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1 22: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22日 | 查看:1906次
人物故事:
张秋良,男,汉族,群众,沙湾县东湾镇卡子湾村农民。1977年入伍,1983年复员并落户于沙湾县东湾镇卡子湾村,曾在村中担任过14年村治保主任。
7月31日,地处天山脚下的沙湾县东湾镇卡子湾村,上午十一点钟的气温已达30摄氏度。张秋良买好了祭品,顶着烈日向墓地走去。穿过村庄一路向东,蹚过冰凉的清水河,翻过两道山沟,爬上北阳山山坡,放眼望去,对面山脚下整齐地排列着六座烈士坟墓,墓碑上红色的五角星格外耀眼。张秋良走到墓碑前敬了个军礼,颤抖地抚摸着碑上的名字,哽咽地念叨着:“胡咸真、阮延福、秦大瑞、栗新喜、陆金灿、牛书君,明天‘八一’了,我们来看看你们!”
泪水顺着张秋良黝黑的脸庞,滴落在墓碑前。六七米外的羊群仿佛听到了他的哭泣声,停下了吃草,竖着耳朵向墓地方向张望。随着张秋良的讲诉,36年来,这位退伍军人默默守护七名烈士,执着为他们找回荣光、寻找他们亲人的故事,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
1979年的清明节,张秋良终生难忘。
入伍两年后,满腔热血申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张秋良,突然接到命令,随部队来到沙湾县驻防。清明节那天,首长带领他们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北阳山祭拜烈士,并讲述了烈士的事迹。七位烈士分别来自陕西、四川、山东、河南、江苏,都是在执行任务时牺牲的,最大的27岁,最小的20岁,均未成家。
两公里外独墓里安葬的是来自陕西宝鸡的谷克让,1976年入伍,牺牲时20岁。1978年12月的一天,连部正在开会,一名歹徒腰上捆着手榴弹冲进了会议室。危急关头,执勤换岗的谷克让正好经过此处,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抱住歹徒的双手和腰,用尽全力将歹徒拖出会议室。一声巨响,谷克让与歹徒同归于尽,壮烈牺牲。他用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了八名战友。
年轻的张秋良被从未谋面战友的举动深深震撼了。
由于当时通往六座烈士墓地的路积了一米多深的雪,无法通行,战友们只好将谷克让葬在了北阳山一处避风山坡处。
20岁的胡咸真1973年入伍,是驾驶班的战士。1975年部队建营房,他去乌鲁木齐拉运水泥,路遇沙尘暴,车翻在路基下牺牲了。
栗新喜,1973年入伍,是一名饲养员。1975年年初,他去东湾人民公社买饲料,归途中因车祸牺牲,当时只有21岁。
还有牛书君、陆金灿、秦大瑞、阮延福的事迹,张秋良都一一记在心里。
“那时交通不便,烈士家人知道亲人牺牲了也没法来,后来又都失去了联系。现在,我既是他们的战友,又是他们的亲人。”张秋良深情地说。
“如果哪一天他们的亲人来,带他们回家,我一定把烈士的事迹讲给他们听。”这就是张秋良最初守护烈士墓地朴素的想法。
“我要找回属于烈士的荣光!”
1983年,复员退伍的张秋良回到陕西商洛老家,被分配到镇武装部,并结婚成家,可双喜临门的他整天郁郁寡欢。
荒野上烈士的坟茔、两位孤寡老人的身影,时常浮现在他心头,让他夜不能寐。
原来,张秋良在部队五年间,一直照顾村上的五保户犹培科和张秀珍夫妇。只要休息或逢年过节,张秋良都会带上礼物,去老人家扫院落、挑水、收拾蔬菜,老两口认他做了干儿子,张秋良承诺为老人养老送终。
张秋良向妻子表达了想回新疆的想法。
妻子起初坚决反对,听了丈夫的倾诉,看到丈夫整日愁眉不展,善良的妻子同意了,“既然我跟了他,他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妻子同意了,还得过父母关。
张秋良给父母讲述七名烈士牺牲经过、与两位老人的交往情谊,考虑到父母有姐姐、两个哥哥、弟弟照顾,自己想回疆的想法,常常是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父母听后沉默不语,几天后,勉强答应了。
就这样,复员一个月的张秋良,带着新婚妻子又回到了卡子湾村,落户到犹培科家,既照顾两位老人,又为七名烈士守墓。
“当年部队来新疆,因为保密,半年不能和家里联系,事后得知母亲因想念自己,差点哭瞎了眼。如果我牺牲在他乡,父母该有多伤心啊!那这些烈士的父母心里又会撕扯成啥样呢!”张秋良决心为他们找到亲人。
从1983年开始,张秋良每年清明节和春节都会为七名烈士扫墓。
“每次扫墓,我都叫一遍他们的名字,说说他们的事情,可还是没记住牛书君和阮延福的名字。”张秋良自责地拍打着头说。
1985年裁军,张秋良服役的部队撤销了建制,寻找这两名烈士的名字更难了,但他从未放弃。
1995年,张秋良回老家探亲时,通过战友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胡咸真烈士的家,见到了他的母亲。
当时,胡咸真的母亲已70多岁,因为儿子牺牲哭瞎了双眼。
张秋良说明来意后,老人颤颤巍巍地把张秋良拉进怀里,摸着他的头和脸,念叨着:“活着回来就好!活着回来就好!”颗颗泪珠滚落在张秋良的头上和身上。
当老人得知张秋良年年为儿子扫墓时,要跪下给张秋良磕头,被张秋良一把抱了起来。
“大娘,您就把我当儿子吧!您年岁大了,去不了新疆,我就年年替您给咸真上坟了。”张秋良抱着老人泪如雨下。
从胡咸真烈士家回来后,张秋良深深体会到,烈士的母亲思念儿子、期盼儿子回家的心情。给烈士立碑、让烈士回家成了他的一个心愿。
2016年,张秋良认识了当时驻县某部队团长杨斌,向他讲述了七名烈士的事迹和自己的想法。杨斌听了震惊、感动不已,当场决定向上级请示为烈士立碑,并希望张秋良尽快搞清两名无名烈士的名字。
张秋良喜出望外,正好他的老团长胡建亮回新疆看望战友,通过打听联系上了他。
老团长得知张秋良守护烈士墓地的事迹,很是感动,答应回去后想方设法落实两名烈士的名字。
一年后,两名烈士的名字终于落实了,他们是牛书君和阮延福。
2017年清明节,新任驻县部队团长聂望军带着官兵,还有县、乡、村的领导及战友一起举行了立碑仪式。
“部队没有忘记你们,战友没有忘记你们,为你们找回了属于你们的荣光!”张秋良了却了一桩心愿,喜极而泣。
“我要找到烈士的亲人带他们回家!”
为七名烈士立碑后,为他们找到亲人是张秋良最大的心愿。
“那几年,我实在没条件为烈士去找亲人,要侍奉老人,还要拉扯两个儿子,但我一直把这个事放在心上。”张秋良说。
如今,张秋良种了200多亩地,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是村里的致富能手。条件好了,经济宽裕了,为烈士找亲人的心情更迫切了。
“秋收完就回老家,发动战友一起找,能找到一个是一个。”张秋良决心已定。如果还是找不到,就通过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去找。
怕有生之年完成不了心愿,这几年,张秋良都是带着大儿子去扫墓,交代儿子如果自己走不动了或是不在了,让儿子继续替他守护好烈士墓地。
很多人不理解张秋良,有人认为他为不认识的人守墓不值得。还有人嘲笑他想出名,但更多的人理解他的做法。
在村里开店的退役士兵向挺说:“张秋良守护烈士的事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官兵,有的战友专程来看望张秋良,并和他一起去扫墓。”
驻县部队政委李桂增说:“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张秋良把忠献给了素不相识的烈士,把孝送给了没有血缘的‘父母’,默默守护着心中的英雄。守护烈士就是守护军魂,他也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来源:新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