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最美退役军人”抗洪前线奋力营救群众 不幸卷入激流失联(图)

发布时间:2021-02-21 22:4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2月08日 | 查看:925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王松,男,198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委副书记。

  事迹简介:12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王松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2020年7月,受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影响,庐江大地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22日,连续奋战几昼夜的王松在救援受困群众过程中被洪水冲走,至今失联。王松同志的英雄事迹在省、市、县各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他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并被授予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好人”“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最美退役军人”“合肥好人”“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庐江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7月,受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庐江大地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巢湖高水位顶托,7月22日上午8时,支流白石天河水位达到13.56米,石大圩连河段突然漫堤溃口,汹涌的洪水冲开堤坝,快速向圩内漫延,圩内四个行政村、5.8平方公里的农田村庄和道路将被洪水淹没,部分未及时撤离的群众被洪水围困,情况万分紧急。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已连续奋战几昼夜的王松不顾疲劳一边电话报告村党委第一书记赵莉,让她赶快敲锣用手持喇叭通知群众撤离,一边冒险赶往村民组,一户一户敲门,一户一户喊话,通知群众迅速撤离。

  撤离结束后,王松清点人员,发现该村永和组村民翟年怀还没撤离出来,他马上赶到指挥所报告,并主动对前去救援的消防救援队员说:“我比较熟悉这片水域情况,我和你们一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溃堤的口子越来越大,湍急的洪水疯狂地冲向圩内。紧急情况下,抢险人员用3台挖掘机试图封堵决口,却瞬间被洪水卷走。不大的时间,圩内外水位落差猛增到3米多,形成了水域救援中最可怕的“滚水坝”!王松乘坐的冲锋舟被湍急的水流迎头冲击,在船头的他被急流冲落水中......

  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之后,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庐江县委县政府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开展搜救工作,截至8月3日17时,共出动搜救人员3203人次,舟艇503余次。遗憾的是,王松至今下落不明。

  妻子汪志云后来红着眼圈说,在此前救援中,她给王松打过电话,他只说了“圩破了,在救人,话少讲!”就挂断了电话……通话时间只有仅仅9秒钟。“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他的水性很好,如果不是因劳累体力不支,他是完全可以从水里游上来的。”

  防汛期间,正值两个孩子放暑假,王松对妻子说:“现在防汛任务繁重,我就不能回家了,你要照顾好孩子。”40多天的时间里,他只回过一次家,还是衣服脏湿得实在没法穿才回来的,回家抓了几件旧军装又匆匆回到防汛一线。

  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整个圩防4.56公里,王松主动承担最长、最险、有2公里长的永和段圩堤的防护任务。入汛以后,他一直坚守第一线,查险情,除渗漏,堵管涌,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将编织袋铺在地上打个盹。失联前,他已连续40多个小时未休息,尤其是接到转移群众的任务后,他近24小时只吃了一小袋方便面。在撤离无亲友可投靠的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群众过程中,王松一个人背、抱转移20多人。

  王松的家离村部只有500米,离值勤点只有200多米,而他却没顾得上回去一次。在接到镇里组建巡堤队伍命令时,王松多领了一套救生衣,他对已71岁的父亲说:“老爸,现在很缺人手,您也要上!”身体还硬朗的老父亲二话没说就穿上救生衣,“我去!谁叫我儿子是村干部呢,这个头我带定了!”很快,一支50多人的巡堤队伍就集结完毕,上了大堤。在查险除险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这对“父子兵”。

  整个防汛抢险过程中,王松心里想的、脑子装的都是群众的安危,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守住了圩堤,就是守住了乡亲们的希望”。他带领巡防队员马不停蹄地奋战在一线,查险排险50多处,成功处置管涌20多处,加固堤防1.5公里,转移和救援群众3447人。

  1999年12月,王松参军入伍,在部队的12年里,他8次荣获表彰嘉奖,多次获得“优秀学员”“优秀士官”荣誉称号。2019年2月,他被同大镇政府分配到同大镇环保办工作。由于工作认真、成绩突出,2020年初被同大镇党委任命为连河村党委副书记。“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他决心放弃收入不菲的厨师工作,挑下这副重担,为乡亲们办实事。

  日常工作中,他处事果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敢于较真。村里搞“五化两改”工程,一位堂叔找到他,想把水泥路修到自己家门口。王松一口回绝:“该修的,您不讲,村里都会修,不该修的,谁说也没用!”一条路修下来,老百姓都为他竖起大拇指:“这个村干部,我们喜欢”!在村里,他待人真诚,大事小事抢着干,深受同事们的欢迎;在家里,他孝敬父母、爱护妻儿,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在这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面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王松用忠诚与担当、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魔的坚强柱石,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壮丽赞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奋勇向前。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