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9 09:48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9日 04版 | 查看:1686次
7月中旬,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硕士研究生李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使命行”国防军工单位专项社会实践。在位于戈壁深处的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他见到了从校园分别还不到1个月的师兄石远武:“这么短的时间,师兄的气质完全不一样了,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的沉稳与坚定。”
石远武是今年重庆大学的毕业生“远航奖”获得者。在颁奖大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旭讲述了“全国最美奋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鲜学福一生践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93岁高龄仍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的故事。“服务国家战略,勇担历史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和自豪。”石远武说。
梦想从校园第一课启航
早在新生军训期间,石远武就参加了重庆大学的“新生生涯规划教育第一课”。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让石远武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从骆驼草、煤油灯、地窝子、马架房到“两弹一星”的发展史。在大西北的戈壁荒漠,竟然有着这样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有这么多干着惊天动地事的隐姓埋名人。从那时起,扎根戈壁荒漠,投身国防军工的种子就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多次参加学校每年开展的“使命行”国防军工单位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后,石远武坚定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信念,毕业时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立志做根扎漠土,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胡杨。
今年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的肖毕权,第一份工作是前往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开展对口帮扶。“作为一名工学博士,能用自己所学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存在感、成就感和获得感都更高。”肖毕权说,学校始终以“复兴民族、誓作先锋”的精神激励在校学生,对青年学子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旋律。重庆大学将‘启航计划’和‘远航计划’作为‘三全育人’试点工作的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王旭介绍,重庆大学针对新生刚入学时的迷茫期实施“启航计划”,开展了以“新生生涯规划第一课”“生涯规划发展讨论班会”等“五个一”行动为核心的前置生涯规划教育。就业阶段则通过“远航计划”在升学引导、学业互助、基层服务等8个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引导毕业生主动选择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领域就业。2018年以来,先后有800余名师生参加“使命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许多人都选择了扎根边疆建功立业。
家乡的变化激励我去“远方”
2017年考入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前,来自重庆云阳的陈晓灿“从来没想过去西藏工作”。今年毕业的陈晓灿,放弃了到沿海一线城市的机会,前往西藏昌都开始基层工作。“最原始的动力,来自2017年开始的新一轮脱贫攻坚。家乡的巨变让我们全家人都看到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更让我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价值。学校对国家‘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政策的宣传,在校期间多次组织的基层调研,更是坚定了我来到昌都的决心。”陈晓灿说。
同样选择到西藏基层工作的雷沉香出生在江西农村。曾经长期在西部边远山区支教的父亲一直用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教导他,希望他长大后能报效国家。得知雷沉香即将前往西藏,他的父亲非常高兴,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还给儿子介绍了一些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
重庆大学也通过组织应届毕业生和已经在相应地区与岗位工作的师兄师姐们交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在增强信心的同时,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对于从未到过西藏的陈晓灿和雷沉香来说,未知的高原生活既令人激动又不免让人有点紧张。学校专门联系已经在西藏乡镇工作五六年的师兄师姐,为两人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自己的工作心得。“到了西藏,我们的联系和交流会更加密切,大家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2016年从重庆大学毕业后来到西藏的黎江,目前在昌都市左贡县田妥镇负责强基惠民工作,他的一席话让陈晓灿和雷沉香信心倍增。
“我的志愿是到最基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正一点一点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工作能够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我就要一直留在西藏,扎根西藏。”雷沉香说。
送出校门 陪伴征程
田妥镇平均海拔4018米。在镇里工作5年,黎江走遍每村每户,密密麻麻的数据记满了厚厚的5大本,梳理出了“文成公主的眼泪”等5个具有清晰神话传说和历史文脉的景点。为收集然尼村措姆湖公路建设的基础数据,黎江搭乘摩托车在悬崖和溪水冲出的河道间穿梭,“跌倒摔伤是常事”。这样采集到的10多个有关塌方、水毁、结冰等隐患点和牲畜过河点,帮助完善了措姆湖公路的建设方案。2020年,措姆湖公路建设正式启动,措姆达牧区千百年来人背马驮的历史即将被改变。
毕业于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驰,是西藏察雅县新卡乡的扶贫干部。乡政府坐落在一个狭小的山坳里,脱贫攻坚关键阶段,张驰每年要和驻村干部逐户走访。那是几十公里的山路,海拔从3200米到4100米,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时间长了,当地群众都知道,这个内地来的姑娘“个子小,胆子大”。
新卡乡是牧区,控辍保学任务重。有一天,张驰听说克琼村的次嘎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到学校了,马上联系家长核实情况。得知次嘎是生病住院了,又帮助他们完善了医疗报销手续。来到西藏才3年的张驰已经获得了“2019年察雅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优秀”等多项荣誉。
据王旭介绍,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来,重庆大学通过“启航计划”“远航计划”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8年以来,每年60%的毕业生都选择扎根西部地区,其中1500余人作为选调生到西部和边疆地区基层工作。为了突出基层导向,学校设立“远航奖”,表彰志愿到艰苦边远地区的毕业生,目前已有276人受到表彰。为持续关注关心到艰苦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学校正研究设立专项基金,通过教育培训、科技帮扶等配套措施,将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为重庆大学学子服务社会赋能增效。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郑恒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