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7 17: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11月 | 查看:421次
人物故事:
潘仲勇,男,1979年10月生,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坪玉教学点教师;朱木群,女,1981年11月生,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坪玉教学点工作人员。二人系夫妻关系。2000年,潘仲勇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坪玉小学任教。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只有自己一人任教的潘仲勇拒绝调动机会,毅然留下。与妻子朱木群结婚后,他们分工协作,负责教学点所有工作,坚守山区教学一线20余载。近年来,随着当地教育资源整合,教学点生源不断减少,但他们依然选择坚持,为山区孩子托起求学梦。
“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留下来”
两间简易的小教室、1个小食堂、1个小操场、20名1年级等小朋友,组成了贵州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坪玉教学点。在这个小小的教学点,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只有潘仲勇和朱木群。
2000年,潘仲勇从黎平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这里教学,那时候教学点还是小学建制。刚到坪玉小学,潘仲勇面临的教学环境是简陋的校舍、没有正规的操场、路面全是泥巴路。而从他家到学校大约有七八里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看到这样的环境,20岁出头的潘仲勇动摇了。他思索着怎么调到条件更好的小学去。这一切都被父亲看在眼里,他语重心长地对潘仲勇说:“松柏是你的家,你都不愿留下来,其他人怎么会留下来?”父亲的一席话让他打消了离开的念头。直到他知道当地乡亲们齐心修建教室的故事,坚定了扎根坪玉的决心。
曾经的坪玉小学只是一栋破旧的小木房子。1999年村里决定进行翻修,村里的大人小孩们知道了,都来帮忙。由于不通公路,只有蜿蜒陡峭的山路,修建教室的一砖一瓦都是村民们从10公里之外人背马驮运回来的。算下来,一户村民要分到4吨的重担。流出来的汗水在路上滴成了两条线,来时一条,返时一条。潘仲勇被村民们义务修建学校的故事感动了。从那以后,简陋的教室在潘仲勇眼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它承载着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与期许。在整个乡镇,乃至整个县城,像这样的教学点少之又少。而教学点的存在就是让本地的孩子们不用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和潘仲勇一起被分配来的代课教师早已离开,学生也走了一拨又一拨,潘仲勇却拒绝了调往中心小学的工作机会,选择坚守在坪玉。有人说他傻,他却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到这里工作,我热爱这个地方。”
“让孩子们踩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2002年,在村主任的介绍下,他与当地姑娘朱木群喜结连理。往后近二十年的日子里,朱木群不仅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后勤”。
在教学点,潘仲勇一人负责所有教学任务,而朱木群则一人分饰多角,既是食堂“厨师”,也是督促学生们勤洗手、讲卫生的生活“老师”,还是护送孩子们放学回家的“安全员”,更是陪伴孩子课间游戏、聊天的“知心妈妈”。得益于朱木群的分担,潘仲勇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在坪玉,留守未成年人占了大部分,他们常年与父母分离,只能与爷爷奶奶孤独相伴,害怕与陌生人相处。孩子们更多时候是在潘仲勇夫妇的呵护与陪伴中长大,他们是老师,但更像是父母。
有一名一年级学生,常年与奶奶为伴,性格内向,面对陌生人,他的戒备心总是很强。课余时间,其他人都在教室唱歌,他却趴在课桌上默不作声;大家在操场做游戏,他独自蹲在角落,拒绝参与。所有小朋友都在操场合照时,只有他躲在教室角落,不论旁人怎么哄,只是眼泪汪汪地攥着自己的衣角,不搭理任何人。为了引导孩子融入班级,潘仲勇付出极大耐心,他多次和孩子沟通,温和的话语、充满鼓励的抚慰,让孩子逐渐放下所有戒备,慢慢融入到班级生活中。
执教二十余载,潘仲勇夫妇将300多名学生送出了大山,如今有的学生考上了硕士、博士,他们见识了更宽广、更辽阔的世界。
“我们会坚守到这里没有学生为止。”一句最坚毅的诺言,潘仲勇说出来却朴素平常。潘仲勇和朱木群扎根大山深处,是一个选择,是一份勇气,也是一份担当。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们对山区孩子们的一份牵挂,一份承诺,一份责任。(责任编辑:高晟寒 赵来睿)
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