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9 00:25 |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6月24日 12:25:15 | 查看:3533次
杨福泉(中国好人网配图)
新华网昆明6月24日电(记者杨跃萍)他在国内外学术界首次对纳西族与藏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他还揭示了纳西族古老的东巴古籍与敦煌文献之间的联系,他集多年之功著成的纳西族文化史论等学术论著,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
他就是纳西族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福泉。
1983年至1988年间,大学毕业不久的杨福泉作为改革开放后云南省第一个走出国门与西方国家的学者合作开展民族文化研究的少数民族学者,曾两度赴德国科隆大学深造。在国外的4年中,他深深感到,一个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者根在故土。回到云南后,他主动要求从仕途前景看好的一家省级机关调到省社会科学院工作。从此,他多年漫游于高山峡谷,驻足田间村舍,与山野村夫交朋友,深入纳西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纳西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
杨福泉的学术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他先后应邀到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瑞士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首次举办的“亚洲文化教育年”活动中,他被聘为客座教授,开设了7个月的“云南文化系列课程”。不仅学生喜欢上他的课,有的学生家长也来旁听。他还为数十个重要的外国访滇代表团讲授云南民族文化。他在国内外出版的30部专著,绝大部分以灵动而通俗易懂的文字将古老的纳西文化娓娓道来。《寻找丽江之魂》《纳西族与藏族的历史关系研究》《神奇的殉情》《圣山下的古国》《灶神研究》等多本专著在海内外多次再版、重印或被译为英文,一些纳西学的著作更是被纳西族乡亲广泛传看。
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纳西族文化,本世纪初,他引进资助,组织实施了东巴文化传人培养项目,由当时丽江最后健在的两位知识渊博的老东巴与学者配合,向从纳西山村中遴选出的8名年轻人系统地传授东巴经、祭祀仪式、制作面偶等知识。经过严格学习,他们中的多数人学有所成,正在成长为纳西族社区民众信任的东巴文化新一代的真正传人。
在传承纳西文化过程中,杨福泉体会到,在培养民间文化传人的同时,还需要与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紧密结合,才能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于是,他又以满腔热情与教育部门合作,在玉龙雪山下的白沙完小等学校组织师生参与乡土知识教材的编写工作,激发了师生学习和传承“母亲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至今,白沙完小一直延续着乡土知识教育。
如今两鬓已染霜、不倦地守望着“母亲文化”的杨福泉坚信:“曾经照亮了一代代纳西人心灵和生活之路的纳西文化之火,将永远不会熄灭。”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