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彭新云:一个“朝圣者”的人生追求(图)

发布时间:2010-07-11 10:17 |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04日 10:50:39 | 查看:1785次

彭新云在伏案工作。 李三红 摄 

  新华网消息:党史、军史是我军"精神圣殿"中不朽的"红色教科书"。为军队修史立传,是一项寂寞却神圣的事业。

  有这样一名军人,如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党史军史编研工作中,满怀深情地默默耕耘24载,编撰军史书籍36部(册)、2700多万字,为人民军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就是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彭新云。自2005年退休返聘至今,先后两次被广州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委会、四总部评为"编研工作先进个人"。去年9月,被总政评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

  北大高材生不恋书斋心向军旅;军区机关年轻后备干部不恋"中心"心向"边缘"。一个"朝圣者"的人生选择——

  毕生修史终不悔,立传弘道励后人

  矢志为党树碑立传,可以追溯到彭新云的兵之初。

  1966年,17岁的彭新云参军入伍来到湘南。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让他着迷。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他内心不时萌动着"记录者"的冲动。

  1970年,彭新云被部队保送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4年大学,他如饥似渴、不知疲倦的学习历史知识。在没有现成系统资料的情况下,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数百篇回忆录及大量历史资料,制作出我军历史发展沿革图谱,弥补了当时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军史的不足。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专家教授把它放在案头作为参考。

  系统地学习党史军史,让彭新云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毕业时,一位学校领导亲自动员他留校当老师,被他婉言谢绝。

  临行前,这位校领导再三挽留:"有学校提供的学术环境,假以时日,你一定能在史学界成名成家。"但彭新云依然不为所动。

   "回部队去、下基层去,把知识献给部队。"想到这些,彭新云热血沸腾。

  基层部队没有党史军史编研机构,彭新云自然没机会从事自己挚爱的事业。但从团、集团军到军区每一级岗位,他始终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个人发展十分顺利。

  1981年10月,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急需专门人才。得知这一消息,他三番五次找领导想干回老本行。在此期间,他又主动请辞副处长,自愿到党史办帮助工作3年。1987年,彭新云终于如愿得偿,成为一名普通的军史研究员。

  编研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做个"编书匠",必须勇于走出书斋、服务部队,用手中掌握的传统资源育人。这是彭新云多年从事编研工作的深刻体会。

  一次与某团官兵座谈,他询问团队主要历史荣誉是怎样取得的?几个主要英模的事迹是什么?

  然而,从单位主官到普通官兵,鲜有人能说出子丑寅卯。

  这令他感到很痛心。军区绝大多数部队已诞生了半个多世纪,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传统资源,深藏着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官兵对明星、大片如数家珍,却对本部队的光辉历史知之不多。

  "部队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丢失、割断,否则就是失职!犯罪!"在编研室全体干部会上,彭新云的话字字铿锵:"让军队的光荣历史不断档、光荣传统不失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担当。"

  近年来,在完成军委、总部赋予任务的基础上,彭新云带领全区编研人员自行编写出版了《广州军区荣誉团队史》和《广州军区英模人物传》传稿430多篇、300万字,首次全面系统的汇集了自红军时期以来,军区部队荣誉单位、英模人物的传稿。

  史料的写作形式十分严谨,传播途径比较单一,造成读者群体少,流通渠道窄,不利于扩大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彭新云适时提出转化编研成果,提高传播的兴奋点,扩大传播的范围。近年来,他充分利用出版社、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编研工作成果,发布党史军史新信息,先后撰写出版了《南天烽火》等纪实性历史读物,发表了20多篇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文章、纪实作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如今,当年的许多同学早已成名成家,不少战友和部下也成为了将军。青丝变白发,已退出领导岗位的彭新云无怨无悔,仍孜孜不倦的在军史中钩沉,一门心思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