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12 00:1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0年09月06日 01版 | 查看:1228次
常德盛(左)和农技人员在蒋巷生态园察看葡萄收成(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琪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走进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似乎真的走进了“人间天堂”:遍植的树木郁郁葱葱,千亩良田绿浪滚滚,生态园区里,树上挂满了水果,树下鸡鸭成群,碧水环绕的别墅里,村民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小小新村内,荷塘长廊,更添几分江南余韵。
在村史展览馆里,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则告诉游客们,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子的奋斗史:67岁的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带领全村百姓,用44年的时间,把一个苏南最贫穷的小乡村,建设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艰苦奋斗点燃穷苦村落幸福生活的希望
蒋巷村是常熟一个偏远乡村,与太仓和昆山交界,曾经是一个土地贫瘠的“低乡”。83岁的冯雪林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蒋巷村,地势低洼,水灾虫灾一年到头轮番折磨,全村90%的人有血吸虫病,男女老少,面黄肌瘦,苦种一年,收成寥寥,住的是泥土墙、茅草房,村里35岁左右的小伙子,半数以上娶不上媳妇。
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村干部站着开会。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对村民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并拟定了改变蒋巷穷乡僻壤、穷土恶水面貌的计划,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征程。
蒋巷村的落后,在于土地的贫瘠。换地必先平坟墩,而动“祖宗”,在农村可是天大的事。1968年腊月的一天,寒风凛冽。常德盛带领大伙去张阿婆家祖坟上锄坟墩。刚落锄,年过七旬的张阿婆连哭带骂就冲上来。她指着常德盛大骂:“你是外籍人,铲别人家的祖坟不心痛,这样造孽要遭天打雷劈!”说着,用力一搡,常德盛冷不防没站稳,滚入一旁的娄塘里。浑身湿透的常德盛非但不火,还好言相劝:“铲穷根,就要治水改土。如果仍是东一块坟地,西一个泥塘,怎能把田平整好呢?”就这样,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平坟墩的难题得以解决。
1975年,常德盛又实施以填河填浜为主的第二次“换地”。在常德盛的带领下,村里的男男女女挑畚箕扛锄头来到工地。10年里,常德盛和村民一起出早工,摸夜工。在蒋巷,包括常德盛在内,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腿都有点罗圈,那是青年时代挑土担子压出来的。人压矮了,千亩低洼地却硬是填高了1米多。
1985年至今,常德盛又实施了以筑路建渠、建设规格田为主的第三次“换地”,与以路、渠、田、林标准化建设为主的第四次“换地”。治水改土让蒋巷农业彻底翻了身。蒋巷从吃返销粮一跃成为苏州市3000多个行政村中的售粮“状元”,人均达1.3吨。
蒋巷村虽然在农业上取得很大成绩,但比起苏南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庄来说,由于缺乏工业,村民们还谈不上富裕。第一次办工业的常德盛毫无经验,放手让投资者干,结果到了年底,村里不但没盼到投资者的30万元上交款,而且还在外负债200多万元。
再苦再累都没流泪的常德盛,这一次流下了眼泪。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压力最大的常德盛并没有灰心:“我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搞起来!”在随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他掷地有声的决心换回了村民的信心。
失败后的反思,让常德盛在谨慎中更注重捕捉有价值的工业信息。听说泡沫延伸产品可做新型建材,常德盛立刻带头四处出击搞市场拓展。凭着一群“庄稼汉”的质朴和韧劲,加上过硬的产品,“常盛”轻型建材很快成了用户青睐的名牌产品。常盛集团也成为村里工业的领头羊。去年,蒋巷经济总量超过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1978年的206元上升到了超2万元。
宁可赔上400万,也要关污染厂
——工业发展了,但耕地没有减少,环境没有破坏
“复垦复耕,土地扩增;绿化林网,生态平衡。”早在1986年,常德盛就把这两句话竖在蒋巷村的村道上,大致勾勒了蒋巷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在苏南,富裕的村庄很多,但像蒋巷村这样能够重视生态平衡和全面发展的,很是难得。”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这样评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五小”企业在苏南乡镇蓬勃兴起,蒋巷村投资500万元办了个镇南化工厂。那是真赚钱,工厂投产才两个月,利润就超过了100万元。可是,工厂排放的废水让鱼虾死掉、稻秧枯萎。常德盛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关掉工厂。有村干部表示反对:“这么赚钱的工厂,关了挺可惜。”也有村干部提出折中方案:“先把贷款还清再关。”“环境污染了,要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常德盛断然决定,宁可赔上400万元,也要关厂。
从此,蒋巷集中力量搞环保建材,再没碰过污染项目的边。
2000年前后,常盛集团快速发展,每年给村里带来滚滚财富。但常德盛考虑的是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要建生态园。当时,又有不少村民和村干部反对,他们问常德盛:“常盛集团效益如此好,干吗要把钱花在没有高产出的种植业上?”“旺,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上,也要体现在环境上。”常德盛说。
经济发展了,农民口袋鼓起来了,首先想到的是建新房。在蒋巷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民陆陆续续地建起了新房,东一幢西一幢,布局凌乱,也浪费土地。为了节约土地,常德盛开始建设新农村安居规划,所有农户将集中住进新村。
在蒋巷宾馆的后面,是蒋巷村的集中居住区,里面是一幢幢小别墅,别墅不算大,但很精致。“最后一批拆迁农户是今年春天以来陆续搬进别墅的。这样,186幢别墅全部住满了。”蒋巷村村委会主任徐惠平说,10年前就开始考虑新农村建设。186幢别墅,管网统一铺设好,分期建设,“最重要的是,与过去相比,集中居住后,节约了大片土地。”原先的宅基地,经过复垦复耕,又变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良田。
如今的蒋巷村,竹林密布、绿荫夹道、家鹅高歌、草鸡觅食、雀鸟盘旋,一幅生态新农村的和谐画卷。“这些年来,我们工业发展了,但耕地没有减少,环境没有破坏。”常德盛介绍。
“一碗汤的距离”安民心
——民主治村让农民活出精气神
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村容整洁了,环境美化了,但常德盛还不满足,对他来说,村风文明、管理民主、个性发展,实现“劳有丰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才是他心目中的幸福乡村模样。
在蒋巷村,几乎人人都知道,“一碗汤的距离”代表什么。俗话说,养儿防老。蒋巷村却把老人从子女身边拉开。在常德盛看来,在中国,老人也有必要独立。“我们在别墅区附近造了100座老年公寓,鼓励老人住进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人有老人的习惯,时代不同,观念不同,很多矛盾都是一两句话引起的。”常德盛觉得,适当分开,不仅不会减少亲情,反而可以增加彼此的挂念。
老人孙敬祖深有体会,自己跟子女分开了,更自由。过去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而现在,客气多了,几天不见就会打电话问长问短,家里烧了鸡汤,也会热乎乎端一碗过来。老年公寓与别墅分开但不远,即便是冬天,一碗汤端过来还是热的。常德盛设计的这个距离美,就叫“一碗汤的距离”。
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会一般长,但只要是蒋巷村民,常德盛都会想方设法让人人都发光。他根据各人的情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副则副,鼓励大家勤劳致富,绝不让一名村民掉队。
既讲集中,又发扬民主,这是徐惠平的感受。徐惠平说,虽然常德盛当了40多年的村干部,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但他在发扬民主方面,仍然值得村干部学习。今年6月,有种植大户反映,村里的两个小工厂影响了种植户的利益。村两委立即召开村党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邀请村民代表、村干部、种植大户和工厂业主一起开会。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同意搬迁工厂,并确定了补偿标准。
在蒋巷村,常盛集团是吸收该村绝大多数劳动力的主要企业,此外,还有个体私营企业五六十家,经济总量也有3个亿。王阿明是蒋巷村第一个离开常盛集团出去办厂的村民。1996年4月,王阿明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常德盛说了自己想到外面开家包装材料厂的打算。没想到,常德盛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他对王阿明说:“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村里对外出经商办厂的村民不会不管的,你出去了,还是蒋巷的人。”一席话,说得王阿明十分温暖。
2007年6月,蒋巷村党委在私营业主中建立个私党支部,王阿明被选为个私党支部书记。他说:“在蒋巷村,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但这并没有限制村民的创造力,也没有限制村民的个人意愿。蒋巷村把党组织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发展创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本报记者 王伟健)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