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4 20: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0月15日 | 查看:640次
人物故事:
莫富元,男,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邮政局邮递员。
1995年3月,年仅16岁的布依族小伙莫富元光荣地成为一名邮递员,从此踏上了布满荆棘的投递之路。他每天起早贪黑,常常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从没请过一天病假,从没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就连妻子分娩和父亲病逝时也奔波在风雨路途中,用辛勤劳动和热诚服务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他乐施好善,主动为群众取款、寄信、代取包裹等多达900余次,先后收到机关单位、受助群众的表扬信达200余封。25年来,他平均每天行程超过50公里,至今共计服务用户超过1000万人次,骑坏自行车4辆、摩托车6辆,行程相当于绕行地球11圈。
2020年7月10日黄昏时分,莫富元来到龙里县委办公小区的一邮政用户家门口,轻轻敲门后,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奶奶,他赶忙搀扶老人进屋。
“这位姓陈的老人已经80多岁了,腿脚不好,上下楼不方便,每次来送包裹、信件,都会顺手将她家门外的垃圾提走。”莫富元说。
自参加工作以来,帮助一些空巢老人或腿脚不便的老人代取信件、寄包裹,倒垃圾、代购粮油……对莫富元来说已是常有的事。
多年的投递工作让莫富元逐渐认识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为此,他克服一切困难,采取“零距离”服务方式,把所有本应投递到单位收发室的报刊杂志等亲手送到用户个人手中。正因为他的“零距离”服务,导致他负责片区的投递时间要比其他同事的长很多,往往在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时,他仍然奔走在投递路上,挨家挨户的送去报刊杂志。
莫富元有一个习惯,每次把报刊杂志送到各单位门口,他都会将捆绑报纸的绳子解下来放在包里。“每个单位都订阅报刊杂志,每天捆绑就要用掉一大卷,如果都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了,哪怕毛糙点只要还能捆绑,我都会继续用。”莫富元指着箱子里的一小堆已经很旧的绳子说。
“分拣报纸看似手上活,其实需要保持长时间精力集中,稍一分神就会出错。长期分报纸,手容易被油墨腐蚀,一到冬天就开裂。”莫富元说,不过这些都不算苦差事,更苦的是让“死件”复活。
所谓“死件”,就是在邮件投递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人认领和接收的信件。对于“死件”,按规定可以退回原处,但是莫富元没有这样做,他觉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找到收件人。在25年的投递过程中,数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有多难他都没有将“死件”退回,最终让这些“死件”“复活”。
2003年5月9日,当天所有的信件都已经投递完了,一封从台湾寄到龙里县西关坡的信件,直到夜幕降临仍然没有找到主人,为了将这封信尽快送到收件人手中,莫富元推着自行车,忍着饥饿,顶着夜色挨家挨户地询问。
那时候西关坡正改道拆迁,许多住户已经搬走,直到深夜,信件依然没有送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连日挨家挨户敲门、磨破嘴皮子的打听下,终于找到了信件主人。那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当莫富元把信件送到她手中时,她激动地哭了,拉着莫富元的手说:“太感谢你了,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哥哥,这封信让我们重新取得了联系。”
莫富元平均每天服务的用户多达1000多户,要投递的邮件多达2000多份。仅以2009年为例,他投递的报纸、杂志、信件等各种邮件就达到47万件。25年来,他每天平均要出入上百栋楼,行程约51公里。25年来,他工作的行程已能绕行地球11圈,接触的用户超过1000万人次。
在工作中,莫富元是“神行太保”、“拼命三郎”,但是在生活中,他却愧对父母和妻儿。工作25年来,他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更无暇顾及父母和妻儿,牺牲了很多亲情。
在2013年12月底举行的“德行龙里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莫富元获得了德行龙里十大年度人物,莫富元的表妹激动地说:“我表哥很累很辛苦,2005年2月24日,是正月十六,那天我嫂子生小孩,他上班没时间去照顾,后来我帮他照顾了好几个星期;他爸爸2006年3月份过世时他都不在身边,2009年5月1日他的残疾哥哥过世他也还在上班。工作又苦,工资又低,我们一家人都劝他不要干了,随便做点小生意都比这个强,可是他热爱这份工作,一家人只好尽量帮他。我嫂子在乡下上班,家里也照顾不到,娃娃全靠76岁的姨妈照顾,姨妈的身体又不好。”
参加工作至今,他珍藏的各种荣誉证书共计24本,其中:被评为州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省邮政局(公司)表彰4次,被州邮政局(公司)表彰1次;2010年4月被评为贵州省劳模,2010年9月荣获贵州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曾经有不少人问莫富元,为什么能忘我的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25年,他总是这样说:“16岁时我爱上了这份工作,邮递员让我的人生很精彩。”
来源:贵州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