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3图)

发布时间:2021-04-05 16:37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5日 06版 | 查看:869次

港珠澳大桥。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图①:1983年4月4日邓小平在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关于解决香港问题修改方案的请求报告》上的批示。光明图片

图②:干部群众购买《邓小平文选》第3卷。光明图片

图①、②选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推动伟大的实践。

  在中国人的记忆深处——

  1997年是刻骨铭心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1997年是大气磅礴的,我国顺利地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功实践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97年是波澜壮阔的,党的十五大在北京胜利召开,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在百年党史中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领航: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将历史的目光定格到党的十五大前夕。“一方面,国内改革刚刚起步,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这要求全党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方向不可逆转,能否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何虎生说。

  站在历史抉择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为中国这艘巨轮把稳航向。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时代发展中,始终不变的是改革者的步伐。

  2012年12月,深圳莲花山公园,游客络绎不绝。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矗立在山顶的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并在不远处亲手种下一株高山榕。“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

  历史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创立者的邓小平理论早已被证明是留给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邓小平理论重新确立了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思想体系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的历史性飞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教授柳建辉指出。

  要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关键在于理解邓小平理论之于中国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之于中国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员吴波认为,邓小平理论通过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等一系列基本思想观点,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给予了科学解答,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是因为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才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以贯之的坚持,从而为今天的百年变局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但24年后的今天回溯往昔,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主要思想、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却没有过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坚持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遵循,也必将指导我党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杨子强表示。

纲举: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拨开时空的层层帷幕,可以发现,科学地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基本国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这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怎么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给出了答案,可谓拨云见日、举旗定向。

  “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望,“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伟大的征程中,思想的火焰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随之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不仅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二十年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而且贯穿岁月、指引未来——经过二十年的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新时代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更加精准的认识,反映了我国新的历史定位,赋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内涵和新特点。”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武振指出。

  杨子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基本国情的延续性,新时代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展现了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历史坐标。“中国的不发达状况发生了阶段性的改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向前位移,这个位移标识出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和完善的新的历史高度。”吴波表示。

目张:规划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时任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阿方索·格拉一行时,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对“三步走”作了更完备的归纳和概括。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力图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为谋求各自在未来世界中的有利地位和更快发展而加紧进行战略调整和战略部署。

  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党善于审时度势,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

  党的十五大在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对如何实现第三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大会围绕这个发展战略,对我国的跨世纪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跨世纪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两大课题,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袁武振娓娓道来。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场场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得以强力推进;一项项诸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走出去”等耳熟能详的战略,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火热开展。

  “党中央根据当时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时提出并实施了多项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柳建辉认为。

  党的十五大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影响至今。“为衔接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随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何虎生说。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精准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节奏,科学平衡发展的阶段性与整体性关系,这是党的十五大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杨子强强调。

  (本报记者 肖人夫 刘瑞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