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8 10:14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8日 12版 | 查看:854次
“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群众工作,为了人民群众我们必须做好所有工作!”彭庆文生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部队转业后,信访工作、反贪工作、扶贫工作——他一生的工作内容,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释。
2020年5月,彭庆文倒在了扶贫路上。2021年6月22日,他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好评如潮,榜样光辉,铁流滚滚争相随。”曾经的战友听闻他离世的消息,写下这样的词句以表缅怀。他生前是人民检察官,在扶贫路上是群众口中亲切的“彭嗲”。
担当忠诚的“哨兵”
“党和军队的传统,让我坚持‘只奉献,不索取’的信念,我甘愿做个孺子牛!”在作战部队时,彭庆文曾对当时他所在团的政委这样说道。17年的军旅生涯,他从司令部最年轻的参谋,干成了最老的参谋。视驻地如故乡,待百姓胜亲人。“只奉献,不索取”,成了他一生的信条。
1988年,他从军队转业到湖南岳阳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在控告申诉、反渎、反贪等部门工作,军人出身的他,凭着一股子劲儿,从一个法律“门外汉”变成了办案老到的“行家里手”。在一个办案点熬三个多月,对于他来讲,是稀松平常的事。
很长一段时间,同事们都不知道彭庆文的公文包里为何总是装着一瓶剁椒。直到一次他和几个同事蹲守抓捕一名潜逃9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时,才了解个中原因。原来是彭庆文害怕饭盒的声音引起嫌疑人的警觉,每次只让同事给他带俩包子,就着剁辣椒吃。在那次蹲守任务中,16天的时间里他吃了70多个包子。
肚里装的是包子,他心里想着的却是责任。
在反贪局任职期间,他挑上最重的担子,主办和参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34件,多次拒绝说情、请吃和红包礼金,把检察机关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的优良作风贯彻到底。他每次把最苦最累的活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了同事。
一天晚上十点多,从审讯室出来的彭庆文回到宿舍,为了不打扰舍友,便借着星光冲了一碗泡面。舍友醒了问起,他才说:“忙了一整天,才记起来,今天啊,是我50岁的生日……”
为了让年轻干警早点休息,他主动承担起后半夜的蹲守任务。2014年春节,办案点上还有看押对象,他把自己的妻儿接过来,让其他同事回家过年。就这样,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家人在办案点吃了一顿团圆饭。
22年来,彭庆文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没有发生一起办案安全事故。彭庆文总是对人说,检察官只有敢办案、会办案、办好案,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对得起检察官这个称号。
群众的疾苦是他永远的牵挂
彭庆文离世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30多本整齐摆放的扶贫日记,其中写满了对困难群众的牵挂。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检察院工作这么多年,快退休了过来搞扶贫工作,我的想法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7年,彭庆文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岳阳县黄沙街镇和谐村,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他第一次来村里,就一头扎进精准识别贫困户的任务中,整整三个月,一天也没有离开村里。
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佳回忆道,他刚到村里就许下了承诺,“贫困户没脱贫我不走,贫困村没摘帽我不走,贫困面貌没解决我不走!”
三个月时间里,他将原有的“关系户”“人情户”等违规扶贫对象全部进行清退,村贫困户由147户一下子减少到56户。
在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潘细春一家十分困难。其两个子女都患有智力障碍,女儿还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走路,只能关在围栏里。然而由于他妻子是村干部,无法被评为贫困户。
他立马开会讨论,对党员干部讲道:“我们的工作不是机械的执行,而是要将上级党委的温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不仅帮助潘家申请到了贫困户,还联系了县残联和民政部门,帮他的子女申请轮椅、康复器具等用具,改善他们的生活。
和谐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为了摆脱贫困现状,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两年多来,共引进帮扶资金170多万元;引进的栀子花合作社项目、木材加工企业、特色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帮助解决了大量贫困户和村民的就业难题。和谐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左右增长到8000多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7%,2019年顺利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当时的扶贫队队员杨绍峰回忆说,彭庆文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深夜,房间里的灯经常熄了又亮,那是他在反反复复核对数据。因为扶贫工作,单位组织的体检他也一推再推。孰知,最终他等来的竟是一纸肝胆管癌晚期的确诊报告……
住院期间,他一心牵挂的还是和谐村的困难村民:他惦念着脱贫不久却并不富裕的周新年,腿脚摔伤经历了一年康复生活的邹小林……他每次只请十天假,坚持通过电话和微信指导工作。彭庆文打给杨绍峰的最后一通电话,是让他把自己在村里的棉被和其他生活用品一并送给贫困户,杨绍峰没有想到,这成了彭庆文的最后一次工作交代。两天后,彭庆文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检察和扶贫事业。
在彭庆文留下的30多本日记中,记着这样一句话:“功劳成绩如果不提,成果还是会在这里,不会被抹杀。但是如果问题不提,那么问题永远会存在。”如今,他虽然倒了下去,一座新的丰碑却在人们的心中树了起来。
(本报记者 赵嘉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