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深壹度 | 美日印澳“四国机制”能走多远?(3图)

发布时间:2021-09-27 20:58 | 来源:新华社 2021 09/26 09:20:32 | 查看:814次

导读】

  ·美日印澳通过“四国机制”谋求于己有利的力量平衡,企图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

  ·“四国机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障碍和短板,短期内很难逾越克服。

  (阅读本文大约需要5分钟)

  9月24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在华盛顿举行首次线下峰会。四国领导人讨论了新冠疫情、海洋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根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四国重申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建设“自由开放、包容性强”的印太地区。

9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此次峰会前,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刚刚宣布建立三边安全合作机制AUKUS,澳大利亚的核潜艇计划以及美国在“四国机制”之外可能的另起炉灶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日本对AUKUS乐见其成,但印度的心态比较复杂,此次峰会也有重塑信任的考虑。

  近年来,随着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印太地区,美国企图以“四国机制”为依托,推进“印太战略”,与中国展开地缘争夺。“印太战略”与“四国机制”代表的是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当今世界搞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注定没有出路。

四国的算盘

  “四国机制”的雏形出现在2007年,美日印澳四国当年对该机制进行了探索性讨论,但因遭到强烈反对无法推进。美国特朗普政府2017年11月提出“印太战略”,同月美日印澳四国外交官员在参加东盟系列会议期间举行首次会晤,标志着“四国机制”得到“复活”。四国表示要将“四国机制”发展成为实质性的合作平台。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不置可否,但仍致力于推动“四国机制”,还专门设置“印太事务协调员”一职。3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举行“四国机制”领导人线上会议,讨论了朝核问题、缅甸局势以及海上安全等问题,算是本次线下会议的前奏或序曲。

  到目前为止,“四国机制”仍只是一个外交论坛。机制的主要目的是让四国分享交流对地区问题的关切,并讨论彼此之间或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可能性及方式。“四国机制”的议程比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等方方面面。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个以条约为基础的联盟,没有让成员国致力于集体安全——它们没有义务在冲突中相互保护,尚不能称之为“亚洲版北约”。甚至于,与AUKUS相比,“四国机制”仍缺乏实质合作内容。

  4月16日拍摄的直播画面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右)与到访的日本首相菅义伟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从一开始就将“四国机制”当成遏制中国的工具。近年来,四国会议主要聚焦海上安全、互联互通、经济增长和新冠疫情等议题,重点放在海上安全和互联互通上,前者针对中国的海洋维权和海上崛起,后者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四国机制”虽然标榜要维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维持开放自由的印太,但实质上,它既不开放,也不自由。国际社会对“四国机制”最大的批评就是其强烈的排他性和针对中国的色彩。四国之外的其他力量如东盟和欧盟,虽然接受了“印太”的概念,但并不认可“四国机制”。鉴于印度是世界大国中对待海洋最为保守的国家,甚至谋求以领海的方式管辖专属经济区,“四国机制”也就远没有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声称的海洋自由了。

  与其说四国理念相近,还不如说它们都是实用主义者,即通过“四国机制”谋求于己有利的力量平衡,企图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

难以逾越的障碍

  “四国机制”野心太大,议题过于宽泛,对话协调立场容易,开展实质合作则较为困难,搞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也不大。该机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障碍和短板,短期内很难逾越克服。

  首先,印太地区的地缘整合难度极大。当年的欧洲大陆能够实现经典均势的地理基础是主要国家间的相互邻近,各大强国的纵横捭阖主要集中在西欧地区。而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传统上并不处于同一个地缘板块,且在地理上相距甚远,在东亚、南太和南亚的次区域板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联合制衡非常困难。它们与中国要么陆地上不相邻、要么陆上地缘形势难以被改变,日本和澳大利亚是前一种情况,印度面临的是后一种情况。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地缘矛盾,但各自关注重点不同,要让它们采取联合行动,出现强有力的“印太”联盟,难度比较大。

  5月29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国会大厦,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储晨摄)

  其次,大国竞争并不符合世界潮流。这个世界已非大国决定一切的时代。美国“印太战略”过于关注中国的崛起以及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而忽视了该地区的其他地缘现象和中小国家日益增强的政策独立性。实际上,地区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奉行在中美间进行“对冲”的策略,不愿意看到中美走向零和博弈,不愿意在中美间选边站队。这些国家的利益和关切绝不能忽视,它们不是美国的提线木偶。“四国机制”过于突出印日澳的作用,还会一定程度上挫伤韩国、印尼等地区强国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第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二元对立。“印太”首先是一种地理的想象,其次是一种地缘的战略,最后也是一种秩序的愿景。想象的空间可以无限延伸,战略的空间受到现实的限制,秩序的形成则取决于战略的互动。在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利益错综交织,特别是包括美国自己在内的四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要脱钩、要形成泾渭分明的阵线,可行性并不大。

监制:包尔文 闫珺岩    

作者:胡波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