桥的事。
11年来,在漳腊村村头的漳腊河上,桥从无到有,从水泥桥变成钢架桥,折射出一个山村攻艰克难的战贫足迹,铭刻了一个少年立心为民的家国情怀。
捐资筑桥取名“隆昌”
“她从水里挣扎着起身的样子,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那是2010年的漳腊村,村头的漳腊河是村民去种庄稼的必经之路。河上没有桥,村民赤脚蹚过满是淤泥和鹅卵石的河道时,摔倒或深陷是常有的事。
一位母亲,背着竹篓,牵着孩子,腰弯得很低,过河时几次摔倒,又挣扎起身,到达对岸时已是一身泥水。
王麒淦一家居住在松潘县进安镇。8岁时,王麒淦与父母一起,从进安镇去川主寺镇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途经漳腊村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王麒淦和父母向村里了解情况,村干部解释说,村里年轻人少,留守的老百姓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修不起桥。王麒淦决定,将自己的压岁钱和参加比赛所得的共计3000元现金全部交给漳腊村,让村里建一座方便村民往来耕作的桥。
一周后,一座水泥桥连接起了房舍和菜地。桥建成的当天,兴奋的王麒淦在桥上来回走了好几遍。“那里海拔高,冬天确实非常冷,大家都有桥过,我很开心。”
2018年,由于洪水冲击和多年淤泥腐蚀,水泥桥塌陷到泥里,无法使用。王麒淦得知后又捐出了自己的奖学金,用于购买钢筋、水泥等材料,村民们出工出力,建起了一座更结实耐用的钢架桥。
建钢架桥之初,王麒淦还建议村干部,在桥中间搭一座棚子,“这样大家干活累了可以休息,下雨时也能避雨”。
村里采纳了他的建议,桥上建起一座人字形雨棚,棚下有一排座椅,棚顶挂着的牌匾写着“隆昌桥”三个红色大字,这是王麒淦和村民们共同起的名字,寄托着盼望漳腊村早日脱贫、富裕昌隆的心愿。
从2010年起,王麒淦每年寒暑假都会去漳腊村,看看桥的情况,一旦发现桥体有损坏或老化,便捐款修整,11年来他已陆续捐出多笔款项。今年暑假,他发现雨水使钢材生锈了,就捐出了在复旦大学获得的奖学金,为桥换了钢材、刷了漆。
与村民的感情不止一座桥
王麒淦与村民的感情,不止一座桥。
漳腊村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20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第一次修桥时,村民邀请王麒淦去家里吃饭,拿出最好的饭菜,只是一碗碗咸菜。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王麒淦回村,总会带些书或衣物,陪村民拉拉家常。“村里的硬件设施这些年好了很多,但很多儿童缺乏关怀和陪伴。”
一个叫邓齐曜的孩子,父母常年打工在外,由爷爷奶奶辛苦抚养。偶然认识后,王麒淦每年假期都会上门,给他学习上的引导和帮助。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前,王麒淦给邓齐曜讲红军与村民军民情深、艰苦奋斗的故事。一处烈士墓上放着一顶红军帽,引起邓齐曜的兴趣,“哥哥,我长大了要当军人。”王麒淦勉励他:“好好读书,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王麒淦还是五年级学生党泽轩的“一对一家教”。每次上门辅导前,他会先去书店为党泽轩挑选一些书籍做礼物,而这些书要符合自己定下的三个标准——“适合党泽轩的年龄”“主人公性格坚定”“正能量”。同时,他耐心解决党泽轩在课业上遇到的困难,本就勤奋的党泽轩在其辅导下不断进步。
“我希望这些陪伴可以鼓励他坚定地把书读好,走出大山,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麒淦说。
不久前,党泽轩的家庭遭遇变故,王麒淦送给他一本《鲁滨逊漂流记》。书的扉页,他用钢笔正楷写下:“天助自助者,我们有泪水时,更要崇尚坚强——与泽轩弟弟共勉”。
经年累月,王麒淦与村民建立了感情,也同他们一起见证村庄的发展。
“过去往返漳腊村,30公里的路要开上三四个小时,如今只要40分钟。”近年来,王麒淦感受最深的改变是交通。不仅如此,已经完全脱贫的漳腊村,沿路村民木质结构的土房变成了水泥房,村里发展起了旅游业,游客一年多过一年。
“他果然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同学”
“十多年来,王麒淦同学坚持默默无声地捐献,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于人民群众。”感谢信里写道。
复旦大学党委也给漳腊村村民回了一封信,信中说:“他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松潘县这片沃土的培育。”
王麒淦一家居住的松潘县,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
他清楚地记得,地震后和妈妈上街找吃的,大小商店里已经没东西卖了,一家餐馆的店主看到了这对无助的母子,远远打着招呼,给他们拿来食物,却不肯要钱。
危难时刻,松潘老百姓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和友爱,在幼小的王麒淦心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而浇灌这颗种子生长的,是王麒淦的父母。
父亲是人民警察,母亲是人民教师,在王麒淦印象中,自己的父母似乎事事都要严格一些。小时候,王麒淦和几个小伙伴玩闹,不小心踩坏了托儿所的菜地,其他小朋友都没受到什么责怪,只有王麒淦的妈妈带着他登门道歉,随后又罚他面壁思过。
但对于王麒淦想做的“大事”,这对父母又格外宽松。当提出捐资筑桥时,他们很赞许;当提出想在本科毕业后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队员赴边疆支教时,他们同样赞成;对于王麒淦提出的“要一直践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之事”的理想,这对父母更觉欣慰——孩子读书时,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挤出时间做社区志愿者,逐渐养成了王麒淦用心感受社会、主动帮助他人的秉性。
“他果然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同学。”听闻王麒淦默默捐资11年的事,他的同学和老师都很欣喜,却无人感觉意外。
辅导员李小康说,王麒淦一直在班级做团支书,早就给他留下了“做事积极、默默付出、让人放心”的印象。
同一个寝室里,室友们经常彼此打趣,大家给王麒淦起了绰号,叫“淦大事”。当被问到捐资筑桥、方便村民生活这件事是否是“大事”时,王麒淦笑着摇头:“我觉得这些事不是大事,是我个人所能做到的事而已。”
最近,王麒淦把朋友圈个性签名改成了“不忘初心”。当称赞接踵而至,他更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的诺言,要用一辈子去践行它。□
(实习生马雪迎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