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19 20:3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1月25日 | 查看:609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江淮,男,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中共滁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四级调研员、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钟家钫,女,1975年12月出生,滁州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二人系夫妻,敬业奉献好人。
事迹简介: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赴定远县范岗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江淮积极协调创办安徽开润股份定远范岗分厂、帮扶范岗村迎春服装厂“巾帼扶贫车间”、引进协调火龙果种植,培育壮大了多个经济实体。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几千元增加到2019年的30多万元,顺利实现范岗村193户521人“户脱贫村出列”目标。身为小学高级教师的钟家钫在丈夫的感染下主动申请赴定远县支教,承担每周18节课时的教学任务,在帮助留守儿童学业的同时,更用关心和爱心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夫妻二人携手扶贫、支教,以钉钉子的精神走在扶贫的道路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着他们的光和热。
一个驻村扶贫带去幸福的曙光,一个志愿支教播撒希望的火种,刘江淮和钟家钫夫妻二人从城市到农村、从繁华到贫乏,生活环境的转变、基层工作的复杂、教学任务的繁重、工作性质的跨越,这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有艰苦和磨砺,更多的还有喜悦和收获......
主动请缨,精准扶贫哺育家乡
刘江淮是从滁州市定远县走出的学子,家乡哺育的情感牢牢镌刻在他心里。2006年11月,组织上曾选派他到定远县桑涧镇桑涧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2017年4月,他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又请缨来到了贫困村——滁州市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
每天一顶草帽、一辆电动车、一个笔记本,在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刘江淮调查研究、访贫解困的身影。数十个笔记本几十万字民情日志,范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3户521人的风土人情和党员群众思想动态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刘江淮一次次跑遍范岗村19个村民组,3年下来,累计跑了5000多公里。通过走访,他同村民拉近距离、增进了感情,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成为范岗村村民熟悉的“跑步书记”。
要想真脱贫,关键还得产业铺路。刘江淮一到村就积极协调创办安徽开润股份定远范岗分厂,主要进行箱包加工。厂房建好了、机器上线了、原料进仓了,原定于2018年12月份开业生产,而工人却迟迟招不到,这让大家心急如焚。“怎么会招不到,我就不信了!”刘江淮从自己包保的范岗村开始,每家每户,逢人就问。开润箱包厂车工陈雪说:“一开始刘书记来我们庄子招工,我不了解情况也不愿意来,是他一次次地到家里做工作动员我,才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上班,来了以后发现这里工资待遇各方面都很不错。厂里现在有40多人,一半以上都是他介绍来的,我们大家都非常感谢刘书记!”
2016年,贫困户李迎春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创办了服装厂,但因为缺少资金,服装厂一直不能扩大规模,减贫带贫作用有限。刘江淮得知情况后,忙前跑后主动联系有关部门,为她办理了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还帮助她招收贫困户到车间务工,积极推动迎春扶贫车间的发展壮大。2019年扶贫车间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贫困户年收入也增加到2万多元。现在车间有稳定的外贸订单不愁销路,共吸纳了45名留守妇女就业,为她们就近上岗灵活就业增添新路子。
为发挥范岗村“一村一品”钢构连体大棚效益,刘江淮和村干部引荐退伍军人张志刚来村种植火龙果。他一有空就赶来和张志刚聊家常,协调解决用水、用电等难题,帮助张志刚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营销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火龙果长势喜人,年产值预计达4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
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精准帮扶到户,刘江淮带领村两委抓产业、促就业、惠民生、访民情、解民忧,逐渐培育壮大了多个经济实体。范岗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几千元增加到2019年的30多万元,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目标。
扶贫扶智,夫妻同心同力同行
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拔穷根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刘江淮的妻子钟家钫是滁州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自己与家人的聚少离多妻子非但没有埋怨,反而用实际行动坚定地支持着自己。2019年6月,钟家钫向学校主动争取到了一个支教名额,分配到定远县经开区实验小学担任数学老师。
初到学校,钟家钫就发现该校因为位于城乡结合部,师资力量特别薄弱,而且学生多来自周边农村家庭,有的连正规幼儿园都没上过,整体素质与城里同龄学生差距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钟家钫主动向学校申请承担了两个班级每周18节课教学任务,不仅全身心地奋战在三尺讲台,还缓解了受援学校优秀教师不足的难题。班级里有很多留守儿童,钟家钫不仅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充当他们的妈妈,关心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一年级的马修涵同学因父母离异,常年跟奶奶生活,性格内向、自卑,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学习主动性也不强。钟家钫了解情况后经常与她谈心,稍有点进步就在班级表扬、鼓励她。很快,马修涵从原先的内向拘束变得乐观大方、与同学相处融洽,越来越活泼开朗,越来越自信,成绩也不断提高,还被同学推选成为班长。她偷偷告诉钟家钫,她有个愿望,长大也要做个老师。“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权力。我想,如果能把良好的教育带给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再苦一点、累一点也是值得的。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钟家钫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一个扶贫、一个支教,一个“扶身”,一个“扶心”,虽然支教工作有很多辛苦,但钟家钫觉得这不仅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支教心愿,还可以照顾到丈夫的生活,是她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周末的时候,钟家钫会来到丈夫的住处帮忙做家务,刘江淮也会带上妻子一起去看望贫困户。两个人平时交流最多的也是扶贫的收获和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彼此生活都过得非常充实。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他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作为支教教师,她用点滴心血在留守儿童心中播洒阳光种下希望。刘江淮和妻子钟家钫在“输血+造血”“扶志+扶智”上双向用力,双双来到贫困县开展扶贫、支教,以钉钉子的精神走在扶贫的道路上,汇聚合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