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颜:村支书带领乡亲致富 让贫穷落后村成为发展示范村(图)

发布时间:2021-10-15 11:3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8月 | 查看:508次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王春颜,男,1966年4月生,陕西省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党总支书记。他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使昔日贫穷落后的闫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示范村、乡风文明先进村,走出了因地制宜强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

  赤诚点燃初心,“小念想”变成“大情怀”

  蒲城县闫家村地处渭北旱腰带,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收入微薄,是典型的贫困村。2010年5月王春颜被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先后在县级医院、省级唐都医院治疗,均无起色,随后病危转入交大一附院,当年底交大一附院劝其回家静养。听说金银花能治疗肝硬化,且收益高,2011年3月,王春颜多方查证后决定在自家地里试种10亩金银花,短短45天,亩均收入900多元。他的父亲每天用花蕾给他泡水喝,半年后复查,发现肝硬化明显减轻。身体的恢复让他对生活信心百倍,他把自己种的金银花送去药检,结果显示绿原酸的含量是国家标准的4倍,说明闫家村属金银花优生区。此时,他心里萌发了一个更大的想法,何不在有生之年,把手里的钱拿出来,做大做强全村金银花产业,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坚守初心不悔,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

  为拓宽村干部群众思想见识,王春颜自费5万余元组织百名群众赴山东、河南等地参观考察,回家后动员老支书、村支委和几名党员骨干率先试种66亩,亩均收入一万多元,收益实在,但群众仍然不敢行动。为彻底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他免费为群众提供了价值60余万元的金银花苗,提供技术指导和免费雇佣劳力,再连续3年自费给群众每亩每年补贴150元,让群众零投资就有收益。

  不仅不要钱,他还倒贴钱,王春颜用真诚打动了群众的心,从2011年至2019年,闫家村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很快达到了3700多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金银花50000余亩,全市种植10万余亩,这不仅仅是种植面积简单的数字叠加、传统小农思想的逐步解放,更是基层党员干部引领力的日渐凝聚。

  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半辈子我就干这一件事

  产业初期,规模小,客商少,销路成了第一大难题,王春颜便自费雇车将金银花拉到山东市场出售,回来把钱分给群众。为解决缺水问题,他想方设法为村上打了6眼深水井。2015年,金银花产业开始规模化种植,王春颜也当选闫家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干部在“种”上下功夫,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业规模;在“管”上想办法,完善产业设施,提高金银花品质;在“销”上卯足劲,省内省外跑,线上线下推,村里的金银花销售供不应求;在“效”上做文章,研制金银花茶,开发金银花矿泉水,打造金银花海,提升产业附加值。

  金银花成了致富花。2016年闫家村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700亩,产业年收入26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不足4000元增长至21000元。闫家村被授予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渭南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村、蒲城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蒲城县五星级村。他个人先后获得“蒲城好人”“渭南标杆”“陕西好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评“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渭南市劳动模范荣誉”。在闫家村的辐射带动下,蒲城县10万亩金银花产业基地正在形成,渭北金银花跨县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群众冷暖挂心间,欢笑和泪水都是真情

  他的心很大,满满地装着群众;他的心又很小,几乎装不下自己。一忙起来,他总是顾不上喝水吃饭,累了就把车停在路边,后座上“倒”一会。父亲忌日他忙得没顾上给老父亲烧把纸。几次因劳累过度,肺部感染复发,咳血不止,他总说“没事,老毛病。”然而,群众一点一滴的小事他都记在心上。两户贫困户合疗费迟迟没交,他自掏腰包替他们垫付;异地搬迁户没钱买家具,他送去沙发和桌椅;村部灶上没菜了,他开完会就把菜买回来,说“不能让同志们吃不好”;金银花地里,谁家该除草了,哪家该喷药了,他比群众自己还操心;他先后为村上垫付土地流转费、园区道路补偿款、村容村貌改善费200余万元,却不要群众一分钱,他说,“亏了我一个不要紧,只要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就知足了。”

  王春颜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忘我奋斗、一心为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陕西省渭南市脱贫攻坚一线最耀眼的“头雁”标杆。 

来源:陕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