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强:大漠中的绿色传承 接替已故父亲治沙种树(图)

发布时间:2021-10-15 10:4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8月 | 查看:685次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贺中强,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八步沙集体林场护林员。这名基层共产党员,近三十年如一日,战风沙,斗荒漠,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中,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让沙漠披绿生金的时代壮歌… …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城东北30公里处、土门镇3公里处,昔日这里荒无人烟,风沙肆虐,严重侵蚀着周围村庄和农田,威胁着周边铁路、公路的畅通,影响着当地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贺中强的父亲贺发林等6位年过半百的汉子,为了护卫家园,联户承包了八步沙7.5万亩沙漠,在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区治沙造林。“八步沙的树绿了,六老汉的头白了”。90年代初,贺中强顶替病故的父亲治沙造林。

  经过两代“愚公”不懈努力,八步沙林场发展为古浪县惟一一家由农民联户组建的生态公益性林场,也成为全省农民联户承包治沙造林的典型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天气越来越旱,很多树和草都死掉了,原来能卖些钱的经济林木也不值钱了,治沙的事越来越难干。在这种情况下,六老汉决定打个井,开些地,继续把治沙的事干下去。

  1998年2月,井打开了,开始为提水做准备。这天,贺中强到井里去埋水泵。到了井下,才发现积水很深,无法干活,就打算返回地面。贺中强正要上去,听到井口上喊话,让他把水泵上的吊钩解开。他在水中摸索着用钳子剪断了铁丝,用劲将吊钩撬了下来。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吊钩突然跃出水面,向井口飞窜而上!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绑在身上的吊绳也拉着他向井口飞去。原来,脱了钩的钢绳在飞窜过程中,缠住了绑在他身上的安全绳。两条钢绳相互缠绕着窜升了二三十米后,又拖着他向井底跌去!在头晕目眩的震荡中,他绝望了,心想自己死了也就算了,可老婆娃娃怎么办?老爹爹给他交代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怎么办?那一次,他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回到家里,他跪在父亲遗像前,大哭了一场……

  井打成后,治沙事业迅速发展了起来。进入新世纪,八步沙林场探索出了“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采取“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分红”的办法,在八步沙西侧平整土地500多亩,新打机井1眼,架设农电线路1千米,衬砌节水渠道3千米,种植小麦及经济作物300亩,培育各种沙生苗木200多亩,使治理后的荒漠开始逐步发挥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林场的固定资产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由原来的年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彻底改变了贫苦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沙漠变绿、治沙人致富的理想。

  治住了八步沙,又去治理大槽沙、漠迷沙、黑岗沙,治沙林区成倍扩大,管护任务也越来越重。除了防止牛羊毁坏林草外,最害怕林区失火。特别是八步沙林区有很多坟墓,每到清明节,全场上下高度紧张,严防死守,生怕一不小心,会弄出大事来。为了防止林区失火,他索性吃住在眼窝子沙林区,每天早出晚归,来回巡查,只要发现有人来上坟烧纸,就赶紧上前做工作。为此,也淘了不少气。严密的看护,换来的是林区的安宁,尽管管护的林区有几十万亩,但这几十年,从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治沙劳动是辛苦的,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黄色的沙海变成了绿色的林子,他的心中就充满了说不出的自豪,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治沙的决心!

  同时也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当代愚公”,第五届“CCTV年度慈善人物”奖等。1999年,甘肃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中共古浪县委、县政府为林场集体镌碑记功。201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表彰决定并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八步沙“六老汉”获得由省委宣传部颁发的“陇人骄子”称号、3月份被中央宣传部授予的“时代楷模”称号多项荣誉。

来源:甘肃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