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伦保:身残志坚科技致富 带动乡邻助脱贫(图)

发布时间:2021-02-17 19:3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1月25日 | 查看:786次

人物故事:

  丁伦保,男,1959年出生,现住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珠广场百乐门悦府小区,中共党员,现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食用菌种植协会名誉会长。

  丁伦保38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一线,助残济困,支农助农。是令人钦佩的安徽省助残扶贫带头人,几十年如一日,从江淮大地到天山之南,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都有他践行科技服务社会的足迹。2010年在助残扶贫的路上,因车祸他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但他不忘初心,坚守在助残扶贫的路上。先后给10900位农民、贫困户、残疾人送去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创业增收。为28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置20名残疾人和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过上出彩生活。丁伦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技术援疆二年,先后去新疆12次,在新疆住10个多月,免费为维族农民开展20期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11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相继在泽普、皮山建立5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200户贫困户发展,增收脱贫。

  岁月在白冬绿春金秋红夏里流淌,一年365天,有一大半的时间里,丁伦保都奔波在扶残助困的路途上,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甚至是异国他乡。

  这一条扶残助困之路,在这个年近六旬、左臂残疾的老人脚下,反复丈量了三十几年。

  在他看来,他的人生就是从一段路到另一段路,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穷人,只要他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还能为穷人带去财富和希望。

  “做一件能带动农民致富的事情”

  丁伦保出生在肥西县丰乐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青少年时期,他的家乡并不像地名那样丰裕又快乐,而是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证。

  “我要做一件能让自己富起来,还能带动乡亲们富起来的事情。”生活的贫瘠锻造了他富足的头脑,自打懂事起,这个想法就深深扎根在他的脑海中。

  1981年,19岁的丁伦保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蘑菇种植的效益非常可观,他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般,近似疯狂地投身到蘑菇种植技术的学习中。记忆中有一次去上海农业科学院学习,他白天义务打工,晚上睡在马路边,坚持了半个多月,终于学到先进的蘑菇栽培技术。

  一年后,带着对未来的满腹憧憬,丁伦保创办了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然而,这条路上他经受了无数的挫折和坎坷,从蘑菇滞销到菌袋污染,从自然灾害到安全事故,命运一次次给予他重击,却磨炼了他坚持不放弃的执念,一次次调整种植方式、改善蘑菇品质后,他的蘑菇终于走入市场,为他挣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伴随着财富接踵而来的,是他从农民到科研人员的身份转换。他开展了蛹虫草栽培、桑树枝木耳栽培等6项技术研究,特别是“长稻草秸秆立体栽培”和“露天大田栽培幸福菇”两项技术,为推进食用菌发展和减轻秸秆焚烧做出了特殊贡献;他研发的3个新品种,不仅适应性强,口感好,而且比同类品种产量高出20%,现已是安徽省秀珍菇的主打品种;他申报发明专利“一种以稻谷为原料栽培种培养基”等52项,为食用菌的培育开辟创新之路。

  蘑菇有了销量,日子有了色彩,丁伦保并没有忘记年少时的初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向他讨教食用菌栽培技术,丁伦保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蘑菇种植可以带来更加深远的意义。

  “小康路上,我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每一个人”

  脱贫奔小康的号角越吹越响,可丁伦保的乡亲们还徘徊在贫困线上。每每见到、听到或想到乡亲们还过着贫困如初的生活,一种想要帮助他们改变现状的想法强烈地鞭挞着他。

  于是,他拿出当年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那股子拼劲儿,全身心投入到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事业中。2014年至2020年,丁伦保的脚步遍布全国8个省区36个县,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218期,培训10900人次,撰写了20多篇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材,相继成立蘑菇种植培训学校、食用菌栽培技术协会、蘑菇种植合作社,为种植蘑菇的贫困户提供菌种、技术培训与指导、销售等全链接服务,对口帮扶28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帮助668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去年,我种植蘑菇的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贫困户卫志德提起丁伦保,沧桑的脸上满是感激。三年前,卫志德还在外谋生,常常入不敷出,生活如浮萍般毫无着落,丁伦保了解到他的困境,主动联系上他,不仅手把手教授他蘑菇种植技术,还为他免费提供菌种,就这样,卫志德的蘑菇越种越好,收入越来越高,终于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命运借走了丁伦保的左臂,却还他以助残的执念。2010年的一天,在给农民培训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返程中,丁伦保不幸遭遇车祸,落下终身残疾。突如其来的伤残,并没有打消他助残扶贫的热情,他反而对残疾人的不易更加感同身受,毫不犹豫地将助残这个沉甸甸的担子扛在了肩上。

  多年以来,他不仅坚持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技能,甚至还免费提供食宿,报销往返车费,尽量为残疾人减免负担。已在安徽省合肥、阜阳、安庆等地为残疾人培训2856人次。此外,他还坚持到户进棚指导,分区域就近就便举办培训,根据学员需求量身定做培训方法,最大限度排除困难,让无形的蘑菇种植技术变成有形的致富武器,被学员扎扎实实握在手里。为支持残疾人创业,丁伦保先后给残疾人送菌种、菌袋,总计15万元。使297户残疾贫困户创业成功,增收脱贫,过上出彩生活。

  他的人生,不仅走出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更走出一条大爱无疆的奉献之路。

  当丁伦保给笔者盘点自己的幸福时,他嘴角的笑意真实又纯粹。他说,我有一份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份事业还为我带来不错的收入,我还早早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现在,力所能及地帮助社会和他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扎根一线,做人民至上的实践者”

  从江淮大地到天山之南,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丁伦保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贫困区一线,成为“人民至上”最鲜活、最具体的实践。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给食用菌种植户带来了销售难题,为了减少种植户的损失,丁伦保心急如焚,他一方面通过不同途径帮助大家销售蘑菇,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对蘑菇等食用菌进行保鲜、干制、盐渍等深加工,成功研发出蘑菇酱,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产品及时销售增添了新的保险系数。

  自疫情防控战开始,丁伦保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积极主动帮助残疾人贫困户销售蘑菇,为小区居民“米篮子”“菜篮子”提供服务。丁伦保从贫困户家购买5000斤蘑菇,价值20000元,送给合肥市莲花、义仓、红旗、填海巷等8个社区的困难党员、一线工作者、老人及特殊群体。给武汉捐款3000元,助力抗击疫情,丁伦保还给重度残疾人李家春、许正红送消毒剂,发慰问金2000元,到贫困户残疾人家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关心残疾人日常生活。

  自疫情之后,疫情得到控制,丁伦保马不停蹄地前往云南、山西、山东、海南等地,指导贫困户进行食用菌栽培,“我跑的勤一点,穷人们脱贫地希望就多一点。”说这句话时,朴实的他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跟随“一带一路”的脚步,近两年,丁伦保还前往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俄罗斯等国家培训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研究机构和生产基地,当看到自己培育的蘑菇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长,为更多农民带去财富和希望的时候,丁伦保的心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风雨兼程,人民至上。在助残扶贫的路上,丁伦保38年如一日,牢记不为功名利禄的初心,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用不停歇的脚步,踩出了大爱的足迹。

  这样的人生,才“重于泰山”。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