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云:20多年坚守三峡 做稀有植物的“守护神”(图)

发布时间:2021-04-13 15:5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22日 | 查看:910次


人物故事:

  长江三峡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物种基因库”,这里生长着大量特有珍稀植物。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建设后的生态恢复及濒危珍稀植物的抢救保护,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课题。有一位性格坚毅的“女汉子”,以生态保护和物种延续为责任使命,20多年奋战在三峡濒危珍稀抢救保护一线,被誉为三峡珍稀植物的“保护神”,她就是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

  脚底板走出珍稀植物“活地图”

  作为一名三峡人,黄桂云不仅热爱眼前巍峨的大坝,更爱长江的一草一木。

  1992年,园林花卉专业毕业的黄桂云从职高毕业后,应聘到三峡大坝,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虽然只是一名临时工,她也做得十分用心,迅速成长为坝区绿化独当一面的能工巧匠。

  2000年,当得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伟烈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常年在三峡库区进行野外调查时,黄桂云主动联系,要求加入野外科考工作。此后十多年间,黄桂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志愿跟随科考队的脚步走遍了三峡库区。

  野外考察,短则十来天,长则数月,在荆棘丛生的深山峡谷中穿梭,睡的是帐篷、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还要忍受着野外工作蚊虫叮咬的痛楚、毒蛇出没的恐惧,风吹日晒,皮肤裂了、脸晒黑了,黄桂云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腿脚手臂被荆棘划伤了,她用布条一缠接着干活;被马蜂蜇伤,她扯把草药,嘴巴一嚼,敷住伤口就继续赶路。在野外,她忘记了性别,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多地迁移保护濒危珍稀特有资源性植物。

  凭着这股韧劲,黄桂云用自己的“脚底板”,踏遍了库区山山水水、溪沟田壑,基本摸清了三峡库区珍稀植物的“家底”,堪称三峡坝区珍稀植物的“活词典”“活地图”。由于出色的专业能力,2007年黄桂云被任命为三峡苗圃研究中心(植物所前身)业务负责人,负责三峡地区濒危珍稀特有资源性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从此黄桂云更拼了。

  一次野外考察中,黄桂云在海拔1000多米的易滑坡山体上,发现生长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为了深入了解珙桐的生长习性,引种之前,她在峭壁边扎起了帐篷,每天观察记录它们生长的光、热、水、气以及土壤条件指标数据,一住就是一个月。为了确保迁移方案万无一失,黄桂云为它们量身定制了“分级移植”方案:从海拔1500米到1000米,再到500米,最终抵达植物所,每一站留给植物两年适应期,四季跟踪不间断。看着引种珙桐终于绽放出白鸽般的花朵,黄桂云直言人生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在黄桂云的悉心照料下,植物所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还有一次野外考察时,黄桂云不幸从高处滑落,造成右腿脚踝处粉碎性骨折。医生警告她,今后必须和野外活动一刀两断。“这不可能,那还不如判我死刑。”三个月不到,她背着医生偷偷溜出医院,不顾同事劝说,带着嵌在腿上的钢针,再次踏上了引种之路。

  克难攻坚打造长江“种质资源库”

  为了向珍稀植物研究保护领域的最前沿进军,2014年三峡集团挂牌成立了“黄桂云创新工作室”,专门进行珍稀植物组培科研攻关,通过对植物“克隆”,实现植物批量繁殖。

  啃书本、查资料、做实验,忍着头闷、恶心等不良反应,黄桂云在高度密闭的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大半天。她无数次往返北京、武汉,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不分昼夜,勤学苦研,逐渐掌握了组培核心技术,成为实验室的“排头兵”。

  荷叶铁线蕨作为三峡特有濒危植物,在组培实验过程中,先后遇到了孢子体不增殖、原叶体不分化等技术难题。黄桂云经过3年多的努力,成功诱导出荷叶铁线蕨组培苗,相关科研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如今,通过实验室组培,植物所已成功培育出了香果树、枫香、蓝莓、石斛等一大批经济、科研价值都很高的苗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技术10余项。

  伴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变化,长江两岸形成了垂直高差近30米的消落带区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当夏季水位消落,裸露在外的黄褐色山体因缺少植被保护,影响江岸整体生态。黄桂云大胆尝试,带头进行“消落带生态恢复研究”。通过多年研究,分层设计修复方案,选取多种植物进行试验,最终把深水区修复植被的选择锁定为三峡特有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她带领科研人员不断攻关,实现了疏花水柏枝无性繁殖的技术突破,抗逆性试验取得阶段性进展,破解疏花水柏枝生长习性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消落周期相反的难题,为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

  总书记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谆谆告诫,让黄桂云备受鼓舞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从此她更加拼命,每天都仿佛在和时间赛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第一个递交“请战书”一边抗疫,一边保科研生产。2020年4月2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两周年之际,黄桂云带领科研团队迁地保护三峡濒危珍稀特有资源性保护植物1000余种2.4万余株,受三峡工程建设影响的560种植物全部得到有效的保护,提前实现了“十三五”目标和对习总书记的庄严承诺。

  20多年的执着坚守与辛勤付出,黄桂云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将植物所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濒危珍稀特有资源性种质资源库和保育基地,被誉为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博物馆”,成为长江生态修复的“绿色名片”。她带领科研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起草编制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三峡集团企业标准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黄桂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女职工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宜昌楷模、荆楚楷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如今的三峡坝区,草木欣茂,满目葱茏。黄桂云依旧步履匆匆,满腔热血,求索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漫漫征程!

来源:湖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