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音乐人生见证祖国华丽变迁(图)

发布时间:2021-07-20 14:5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7月16日 02 版 | 查看:668次

  6月29日,91岁的吕其明再一次成为“当代偶像”——人民大会堂前,白发苍苍的他挺直了腰杆儿,伴着自己创作的《红旗颂》交响乐,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去。这一天,他获得新中国首次颁授的“七一勋章”。

  他的这段视频被90后、00后截取下来,并配词“伴着自己的BGM进入大会堂”,再次把他捧为“青年偶像”。吕其明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之一,创作过《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其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

  而今,吕其明与《红旗颂》的故事又在青年的朋友圈“刷屏”。

  《红旗颂》是吕其明在1965年为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创作的。它以开国大典为背景,描绘了天安门上空升起第一面红星红旗时雄伟庄严的情景。

  对于“红旗”,吕其明的感受绝非常人能比——他就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

  1930年5月,吕其明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一个寒士之家,父亲吕惠生是一位农业专家。抗日战争爆发,吕惠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家乡的新四军募集军需粮饷。1939年秋,吕惠生被国民党列入追杀黑名单。吕惠生夫妇带着4个孩子奔赴淮南抗日根据地。从童年起,吕其明的生活和命运就和中国革命拴在了一起。

  10岁时,吕其明随父参加新四军第二师抗敌剧团行军、演出。第二年,作曲家贺绿汀在部队联欢会上的一次小提琴演奏为他打开了音乐的大门。3个月的时间里,贺绿汀帮助剧团练歌、教乐理来提高音乐水平。得到贺绿汀的言传身教后,吕其明对音乐的向往更加强烈,内心滋生了一个“小提琴梦”。

  1945年,父亲吕惠生不幸被捕牺牲,年仅43岁。在父亲的精神感召下,同年9月,15岁的吕其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5月26日,上海宣告解放前一夜,吕其明和华东军区文工团团员睡在上海老北站的条凳上,度过了他终身难忘的19岁生日。

  硝烟弥漫的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战旗在前仆后继的战士们手中接力、挺立,父亲的英勇就义,天安门城楼前红旗的海洋,检阅时势不可挡的英雄步伐……这些场景都是吕其明内心的澎湃动力。整整7天,吕其明夜以继日,创作出了一部献给父亲、先烈,献给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赞歌《红旗颂》。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管弦乐作品,也是迄今中国音乐舞台演奏率最高、媒体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在此后长达54年的时间里,吕其明精益求精,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最终于2019年定稿,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他说:“我将自己的人生与共和国70年一起写成了歌。这是我送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物,祝愿我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虽然吕其明的创作风格不断变化、愈加多元,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把心交给祖国”的赤子之心。“为人民而写作,是我一生最崇高的天职。越是植根民族土壤的作品,越有艺术的生命力。”这是吕其明的座右铭。

  他经常说,“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用一生报党恩。”

  1990年,吕其明离休后,他为自己确定了三大任务:一是继续写自己认为该写的电影音乐;二是为人民军队做些工作;三是继续创作交响乐。除了有选择地写一些题材重大的影视音乐作品外,从人民军队走出来的吕其明跑遍祖国大江南北,分文不取地为海、陆、空各兵种部队服务,创作了近40首歌曲,如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师歌、长春飞行学院院歌、合肥炮兵学院院歌等。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请吕其明写一部《雨花祭》。他不要报酬、不住宾馆、不赴宴会,以烈士后代的身份在雨花台旁边的一个军人招待所住了8天,瞻仰先烈,寻找灵感。创作期间,他坚持早上五六点伏案,每天写作十几小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部深沉委婉、令人思绪万千的《雨花祭》诞生。演出和录音结束后,上海交响乐团的同志深受其感染,将应得的4万元报酬捐赠给了雨花台烈士陵园。

  如今,91岁的他仍然不忘“继续创作”,有空便会待在书房里创作,“我感到万分激动,要感恩党对我的培育,感谢党给我崇高的荣誉,我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继续为党、为人民创作,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