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4 11:52 | 来源:中国航天报 2021-04-30 008版 | 查看:2818次
□于远航
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送入轨道,太空中即将迎来新的长期驻留基地。
自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苏联的“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空间站已经在人类的历史中存在了50个年头。在这50年里,在美、苏(俄)两国主导下,曾形成过多个具有各自特色的空间站。借此时机,让我们一起梳理世界历史上所有存在过的空间站,回顾空间站技术所经历的一系列演进。
礼炮号:载人空间站的先驱者
空间站是一种能够在太空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69年,当时《大西洋月刊》上刊登了一篇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至于现代实际可行的空间站,则要归功于苏联的推动。
苏联的空间站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代,前两代为礼炮号空间站。
第一代空间站为“礼炮1号”到“礼炮5号”。“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但不幸的是,3名航天员于1971年自“礼炮1号”乘联盟号飞船返回过程中,由于返回舱上平衡阀异常打开造成返回舱失压,最终全部死亡。
这一代空间站属于初始探索阶段,只有一个对接口,一次只能与一艘飞船对接飞行,而且携带的食品、氧气等储备量都很有限,难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长期工作。第一代空间站的另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所处的轨道高度比较低,仅有200多公里,而且携带的推进剂也不充足,导致其在轨寿命并不长。
通过第一代5个试验性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行,苏联为建造永久性空间站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使载人航天从规模较小、飞行时间较短的载人飞船阶段,进入规模较大、运行时间较长的空间应用探索试验阶段。
苏联第二代空间站为“礼炮6号”和“礼炮7号”。“礼炮6号”“礼炮7号”长15米,与两艘飞船对接后长30米,总重达32吨。3个太阳能电池翼呈T形安装在工作舱外,可沿着太阳翼的安装轴360度旋转。两个水平太阳能电池翼的翼展17米,总面积为60平方米。
与“前辈”相比,“礼炮6号”“礼炮7号”的主要特点是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寿命并扩展了其应用领域。为了满足这两项设计需求,“礼炮6号”“礼炮7号”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为减少大气阻力对轨道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轨道调整,将轨道高度由25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轨道寿命大大延长,用于轨道维持的推进剂使用量也大大减少。
另外,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寿命,还增加了一个对接接口,除了可以对接联盟号载人飞船外,还可以同时与进步号货运飞船对接,用于补给航天员的生活用品和各种试验设备。有了货运飞船的补给,航天员的一次在轨停留工作时间由数十天延长到了上百天。
“礼炮6号”和“礼炮7号”主要验证了人类长期(最长达7~8个月)太空飞行能力和空间站长期载人的能力,还验证了多舱组合式空间站设计技术并进行了科学实验。
和平号:第一座“长寿”的空间站
第三代空间站为和平号空间站。1986年2月20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首座多模块积木式空间站“和平号”的核心舱,经过多次机动变轨之后,进入一条高度324~352公里,倾角51.6度的轨道。
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仍然采用单舱段式结构,总长13.13米,最大直径4.1米,总质量20.4吨,压力舱容积110立方米,2个太阳电池翼的翼展为29.73米,总面积76平方米,最大输出功率9千瓦,平均功率5.5千瓦。它由4个基本部分组成:球形增压转移对接舱、增压轨道工作舱、不增压服务动力舱和增压转移对接器。
核心舱的最大特点是有6个对接口,不仅能用于航天员生活居住,控制整个空间站正常运行,还先后对接了5个专用实验舱,形成了庞大的空间复合体(包括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货运飞船及航天飞机专用对接舱)。“和平号”在轨组装完毕后,全长87米,质量达123吨。
2001年3月23日,在经过大气层中16分钟的燃烧后,“和平号”成功坠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和平号空间站自诞生之日起,共在轨道上运行了15年之久,大大超过了5年的设计寿命,是世界上第一座“长寿”的空间站。
15年中,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和平号空间站从事考察活动,共有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叙利亚、保加利亚、阿富汗、奥地利、加拿大、斯洛伐克12个国家的135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工作。美国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9次。这些航天员共进行了1.65万次科学实验,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
天空实验室:遗憾但辉煌的一生
相对于苏联来说,美国对空间站进行的技术探索较少,在国际空间站之前,仅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是1973年紧随苏联“礼炮1号”发射的。
“天空实验室”的轨道高度约435公里,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度,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重约80吨。进出天空实验室的航天员由阿波罗飞船接送。
“天空实验室”是一个单模块结构的空间站,其主体是土星5号火箭的第三级箭体,并由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可以说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阿波罗项目结束后,对剩余土星5号火箭的“废物利用”了。
1973年5月~1974年2月,“天空实验室”先后接纳过3批航天员,每批3人,在站分别工作了28天、59天和84天,进行了270多项研究实验。其间拍摄了18万张太阳活动的照片、4万多张地面照片,还进行了长期失重人体生理学试验和失重条件下材料加工的试验。
“天空实验室”运行过程颇费周折,也留下不少遗憾。它于1979年7月11日进入大气层烧毁,仅运行了6年时间,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美国积累了初步的空间站运营经验。
国际空间站:航天器中的“巨无霸”
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之后,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航天合作计划,是以美国为首,联合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共16个国家共同建造的大型空间设施,汇集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航天器所无法比拟的。
国际空间站采用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增压舱和其他各种服务设施挂靠在桁架上。在桁架结构上,装有加拿大的遥操作机械臂和空间站舱外设备,在桁架的两端安装有4对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桁架结构不仅加强了空间站的刚度,而且有利于电源等分系统和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工作性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航天员出舱装配与维修。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随后陆续发射的模块对其逐渐进行了扩充。最终建成的国际空间站质量达400多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国际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分工建造、联合运用,成为国际合作进行太空开发的标志。自2000年11月以来,国际空间站上一直留有至少3名乘员。国际空间站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手段,支持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和长期的人类在轨活动,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9月,党中央就决策定下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建成初步成型配套的载人飞船系统,并据此开展空间实验。这一阶段主要目标在于载人飞船的发射,就是我们熟知的神舟飞船。第二步是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造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这一阶段以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航天器低轨道长期自主飞行、货运飞船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目标,并为未来的大型空间站验证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的技术。这一阶段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货运飞船。
第三步就是要建造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在这个阶段,20吨级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发射成功后,会在近地轨道上对接组装,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将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建站前的序章
“天宫一号”是中国独立设计建造并发射运用的目标飞行器,它于2011年发射升空。“天宫一号”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至十号飞船进行对接,使中国成为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并在11月3日和15日两次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九号”携3名航天员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进入到“天宫一号”内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携3名航天员再次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内部,共开展为期15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2013年6月20日10时起,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一次50分钟的太空授课。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其规模比空间站要小,但可做一些为建造空间站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如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经过变轨进入了等待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的轨道。10月19日实现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内工作和生活,完成了30天的太空驻留任务。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4月27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工作。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空间站进行时
中国空间站初期将由3个舱段组成,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每个规模20多吨。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前端设有两个对接口,用于接纳载人飞船对接和停靠;后端设后向对接口,用于货运飞船的停靠补给。空间站上设气闸舱用于航天员出舱,配置机械臂用于辅助对接、补给、出舱和科学实验。空间站运营期间,最多的时候,将有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整个系统加起来将达90多吨。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除本次发射任务外,2021年和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0次飞行任务,包括2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