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牺牲前后几件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2图)

发布时间:2010-05-19 10:02 | 来源:人民网 2009年04月10日15:50 | 查看:2645次

 

雷锋在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

  大规模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已经过去40多年了。今天我们透过尘封的历史,重温当年那轰轰烈烈的动人一幕,还原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历史细节。知道这些细节,对我们通盘概括学习雷锋活动的历史全貌或许是有所裨益的。

  雷锋生前为什么没有被提干

  雷锋生前就是一位模范的共产党员,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全军学习的先进典型。按照他的贡献和影响,早应该提升为部队干部,可是为什么直到牺牲前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呢?

  原来早在1961年2月25日,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员代表会议的代表与沈阳市各界青年一起开联欢会,参加这个联欢会的雷锋等人是由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苏民大校带队前往的。在联欢会前,雷锋同其他几名特邀代表受到中共辽宁省委领导、中共沈阳市委领导和沈阳军区政委赖传珠,副政委杜平、曾绍山等人的接见。散会后,赖传珠、杜平把苏民叫去说:“怎么雷锋还是个班长?应该把他提起来,先提到连队领导岗位上,锻炼锻炼。”

  回到机关后,苏民向沈阳军区工程兵部主任王良太少将汇报了赖传珠、杜平的指示。没过多久,军区工程兵党委召开了党委会,研究雷锋的提干问题,并责成政治部作具体安排,同时将上级和工程兵党委的指示和决定向工兵十团党委书记兼政委韩万金作了传达,并让团里尽快将提升雷锋的报告送上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雷锋没有被提升为干部?王良太在回忆录中道出了事情的原委:1961年5月,雷锋被提升为副班长,6月又调任四班班长。这给部队培养雷锋又增加了新题目——让他尽快适应新岗位,掌握好管理一班人的经验。

  王良太回忆说:“从我们党委的领导工作上检讨,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调整工兵十团领导班子时,有考虑不周、用人不当之处。本来原团长吴海山同政委韩万金配合在一起形成了比较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发现、培养、宣传雷锋的工作上是得力的,但在1961年底组建担任特种工程任务的二○一部队时,我们调吴海山同志出任部队参谋长(副师职)。工兵十团换了新的行政领导,给培养雷锋的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有人片面反映雷锋驾驶技术不好,耗油多,还损坏了汽车零件,他们就找雷锋的“茬”儿,曾几次要将雷锋调离运输连。韩万金政委为此专门派人调查情况,据理批驳了他们对雷锋的不正确指责。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还是使培养雷锋的工作受到了干扰。在雷锋生前那段时间里,有人形容雷锋像风箱里的鸡毛,八面来风。试想,雷锋在这么一个环境下,能破格从班长提拔到连队的领导岗位上吗?

  早在1962年四五月份,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就两次催促工兵十团,赶快把提升雷锋的报告送上来,但团党委思想就是不统一。有的成员说:雷锋连个班长都当不好,怎么能“越锅台上炕”一下子提升为连的副指导员?所以团党委会上就是通不过。

  有鉴于此,1962年8月,经工程兵党委研究,由于二○一部队已于7月撤销,决定调吴海山重新回工兵十团任团长。为此,王良太专门同吴海山作了一次细谈,鼓励他发扬成绩,保持荣誉,再次同韩万金合作,把雷锋的旗帜举高。吴海山一到任,就同政委韩万金召开团党委会议,把提升雷锋的报告报到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但可惜的是,上级的任命还没来得及下来,雷锋就牺牲了。

  有多少宣传照片是在雷锋生前补拍的

  在全国各地的雷锋纪念馆陈列室里,共有351张雷锋生前真实活动的照片。其中,从雷锋1960年1月8日参军到1962年8月15日殉职,在951天的军旅生涯中,共拍摄了222张照片。其中近200张是由张峻拍摄的。雷锋牺牲几十年后,著名摄影家张峻回忆了当时补拍照片的原委:1961年1月,中央军委工程兵政治部发出了《关于学习雷锋同志的通报》等指示,从而在全军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鉴于学习雷锋的新形势,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了由政治部和雷锋所在的工兵十团共同筹办“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的决定。1961年2月初,着手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筹办展览班子,共调集了6人,在6人的分工中,张峻与季增负责展览图片的补拍。张峻草拟补拍雷锋照片的具体提纲。这个拍摄提纲是以雷锋1960年9月荣获“节约标兵”称号和《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事迹报告,以及雷锋的忆苦思甜报告、雷锋本人的口述和日记等有关资料为依据拟订的。根据补拍提纲所列内容,这次总共补拍照片20多张。大家常见的有下列照片:

  1.雷锋头戴毡绒棉帽、手持冲锋枪站在毛泽东半身像前。

  2.送老太太回家。

  3.给战友王延堂送盒饭。

  4.抚顺市西医院给伤病员送月饼。

  5.到储蓄所取出200元钱支援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

  6.打开手电筒,夜间读毛泽东著作。

  7.捡粪支援辽阳人民公社。

  8.帮助战友乔安山学习文化。

  9.车场上组织战友学习《毛泽东选集》。

  10.雷锋练习投手榴弹要领和二排长手把手教雷锋投手榴弹的两张照片。

  11.雷锋在练双杠。

  12.雷锋在补袜子。

  13.行军途中休息时,给大家读报纸。

  14.给地方群众来信写回信。

  15.保养和维修汽车。

  16.雷锋与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学生合影。

  17.雷锋给乔安山家里寄去10元钱。

  18.雷锋将从储蓄所取出的200元钱,送到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

  19.雷锋代表入伍新兵讲话。

  张峻在评论补拍的照片时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不能说全部合格,主要问题是:有些照片摆布的痕迹太明显,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例如:白天打手电筒看毛选等。”

  抢救雷锋的一段曲折经历

  1962年8月14日晚10时多,吴海山团长接到正在离团部100公里外执行施工任务的二营打来的电话:由于连续暴雨,全营仅剩一天的粮食了。放下电话,吴海山赶到办公室召集党委会议,决定连夜派车送粮,任务交给了运输连。由于任务较重,运输连自然想到了思想、技术双过硬的雷锋。经过准备,雷锋带上助手乔安山上车出发了。

  粮食运到目的地后,雷锋和乔安山没有休息,第二天早饭也没吃就开车返程。回到团部时已是中午11时多了。连长叫他们洗脸吃饭,可雷锋考虑到车身满是泥水,不及时清洗就可能生锈,决定把车洗好后再吃饭。于是,雷锋赶紧招呼乔安山洗车。他们想把车开到九连前面的水栓处去洗。为了防备小孩淘气,通往九连的路上拦了许多铁丝网。雷锋去清理铁丝网,乔安山把车开到他面前,停下来问:“行吗?”雷锋收拾了一下,说:“没事了。”乔安山倒车拐弯,车开进一个狭窄的人行道。车左侧道口有一棵大树,从这棵树开始,用铁丝连了一排一人来高、碗口粗细的方木杆子。这是平时用来晾晒衣物的。雷锋一直紧贴着车左侧指挥着:“没事了,往前开吧。”乔安山听着指挥就往前开车。

  灾难就在这时降临了。拴在空中的铁丝被扯断,巨大的弹力将断木砸向雷锋左太阳穴。可驾驶室里的乔安山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一直把车开到九连水栓处才停下来。下了车,乔安山才发现雷锋已倒在那里。他赶紧扑过去抱起雷锋,呼喊着:“雷锋,雷锋!”这时,雷锋的鼻孔和嘴都往外喷血。不远处菜园里的战士听到喊声也跑过来。战士找来连长,连长派副连长把雷锋抱上车飞快地向西部医院驶去。

  西部医院院长刘斌为雷锋腾出一个急救室。由于体温过高,雷锋抽搐着坐起来。刘院长见此情况,便让副连长下楼买一些冰棍。冰棍买回来后,放在了雷锋的脖子下和额头上,体温降下来,可呼吸停止了。刘院长又亲自上前为雷锋做人工呼吸。呼吸又恢复了。刘院长找到连长说:“他的颅底骨折,内部又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可是抚顺所有的医院做不了开颅手术,我给你写个条,赶紧派人去沈阳陆军总医院找脑外科专家段主任来。”

  团党委立即派车去沈阳接专家救人,他们启动了团部唯一的一辆美式吉普车上路了。然而,忙中出乱,这辆本来就跑不起来的吉普车先是与一辆地方大货车相撞,把地方车辆撞到路边壕坑里。地方车辆当然不让。军车人员下车说明救人求医的特殊情况,对方记下来车牌号、单位等情况后,才勉强同意放行。吉普车在走到望花区一条铁路时,正有一列火车驶过,不巧这辆不争气的吉普车突然制动失灵,一下子撞到列车后节车厢上。火车疾驶而去,吉普车却再也无法行驶了。车上受伤的同志急忙向团部报告了情况,团里又派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着“嘎斯”车第二次去沈阳求医。这辆车疾驶出抚顺,可在其行驶到沈抚公路中间时,一辆抚顺市某单位的汽车压着这辆军车不让超越。军车多次鸣笛,地方车辆也不闪让。这时,心急如焚的曹玉德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朝着挡在前方的地方车辆的轮胎开了两枪。对方停下车后,曹玉德一气之下又把地方司机拽下来打了几下。地方车辆上的人去沈阳也有要事,现在挨了枪又挨了打觉得很委屈,便把军车的牌号记了下来,告到了沈阳军区。

  下午3时,当曹玉德把段主任接到抚顺西部医院时,雷锋早已停止了呼吸。

  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枪打人的事,沈阳军区领导很重视,决定对他作撤职处理。这事被到“雷锋事迹展览室”参观的中共抚顺市委书记沈越知道了。他想,这事主要是抢救雷锋心切,感情用事才出了错,应予以谅解。于是,经沈越积极协调,并向沈阳军区领导说情,曹玉德才未被免职。

  陈广生宣传雷锋所经历的一段波折

  陈广生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俱乐部主任,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的第一天他们就认识了。此后,陈广生非常关心雷锋的成长,无论是雷锋生前还是牺牲后,都为宣传雷锋事迹作出了贡献,成为宣传雷锋事迹最权威的作家之一。

  雷锋牺牲后,陈广生在《抚顺日报》发表了5万字的报告文学《毛主席的好战士》,先后被《辽宁日报》、《解放军报》等转载,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63年2月,应北京两家出版社邀请,陈广生赴北京撰写关于雷锋事迹的两本书籍。

  正当陈广生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写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一书即将付印时,一份以某省省委宣传部名义写的关于宣传雷锋有失实之处的报告送到了中宣部。该报告称,有关雷锋的文章有四点与事实不符:一、雷锋的年龄;二、关于雷锋母亲的死因;三、关于雷锋的父亲;四、雷锋在父母双亡情况下,他的堂叔们曾经收留过他,他不是流浪的孤儿。

  在当时大讲政治的气氛下,问题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在全国影响如此之大、如此广泛连续报道,居然有失实之处,不要说事情出在军队,就是出在地方也会让人冒出一身冷汗。因为陈广生尚在北京,当时沈阳军区有关人员作出了“限制陈广生行动,速回沈阳,听候处理”的决定。陈广生简直不能相信:“我写这些情况都是雷锋生前多次讲过和雷锋日记里记的,怎么可能失实呢?”

  陈广生急中生智,立即向中国青年出版社借了200元钱,买了一套便装,连夜登上了南下的列车。他要在失去自由之前把问题搞清楚。陈广生来到雷锋家乡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找到了雷锋的亲属以及邻居乡亲。据雷锋的舅舅杨庆生回忆,雷锋有一个小名叫庚伢子,是雷锋的祖父给取的。之所以叫庚伢子,因为雷锋是庚辰年生的。得到了这个线索,陈广生马上从附近小学借了一本农家历,一查庚辰年果然是1940年而不是报告中所说的1939年。

  接着,陈广生对雷锋母亲的死因进行了考证。他找到雷家的老邻居、雷锋父亲雷明亮的老朋友彭德茂。据彭德茂回忆,雷锋母亲雷一嫂是一个刚强的女人,由于天灾人祸,她领着小雷锋靠讨饭为生。她是被地主的儿子糟蹋后,于1947年中秋节前夕悬梁自尽的。关于雷锋父亲雷明亮的死因,据当年给雷明亮看过病的郎中谢居生讲,雷明亮是在1944年冬下山为乡亲们搞粮食时被日本兵打得咳血、尿血而死的。

  雷锋是否流浪过?

     陈广生经多方调查了解到,雷锋的母亲去世后,六叔奶奶(雷锋爷爷的大弟媳)确实收养了雷锋,可这位老人却于1954年突然病逝。雷锋又成了一个人,处境便困难起来。16岁那年,雷锋在乡政府当了一名通信员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事情都搞清楚了,书稿得以付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下来。

  摘自2009年第3期《党史博览》

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前左)把毛泽东的题词送给雷锋生前所在连

(责任编辑:郭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