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训:离休老党员铭记党恩 捐赠1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图)

发布时间:2020-10-29 16:5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0月15日 | 查看:801次

微信图片_20201016151718.png

人物故事:

  原本可以安享平静的离休生活,但他却热心于扶贫济困;原本可以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但他却选择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美好……

  “我们老了,出不上什么力,想把平时节省下来的积蓄捐出来,希望能为贫困群众办点实事”。2017年2月28日,弥勒市离休干部杨家训找到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主动提出要为贫困地区群众献爱心。通过多方协调,当天下午,杨家训将10万元捐款转交弥勒市扶贫办。

  当得知要采访他捐款的事,杨家训老人再三推辞:“我们没做什么大事,只是做了共产党员该做的事,为脱贫攻坚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杨家训老人简简单单的言行,却深刻诠释了一份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杨家训1932年12月出生于弥勒县弥阳镇小河边村。1947年8月参加地下党工作,1948年初参加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任司令部通讯员。先后任过乡长、弥勒县监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州粮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处级调研员(主持工作)。1993年离休安置回弥勒市委老干部局管理。47年来,杨家训多次被评为省、州、县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杨大爹捐款的事并不是偶然,因为他平时就是一个乐善好施,很有爱心的人”弥勒市委老干局局长苗树琼说,多年来,凡是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只要上级号召捐款,杨家训都会积极响应,主动捐款献真情。2006年,杨家训为修建章保村到小河边村道路捐款1000元;2008年,先后两次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200元和400元,并多次捐赠衣物;2009年,为小河边村建盖公房捐款800元;2010年,为弥阳镇大凹革村修建村庄道路捐款600元;2015年,为市委老干部局一名癌症患者职工捐助500元……

  然而,像杨家训一样富有爱心还有他的老伴杨曙(生前系弥勒县人大离休干部),老两口始终坚持着“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们都积极尽自己的能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一份份爱心。

  “我们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知道贫困所带来的艰难。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给的,我们不能忘记党和人民。”每年春节,杨家训和老伴都要对家乡小河边村的一些老人进行慰问,对学生进行鼓励,多年来送去慰问金8万余元。2016年4月,老伴杨曙去世后,杨家训仍继续坚持这一做法。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50多年来,杨家训一直照顾着家乡小河边村革命烈士家属杨家明一家。杨家明几次住院,杨家训都帮他负担部分医药费。杨家明的大孙子神经失常,杨家训帮他带到个旧、昆明等地进行医治;杨家明二孙子结婚,杨家训亲自准备行李,并负担了结婚的部分费用……

  “现在全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全国人民都动起来了,我不能袖手旁观。”自全国上下打响脱贫攻坚战起,时刻关注着家乡发展的杨家训深知,让全市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深情地说:“我们老两口作为分别有68年党龄和66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家乡做点事更是责无旁贷。”

  2016年初,老两口多次商量,决定捐出部分积蓄为家乡扶贫工作做点实事。然而,就在他和老伴商定捐款的事后不久,老伴因病去世。杨家训强忍悲痛,在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后,依然决定完成两人的心愿,于2月28日捐款10万元,并在捐款书上郑重地署上他老伴的名字——杨曙。

  “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杨老一再强调自己坚持做“公益”,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云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