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3 07:10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03月26日08:28 | 查看:1134次
【阅读提示】
作为一名军人,刘磊穿梭在“生命禁区”川藏线整整四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高原。回到家乡安徽岳西后,他谢绝了民政部门安排工作的好意,十三年如一日,甘做五保老人的“保姆”;他又自费办起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身兼老师、家长、朋友三重角色。
家——敬老院——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走完一圈,用不了10分钟时间。长年来,身兼“敬老院院长”与“服务中心主任”的刘磊就在这“三点一线”间奔波忙碌,无怨无悔。
永不消褪的“军绿色”
一个人在川藏线守车40多天,当车队从内地送来汽车配件时,他已经瘦得不成人形
雪崩、塌方、泥石流,自然灾害频发……漫漫3000多公里的川藏线被称为“生命禁区”。来自革命老区安徽岳西的年轻战士刘磊,为将前方哨所、连队需要的物资及时送达,在“生命禁区”上跋涉了4年。
一年冬季,刘磊所在的车队行至西藏白马至然乌段,突遭道路塌方和山体大滑坡,一辆车的后车厢被滚石砸烂无法发动,因找不到配件,只好等部队下次进藏再来维修。车辆放在路上不安全,需要战士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独守一个多月。刘磊主动向连长请战。在接下来的40多天里,他仅靠战友们留下的几箱方便面充饥,渴了就喝几口雪水,冷了就绕着车跑步,困了就钻进四面透风的车厢睡一觉。当车队从内地送来配件时,他已经瘦得不成人形。
艰苦的军旅生涯磨砺了刘磊的意志,却也熬坏了身体。1997年底,刘磊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
5年里,刘磊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上士班长,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1次。
甘当“保姆”十三载
敬老院有23名老人是智障或残疾人,他不怕脏臭,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洗换衣被
退伍后,他回到家乡岳西县,婉言谢绝了民政部门安排工作的机会,当起了代课教师。发现村里几位五保户老人孤苦伶仃,刘磊又主动照顾起他们的生活,一照顾就是13年。
2006年,在刘磊的积极奔走下,毛尖山乡板舍村争取资金40万元,建成了敬老院。工程竣工后,刘磊被村委会聘为院长。“他既是院长,又是五保之家30位老人的勤务员、炊事员和卫生员。这个岗位月工资才300元,刘磊却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毛尖山乡党委书记汤华介绍说。
敬老院有23名老人是智障或残疾人,有些老人大小便失禁,刘磊不怕脏臭,为他们洗换衣被。2009年4月的一天晚上,57岁的储西元因疝气发作导致呕吐,地上、床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污物,还伴随便血,其他五保老人看了不敢伸手。刘磊二话没说,赶紧清理脏物,并连夜把老人送到县医院治疗。
刘磊在全力为老人们做好服务的同时,带头发展副业改善生活,养殖畜禽、耕种粮食蔬菜。他将搞副业赚的一部分钱,发给老人作零用钱。
自费建起“爱心屋”
他先后辅导留守儿童达1500多人次,服务中心成为600多名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五保老人有保障了,刘磊又把目光转向村里的留守儿童。2007年6月,刘磊靠着副业收入和家中积蓄凑的3万多元,自费建起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为全乡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全日制寄宿等服务。
为了充实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没怎么碰过电脑的刘磊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愣是用两个月时间建起一个漂亮的网站。孩子们可以把日记、照片传上网站,可以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
自2007年6月以来,刘磊先后集中辅导留守儿童达1500多人次,单独辅导留守儿童300多人次。“在这里,我很开心,再也不感到孤单了。”板舍村留守儿童储婷婷说。
服务中心运作几年来,刘磊自费投入了2万多元添置书本和家具。2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600多名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其实刘磊并不富裕。刘磊坦陈,几乎所有的社会捐款他都没有动用过,而是带着捐助者直接找受助对象。为了省钱,他选择相对便宜的中药疗法治疗在高原服役落下的严重疾病,民政部门对病退军人的医药费补助,刘磊也婉言谢绝:“那些钱还是让给更需要的人吧。” (朱磊 任节)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