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嫂的慈爱里凝结着一家人的孝与善(3图)

发布时间:2021-04-17 08:48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09版 | 查看:2141次

张春喜、于清平、于清阳(从左至右)在家中合影。

张春喜在给患病的小叔子刮胡子。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蒲美宁 本报记者 丛焕宇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传颂着一个“老嫂比母,小叔子似儿”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张春喜,她30多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小叔子,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道德榜样。走进这个充满浓浓亲情的小家,聆听张春喜和周围的人讲述亲情背后的故事,让人平添敬意与感动,因为在老嫂的慈爱里,凝结着一家人的孝与善。

4月7日,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张春喜便早早起了床。为了不惊扰正在熟睡的小叔子于清平,她轻手轻脚走到西屋门口,小心翼翼地关好虚掩的屋门。洒扫庭院之后,她便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近些日子,于清平对吃的有些挑剔,早餐稍微素淡一点儿就提不起胃口,张春喜便单独给他炒了两个带肉的菜。

当朝阳洒满50平方米的小屋时,张春喜的爱人于清阳也起床了。他简单洗漱完毕,支好饭桌,摆好碗筷,张春喜也做好了早餐。“给清平倒杯开水,你先试试水温,别太烫。”张春喜一边叮嘱爱人,一边麻利地从厨房端起调好了温度的洗脸水,推门走进西屋,“清平,起床洗脸刷牙,该吃饭喽。”

于清平睁开惺忪的双眼,从被窝里乖乖探出头,等嫂子给他洗干净了脸,便一骨碌爬起来,自己穿好衣服,还就势把被子给叠了。“我们清平今天表现得真棒!”张春喜像夸奖孩子一样表扬小叔子,并熟练地给他刮好了胡子,然后哄着他刷牙,再领他坐到饭桌前。

这顿早餐,于清平吃得很香,饭量也比前些天明显增加,张春喜脸上露出了笑容。撂下饭碗,她帮于清平擦干净嘴角后,把他领回西屋,顺手打开电视机并调好频道。于清平喜欢看电视,只要他在家,电视机便不能关闭,一个频道,他能看上一整天。

漂亮姑娘嫁给好人品的小伙儿

今年61岁的张春喜,是土生土长的本溪人。从幼年直到参加工作,她集父母、兄弟姐妹的宠爱于一身,是个福窝里长大的姑娘。“我父亲张景文当时是沈阳铁路局实业有限公司祁家堡采石场的场长,母亲是家庭妇女,不上班,在家里做菜做饭,缝缝补补,照顾老人和5个孩子。我上有俩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因父母遵循‘穷养儿、富养女’的古训,家人格外宠着我这个最小的姑娘。”回忆那一段时光,张春喜笑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春喜参加工作,先是在祁家堡采石场当了一名一线工人,因为干活儿卖力,人也机灵,很快被调到场里后勤服务部门。那时候,于清阳刚刚走出铁岭农村,到采石场上班,还是国企编制。很快,男未婚、女未嫁的一对年轻人,经人介绍见了面,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在传统家庭长大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对介绍人说,等回去征求完家长意见后再做决定。

“我媳妇那时候虽说是集体编制,但长得漂亮着呢,还比我小一岁。更重要的是,她和她父亲都是场里有口皆碑的本分人,这门亲事我们家人一致赞成,我甚至还觉得是高攀了。”于清阳笑着说。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女儿的终身大事,张景文老两口格外慎重。张春喜告诉记者,大姐二姐找对象时,她父母可是好一顿挑剔,可当于清阳登门时,老两口见第一面后就爽快同意了。事后她曾问过父母为啥急着把她交给于清阳,老父亲嘿嘿一笑道:“别看老爸已经退休了,但别忘了老爸曾当过场长,能没有几个通风报信的人?”事实上,就在介绍人开始撮合二人时,张景文就托人提前打探好了,回信儿的人说:“小伙子人品好,勤劳善良,值得托付终身。”

张春喜要嫁给于清阳的消息在采石场里传开后,有人善意提醒张春喜,于清阳有个弟弟好像有精神疾病的前兆,将来可能是个累赘。但张春喜笑着说:“只要于清阳对我好,我愿意和他一起照顾他弟弟,再苦再累也不后悔。”

婚礼简单朴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家就安在了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祁家堡村。当浓情蜜意归于柴米油盐后,张春喜渐渐发现,对于婆家老老少少一大家人,她要付出的远比预想的更加沉重。

于清阳告诉记者,“那时候,我妈妈已去世多年,哥哥于清霸、姐姐于清香刚成家不久,均自顾不暇,年迈多病的父亲于俊洪和刚刚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只能靠我和张春喜接过来照顾。好在岳父岳母都是善良人,不仅没有阻拦,还多次叮嘱张春喜要担起照顾一老一少的责任。我媳妇进了于家门就成了最劳累的人,这么多年总觉得委屈了她。”

把患病小叔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

张春喜觉得,再苦再累都是自己的分内事。公爹于俊洪多年来既当爹又当娘,有口好吃的都留给了子女,落下了严重的胃肠疾病,张春喜就换着花样给他做面食吃,菜也尽可能做得烂糊点儿。最初那些年,她每顿饭都要分成三样做:公爹的面食,小叔子爱吃的米饭和炒菜,最后才是自己和爱人的粗茶淡饭。在张春喜的精心照顾下,于俊洪的老毛病居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就在一家人四处求医问药为于清平医治时,2010年,于清霸不幸患上癌症。为了照顾女儿出嫁、孤身一人的大伯哥,张春喜二话不说,主动把他接到家里,喂饭喂药,精心护理,直到于清霸去世。一年后,遭受老年丧子之痛的于俊洪在弥留之际,拉着儿媳张春喜的手说:“这些年苦了你,没有你,我活不到88岁高龄。我走后,你还要继续受累照顾清平啊,爹拜托你了。”

即使没有公爹的临终嘱托,张春喜也早就做好了一辈子照顾小叔子的准备。她说:“我自幼就受教于父母定下的‘百善孝为先,善良做人,踏实做事’的家风家训,并看到父母尽心尽力赡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些美德早已融进我的血液里,成为生命的重要一部分。与其说我是个称职的儿媳、老嫂,倒不如说是全家人的孝与善,给了我慈爱的动力。”

于清阳逢人就会夸赞媳妇张春喜,说她是于家的顶梁柱、全家人的主心骨。尤其是对待弟弟于清平,张春喜是慈爱的“嫂娘”。记得和张春喜刚处对象那会儿,于清平才发病,一个正读高三、学习成绩优异的小伙子,常常莫名其妙地头痛失态,连书都没法再读下去。起初怀疑于清平脑袋里长了什么东西,张春喜就带着他去各家医院求医,但没找出病根。后来医生建议他们去专业的精神疾病医院检查,刚嫁过门的张春喜就和丈夫一起带小叔子赶往位于铁岭开原的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尽管确诊结果让一家人悲伤,但张春喜仍然没有轻言放弃,又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送于清平去精神疾病医院住院治疗。

于清阳告诉记者,于清平发病后的十年间,他和张春喜两人的工资基本上到月中就见底了。他这个当哥哥的一度想过放弃给弟弟治疗,但张春喜说啥也不同意,直到医生出面劝她,她才接受这个现实。

望着神情木然、再也无法正常交流的小叔子,张春喜泪流满面,“嫂子没法把你治好,今后就把你当孩子抚养吧。”她这么说,也这么做到了。

于清阳告诉记者,1984年,他们的儿子于云出生了,相比之下,孩子享受的母爱远不如他三叔多,因为张春喜有言在先,“儿子会慢慢长大成人,可清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家里有好吃好喝的,不能可着儿子先来,而是必须先让给清平。”

忠厚传家的“最美家庭”儿善媳贤

于云小时候常常因妈妈偏心三叔而好奇、发问,每当这时,张春喜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给于云讲述孝老爱亲的家庭故事,希望儿子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她还教育于云,“做人要有颗善良的心,只有及时尽孝尽善,将来才不至于后悔。你三叔曾经是前途可期的优秀高中生,现在因病变成了这样,我们就应该善待他,只有这样做,妈妈将来才不留遗憾,爸爸也不会后悔,等你长大了,也不会因为跟三叔争宠而追悔莫及。”

懵懂年纪的于云像是听懂了母亲的话,此后,他有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都主动让给三叔,叔侄俩的感情与日俱深。

在父母的影响下,于云无论是读警校期间还是成为一名警察后,都始终保持正直善良的本色。一次,身为大连市公安局金普新区分局巡特警大队副队长的于云,在处理一起传销案件时,见到一个被骗得已光脚赤膊、还患上了病的南方小伙儿实在可怜,就主动给他买了衣服鞋子,还帮他去医院治好了病。事后,这个小伙儿认于云做了哥哥,经常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情况,并邀请于云去他的家乡游玩。

于云在工作中,每遇老人碰到难心事,总能想到自己的三叔。他觉得,那些老人和三叔一样,都是自己的亲人,帮助他们,照顾他们,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婆婆张春喜的影响下,儿媳付玉格外贤惠,她逢年过节总会央求公婆带三叔去大连家中住些日子,变着法儿地给公婆和三叔做可口的饭菜,买应季的服装鞋袜。于清霸去世后,他的女儿于艳艳把张春喜视为母亲,隔一段时间就回家看看,每次都给老人带来大包小裹的礼物。这个温馨的家庭,先后获评本溪“最美家庭”和辽宁“最美家庭”。

补记

感恩

30多年来,在张春喜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于清平每天饮食规律、衣着整洁。如果不是走路时拖沓和表情木然,没有人相信他是一个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人。也许是对当年求学路线再熟悉不过,他经常会离开祁家堡村的家,走5公里的路,到达草河口镇火车站,天黑时再原路返回家。

因担心小叔子途中缺吃少喝,张春喜会在他出门时给挂好背包,里面装好食品和饮用水。于清平也有趁人不备偷偷溜走的时候,张春喜就和沿途的商店、饭店提前打好招呼,如果见到于清平在门口张望,就是缺吃少喝了,他不会花钱,也不主动索要吃喝,拜托大家多关照,他们会定期为于清平买单。沿途的商家都敬重张春喜,这么多年来,大家也给予了于清平更多的关照和帮助。

倘若遇到坏天气,于清平出门未归,张春喜夫妻就会乘坐出租车沿途寻找。一次,于清平偷偷溜出家门,在雨中迷了路,饿得在垃圾箱里翻出烂水果吃,幸好有好心人发现,及时告诉了张春喜。于清平回家就闹了肚子,弄得屋里到处都是污秽之物。可张春喜没有责怪于清平,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心疼地说:“以后刮风下雨的时候再别往外跑了,饿了渴了馋了,就去商店饭店赊,咱们不是说好了吗?”

2020年12月5日,于清平又出去溜达了,直到天黑也不见回来。就在张春喜夫妻焦急寻找时,有人打电话说于清平出事了。等夫妻俩打车赶到现场时,警车和救护车已赶到。原来,于清平被一辆三轮车撞倒后,一对好心的小情侣及时报了警,还拨打了急救电话,并脱下棉衣垫在于清平的头部。还有一位好心的司机,打开车灯照明,避免了于清平遭受二次伤害。

于清平全身多处骨折,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给予了他格外的关爱。闻讯从大连赶回本溪的于云破例请了长假,陪护在三叔病床前。一家人把众多好心人的联系方式制成了“恩人通讯录”。

“在清平遇到困难时,好心人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一道道难关,这是何等的恩情?在我们犯难时,妇联领导、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嘘寒问暖,分忧解难,这又是何等的温暖?我家清平无法表达,所以我要替清平谢谢大家,感恩每一个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张春喜动情地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