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5 20:2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5日 01版 | 查看:651次
3月31日,位于贵州平塘大窝凼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向全球科学家开放,这让“中国天眼”再次成为舆论焦点。10多年立项,5年建设,到如今产出丰硕的科研成果,多少人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中国天眼”,又有多少人在这里从科研“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这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人。姜鹏,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43岁;甘恒谦,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43岁;孙京海,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38岁;李辉,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结构与机械工程部主任,47岁;潘高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40岁;钱磊,FAST中心科学观测与数据部科学观测组组长,39岁;姚蕊,FAST中心结构与机械工程部机械组组长,37岁;孙纯,FAST中心现场工程师,33岁;还有许多更为年轻的团队成员。
“我们是和FAST一起成长起来的。”姜鹏说,建设时期,他们与工人一样吃住在工地,解决一项又一项不知道是否能找到答案的难题;运行期,他们变成服务员和保障员,既要对接科学家们的需求,又要保障“中国天眼”安全、正常的运行。
关于“中国天眼”,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故事。
故事里,有艰苦和危险。姜鹏回忆说,建设初期,大窝凼既没有路,也没有房子,仪器要靠人往山上背,就住在帐篷里喝地表水。“贵州潮湿,被子都能挤出水。我最不适应的是不能洗澡,那滋味儿真是挺难受的。”FAST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测量组组长于东俊还差一点摔下山崖。“那次,我背着30多斤的设备上山。没有路,只有一条民工砍出来的临时小路,爬上山顶要3小时左右。半山处有块巨大的石头,必须自己翻过去才能上山。我手脚并用爬到一半,抓握处突然碎了,我下意识地抓住旁边树枝,才没掉下去。等我爬上石头回头看,旁边就是十几米深的悬崖。想想真感到后怕。”
故事里,有学习和进步。建设中,孙京海被布置了一个任务——防雷。“我是南仁东老师的研究生,但我从来没有学过防雷,更何况是FAST这样一个暴露在野外、有很多金属结构、铺满了强电弱电的精密设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我和团队学习了不少防雷知识,请教了很多专家、学者,最终设计出完备的雷电防护系统。从2016年FAST落成至今,FAST主体没有被雷击损害。”
故事里,有突破和创新。姚蕊的任务之一是馈源舱减重。馈源舱是FAST的“眼珠”,它被6根钢索牵引天眼之上,是射电望远镜的核心部件。在FAST的设计中,馈源舱必须减重,才能让它“动”起来。姚蕊介绍,最初馈源舱是圆柱体,“但因为重量一度超过30吨,这会影响整个馈源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减重。”姚蕊和团队经过反复计算,最终将馈源舱的设计改成钻石三角形,并对其中设备的布局进行了更改和优化。
这些故事,都有一个起点——人民科学家、FAST发起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姜鹏说:“建设初期,我们是懵懂的。是南仁东老师给我们压担子,用他的一言一行鼓励我们、支持我们、鞭策我们,让我们坚持下来,走到今天。”姚蕊说:“馈源舱的新设计虽然经过反复计算,但我把设计拿给南老师看时仍旧非常忐忑,他看了很久,说‘也不难看’。应该说,没有南老师的支持,就没有今天馈源舱的创新。”
岁月流逝,时光易老,但这传承不会中断。姜鹏介绍,团队正在寻找新的方向,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相信未来5年还会产出很多成果。”姜鹏说,“我们也会变老,终将变成过去时,但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FAST,会有更多年轻人投身天文学事业,那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扶持年轻人继续前行。”
(本报记者 齐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