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6 18:4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1月27日 | 查看:835次
人物故事:
童松达,男,1938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海,宁海县前童镇鹿分村村民。童松达家族自清朝时期便开始在宁海县黄坛镇的黄洋市路廊义务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到童松达一代已有300余年。“烹茶以济行人”是十代人代代相继的承诺,他们都默默坚守着这一份信念。童松达自年少时便跟随父兄义务烧茶,后来又带着自己的儿子在宁海县城的“四个门”烧茶不辍。直到几年前,他因患脑梗,导致行动不便,再加上大儿子的不幸离世,义务烧茶的担子就落到了儿媳妇胡亚丽肩上,作为童家唯一的儿媳妇她会将这项善举延续下去。童松达的事迹相继被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网、浙江日报、新浪看点等媒体所报道。
前童镇鹿分村童松达家族,是一个延续十代的路廊烧茶世家。据《塔山童氏族谱》载,到清时的童维泰(1771-1845),已是黄洋市路廊烧茶的第四代。按这样推算,到童松达一辈,童家人已义务烧茶整整十代!是什么样的家族能坚持义务烧茶十代,童松达老人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对家族承诺的信守。
据童松达老人讲述,童氏族谱里记载,他的第四代,就是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童维泰,除了烧茶济众,还有造桥铺路、拯急扶贫的善举,而且童维泰不是官僚,也非大地主,他只是殷实人家,这说明他的追求不在良田美宅和家财万贯,而是积德行善与文化修养!到了第七代童邦标,已经是清末的光绪年间,族谱记载:每岁夏月,公(指童邦标)必亲至黄洋市烹茶以济行人,至老不辍,乐于为善。童邦标在茶水需求量最大的夏季,每次都是亲自到黄洋市路廊烧茶给商旅饮用,到老都不放松……到光绪三十一年,童邦标病入膏肓,还牵挂着烧茶事宜。他的临终遗言就是“烹茶以济行人”!又过三代,义务烧茶的薪火传到了第十代童松秀、童松茂、童松达三兄弟。童松秀是童邦标曾孙,继承了童邦标宽厚待人的秉性,在三兄弟中颇具兄长之风,不但自己烧茶,还言传身教,带着两个胞弟一起烧。夏天在黄洋市路廊烧;冬天喝茶的人少,就在家里烧好,用水桶担到路廊去。童松达老人回忆到,年少时自己就是跟着兄长们一起帮助父亲烧水担待,这便是他年少时最深刻的记忆。
童松达老人看着照片,深情的讲到:小时候,父亲和两个阿哥总是忙,吃饭都赶不上。后来才知道,父兄要烧茶,还要维修路廊,再有就是把人家捐赠的茶钿存起来,用在造桥铺路、济危扶困上……稍大,我就跟着父兄烧茶,并维修后门塘的石桥、弹路廊的石子路……说到群众捐赠的茶钿,童松达补充道:不多,也就5元、10元的。主要还是被我们家的传统所感染,捐一些烧茶的用具,如茶叶、柴爿,讲究点的有红枣,还有一些“香薷”——山上采来泡冷茶的野果,夏天可防暑气。当然,主要还是我们家自备。我从小就采自家种植的茶叶,稍大就上山斫柴,都为烧茶准备着……我们家烧的茶,过夜就全部换新的,因为老辈人讲“过夜茶,毒如蛇”。既然做好事、做善事,就要尽可能做彻底,大不了多花点力气呗。
现如今,路廊歇脚烧茶已经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而黄洋市路廊由于乏人管顾,路廊倒了,但童松达的烧茶脚步却没有停下。老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在宁海县城的“四个门”烧茶不辍,东门白峤岭、南门黄土岭、西门路廊、北门路廊……
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早就去世了,几年前,老人也因患脑梗,导致行动不便,走不了远路。紧接着已故大儿子的女儿童晓娜也患病,脑部进行手术,一家老小的生计就落在了小儿子童圣义一人身上,因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侄女,同时承担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已故大儿子的媳妇胡亚丽毅然承担起烧茶的重任。胡亚丽告诉我们,父亲现在80多岁高龄,腿脚也不方便,但经常会和他们念叨,希望他们小辈能将烧茶坚持下去。她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作为童家唯一的儿媳妇应该要将这项善举延续下去,为此,童亚丽接过公公手中的“接力棒”,这几年坚持去宁海四大门烧茶,用她的话说:“童家十代烧茶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这是我们对祖祖辈辈的承诺”。胡亚丽还说,公公现在出不了远门,但在家里也一刻没闲着,每天义务打扫马路,自家周边的卫生环境更不用说已经被老人承包了,问老人可以停下休息安享晚年了,老人笑笑,告诉我们已经习惯了,改不了了。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后代能一直坚持下去,善举是童家人的传统,不能丢弃。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童松达家族绵延十代的烧茶善举,谱写了一段300年的民间正能量传奇!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