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3 19:5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8月 | 查看:551次
人物故事:
银发苍苍,精神矍铄,性格温良,说起天台县实验小学的老校长陈彩炉,几乎是老少皆知,有口皆碑。自1951年起从事教育事业50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不仅是天台当地的,还有武义、新昌、仙居,甚至广东、广西等地。曾获得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少先队事业功臣等称号。即使他已经90岁高龄,却仍然坚持留在原学校义务帮忙。他说,因为共产党领导我才有好日子,我要尽力为大家服务,尽力帮助贫困者。
陈彩炉出身于天台桐柏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里特别贫困,爸爸讨饭,妈妈扫地。他先后在石梁华顶讲寺、桐柏宫做过童工。解放后,偶然的机缘让他进入了教师这个行业,他的人生因此而完全改变。他说:“想起旧社会,就要流眼泪,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得解放,我不是做道士、做和尚,就是老早进坟坑。感谢共产党,我日子好过,就要尽力为大家服务,尽自己能力帮助贫困者。”
为使困难孩子不失学 解囊资助50多年。“尽量别让困难孩子失学!”陈彩炉本着这个朴素的信念,从进入工作岗位至今50多年,从未停止过资助困难孩子。在他的资助下,已有10多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了。上世纪90年代,陈彩炉在《天台报》得知,雷峰乡有一个姓夏的男孩子生病,由于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无钱医治。12岁了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因为身体有病,还必须每天带着好几条裤子上学。陈彩炉专门到雷峰乡看望了孩子,并给其1500元钱,回来后还发动实验小学师生捐资了1万多元爱心款,送他去杭州治病。陈彩炉说:“听说,这个孩子现在很好,已经结婚了。”
武义有一个女学生,现在30多岁,上世纪8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家里因为着火一贫如洗,陈彩炉在报纸上看到后,分几次给她汇了850元钱。去年她特地和丈夫孩子到天台来看望陈彩炉,带了礼品,还有850元钱。回去的时候,陈彩炉给她带了天台土特产以及这850元钱。这女孩不死心,又到邮局汇了钱,但这钱陈彩炉最终还是如数退回去。龙溪乡有个姓叶的困难女生,考上天台中学仅半个月,父亲就遭车祸死亡了,陈彩炉去看望时,孩子流泪不止,泣不成声地说:“我现在没钱了,不能读高中了。”陈彩炉像慈父一般关切地说:“你丧亲之痛我们十分同情,考上历史名校天台中学,非常难得。你只要用心学习,不用愁无钱上学。学费我替你付,生活费你俭朴节约一点,也由我帮你解决。”以后,叶同学考上了大学,陈彩炉又支持她读完大学。
50多年来,陈彩炉先后为广东、广西、浙江武义、新昌、仙居、天台县内等地区资助贫困学生三四十人。作为工薪阶层的老校长,自己一生节俭,却用饱含深情的爱心关心着下一代健康成长。如涓滴春雨,洒在贫困学子的心田上,正因为有了他的恩泽,这些贫困生得以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许多受助孩子已纷纷踏上各种岗位,大部分表现优秀。
他既当“理发师” 又当“白医天使”。1958年在天台二小当校长时,陈彩炉看到有些学生头发留得很长,自己就买了一把卡剪和一把小剪刀,义务给他们剪发。他说,自己从小家里困难,没钱理发,知道孩子们也是因为家里穷。这一感同身受的情愫一直驱动着这一义务活动做到现在。他骑着一辆24寸的旧自行车,车的后座上挂着一个包,包里装着不同类型的剪刀、梳子等理发工具。当看到一些头发留得特别长的人,会问:“你功夫有吗,我给你头发剪一下?”当被理发者说给他钱的时候,他总是说:“我又不是专业的理发师,钱不要。”
从2014年到今年的5月1日,他就义务理发近700人次,在这些被理发的人当中,有看门的,有摆摊的,也有医生的,更多是环卫工人、残疾人、穷苦百姓。现年90岁的陈彩炉从天台一小(现在的实验小学)退休后就继续留校帮忙,至今已义务服务了20多年。他说:“从去年开始我的工作少多了,除了帮孩子看看病,其他都没什么。”“你还能看病?”对于记者的疑问,他说,“上世纪60年代的时代,学生有时摔倒出血找我,没人处理,我就自己处理。之后,就买了一些药和工具。”有一个学生,现在三四十岁了,有一次碰到陈彩炉,跟他说,“我头颈上的伤口就是你缝的。”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