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舒仁善、乙飞、叶品东:工作队员团结出实招激活发展新动能 带领群众脱贫脱困(图)

发布时间:2021-08-14 19:4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7月 | 查看:668次

14池州市从左到右依次为江洪、舒仁善、乙飞、叶品东.jpg

人物故事:

  江洪,男,中共党员,石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七都镇新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舒仁善,男,中共党员,中共石台县委编办四级主任科员、综合股股长,七都镇新棚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乙飞,男,石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七都市场监督管理所科员,七都镇新棚村驻村扶贫专干;叶品东,男,七都镇新棚村扶贫工作者。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座落在石台、黟县、祁门三县交界之处,全村6个村民组611人,居住在海拔700米之高的峡谷之中。曾经的林茶专业村,吃国家返销粮,收入相对较高,群众生活稳定,一度令人羡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木竹行情的变化,昔日温饱有余的新棚,逐步走了下坡路,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多年来,广大干群为该村的脱贫脱困,付出了说不清的艰辛和汗水。

  2017年初,县委根据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打响了三年脱贫攻坚战,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江洪带领扶贫工作队队员舒仁善、乙飞(原驻村工作队队员吴军同志2018年4月选派任期结束回原单位、鲍玉福同志2020年4月选调到贵池区)、扶贫工作者叶品东,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开始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探索和实践。近四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争先意识越来越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2019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顺利通过复检验收,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找准“病灶” 对症下“药

  工作队进村后,扑下身子,逐户走访,和村民促膝谈心,前后比较,认真探讨贫困的根源。过去,这里只有崎岖小道,人们都过着肩挑背扛、自给自足的原始日子。走上集体道路以后,山民们依山就势修了一条十多公里长的盘山土路,把村庄和干线公路连接起来了,可供农用车、拖拉机行驶。这是全村唯一的进出通道,把木材茶叶等农副产品用车子拉出去,换回口粮、化肥等生活必需品。山林茶园承包到户后,大多数农户没有交通工具,加上路况不好,木材茶叶等农副产品运不出,农药、化肥、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进不来,大家一时很不适应,常常延误农时,特别是茶叶这个大宗产品,因为不能及时采摘、出售,不会精细制作,导致产量减,质量差,又因路途远,赶不上早市,卖不上好价,收入明显减少。那时,因为路途遥远,村民在生活上也吃尽了苦头。孩子小学毕业了,要到20多公里外的河口乡(现划入七都镇)初中去上学,每天来回路太远,住校又没有条件,只能辍学在家;村里的人生了重病,到县医院有40多公里,没有交通工具去不了,只能呆在家里听天由命。2007年,县政府筹资将村部至稠岭头的土路改修成柏油路,与干线公路连通,村里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是,仍然是山道弯弯,险象环生,每年夏季梅雨期遇到山洪暴发,就被冲断冲毁;冬季遇到大雪大冻,路面结冰,村民们只能避在家中,坐吃山空,等待救济。有好几年春节前夕,大雪封山,人不能出山,年货不能进山,大部分人家都靠平时库存的一点食品过了个没有年意的春节。朴实的新棚人,长期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交通闭塞,导致生产难发展;生产不发展,收入便逐年下降。工作队走到东家,东家的村民在呼唤;走到西家,西家的村民在抱怨。说来说去,都聚焦在改善交通上,因为这是他们多少年的愿望,而这个愿望靠他们自己是无法实现的。

  赤诚之心 为群众办实事难事

  工作队在走访调查中,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对外交通,群众呼声最迫切的是修路建桥。开会时,许多群众明确表示,“只要是村里修路,占用我家山场茶园菜地,我不要经济补偿”。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受感动,确实坐不住了。大家一致认为,新棚村贫困的根源是出行难,要改变贫困面貌,首先要啃下对外交通这块硬骨头,下决心破解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于是,经过反复商定,建设“一桥一路”成为当前全村共识和奋斗目标。在上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工程设计、实施方案很快拟定,并及时开工建设。2018年4月,与黟县柯村镇连接的凤台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资金260万元,由凤台县政府全部承担,奋战四个月,竣工通车。修了这座桥,拉近了与黟县柯村(9公里)和徳上高速雷湖收费站(13公里)及祁门安陵镇的距离,打开了新棚村的第二条进出通道。2018年7月,开工建设杨梅坞至黄河村张家桥道路,经过各方努力,拼接8个项目,筹措资金760万元,按山区四级路标准建设,紧张施工一年半,于2019年10月全线拉通,接着铺设水泥路,2020年元旦顺利通车。这条路虽然只有5公里,却使新棚村到七都镇政府的路程由33公里缩短为18公里,且平坦少弯,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为新棚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脱贫致富奔小康 产业兴旺是根本

  对外交通有了根本性的改善,过去多少年的愿望现在梦想成真。村民们气顺了,劲足了,人人脸上都挂上了笑容,更加信任我们的党和政府。大家都认真落实扶贫措施,积极学习新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努力提高收入水平,力争早日脱贫致富。新棚人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一致认为,要想致富奔小康,必须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在生态资源上做文章,发展以茶叶为龙头产品的绿色产业。新棚村土壤和水体都富含硒元素,工作队和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利用这一优势,继承产茶传统,开发“新棚硒茶”。目前,已改造低产茶园630亩,开辟新茶园120亩;茶叶生产合作社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农户负责种植和采摘,茶厂现金收购鲜草并负责制作,合作社负责销售。2020年,又投资120万元购置制茶设备,新建茶厂,建立标准化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让“新棚硒茶”通过线上线下进入市场,“茶叶专业村”的优势再次突显出来。于此同时,村民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饲养土猪、土鸡、蜜蜂,种植香菇、木耳、药材等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新棚村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个巨大的潜力正在发掘之中。这里山场肥沃,森林茂密,原始生态,风景宜人,空气甜润,有发展养生旅游的先天条件。尤其是革命先辈方志敏曾领导皖南红军在此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新棚村创立皖南红军总医院。医院遗址与黟县柯村暴动纪念馆只有9公里,有极大的红色旅游开发价值。县政府已委托专家进行论证、规划,筹措资金正在开发这条旅游线路,以填补我县红色旅游的空白。旅游点虽正在建设之中,省内外却已有数千人慕名而来,参观游览。旅游业的兴起,又是新棚村新的发展机遇,村民可以通过办农家乐、出售农特产品获得更多的收入,绿水青山真的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积极探索 精准发力拔穷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贫困的新棚村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如何防止返贫,实施乡村振兴,这又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是修路架桥,发展生产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发展。工作队从驻村伊始,就时刻关注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一项一项地记录下来,并创造条件,瞄准难点,精准发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他们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科学规划,从长计议,开辟可靠的水源点,重新铺设管网,解决了旱季水源不足问题,有效保障了全村老百姓自来水“户户通”;积极协调县供电部门对全村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安装100多盏路灯,实施村庄亮化工程,既方便了群众,又美化了村庄;新增三个手机信号发射塔,实现全村通信信号全覆盖;投资28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选聘全科医生到村工作,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健康有顾问”变成了现实。通过对上争取、社会帮扶、爱心赞助等方式,筹措资金60多万元,新建高包组一座48米长的水泥桥,彻底改变了有史以来过独木桥的状况;对组与组之间的道路和入户道路进行延伸、配套、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实施环境治理,支持80多户村民对危旧房屋和厕所进行改造,村庄前后设置垃圾箱60多个,定期清除垃圾,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既为干部群众提供了学习阵地,努力提高老百姓的文明素质,也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办事更加方便。

  近四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江洪带领新棚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全体队员一步一个脚印走遍了新棚村的山山水水,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汗水。队长江洪主动放弃无数个节假日,一家人聚少离多,分居三地,自己常年驻村、妻子在县城上班、儿子在乡镇上班,全家人难得有团圆的机会。副队长舒仁善2017年4月驻村时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都是妻子一人无怨无悔、默默承担。队员乙飞为了石台县的扶贫工作从江苏来到新棚村这个小山村,年近三十了还尚未成家。叶品东放弃在上海大都市的优厚工作来到新棚村甘当一名扶贫工作者。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争先意识越来越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2019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顺利通过复检验收,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棚村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正在组织村民整理行装再出发,向着乡村振兴这个富裕文明的新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