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8 12:0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9月2日 | 查看:799次
人物故事:
苏成龙,男,1977年8月出生,宣城市泾县云岭镇人,宣城蓝天救援队队长、泾县白云公益援助中心负责人。
多年来,他积极投入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先后获2013年度“宣城好人”、2013年度“安徽好人”、2013年度“感动宣城”提名奖、2013年5月“感动江淮”优秀志愿者、2016年“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2016年度“宣城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从1月27日起,苏成龙就带领蓝天救援队对宣城市区人口密集场所、车站、老旧小区、物业以及从业人员较多的场所进行集中防疫灭菌工作。
2月8日,苏成龙接到总队统一安排部署,与4名队员驾驶一辆载重18吨的重型卡车,满载40多箱医疗物资、生活用品等,与安徽蓝天救援队20多人在金寨县汇合后直奔武汉。“我们不在救治患者的前沿阵地,但是我们负责保障各种防疫物资第一时间抵达最需要的地方,任务同样艰巨,责任同样重大,我们义无反顾、逆行无悔。”他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物资供应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位于武汉黄陂区天河机场附近的物资储备运输应急仓库,是当地最重要的物资中转枢纽中心之一,经由航空渠道运抵武汉的国内外应急防疫物资大部分都在这个仓库中转。驰援期间,苏成龙和他的战友们就坚守在这里。
一到武汉,队员们就进入战时状态,统一实行军事化管理,并分为转运组、库房组、运送组、后勤组、医疗组等。“每天都有几百吨的物资到达仓库,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分发、装卸和配送任务,全身湿透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但是没有人抱怨过一句,因为我们都希望这些医疗物资第一时间送往防疫一线。”苏成龙说。
由于工作强度大,队员中有人腰部受伤,有人手臂肌肉拉伤,但没有人轻易下火线。2月13日,由于第一批队友完成任务后调整撤离,转运组的人手少了一半,而防疫物资又持续到达仓库,苏成龙和队员们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九点,60斤一桶的消毒液从车上往下拎,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控制桶下滑的速度,稍有不慎就可能连桶带人摔下车。
除了高强度的体力支出和工作压力,队员们还面临很多生活上的挑战。由于缺乏经费和保障,衣食住行都靠苏成龙他们解决。没有地方住,他们自建营地搭帐篷,在仓库水泥地上垫上硬纸板,再铺上一层棉被,就算是简易的窝了。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苏成龙一开始用砖头搭建临时灶台,但因为电压低无法烧电磁炉,后来只好买了液化气灶,勉强对付。更麻烦的是洗澡洗衣问题,只有一个铁皮房和一台洗衣机,热水也供应不足,就只能省着用,有时候太忙了就只能简单擦擦身,衣物就用手搓一搓……
在有着丰富救援经验的苏成龙看来,这些生活上的困难都是小事,跟以前的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救援不同,他们这次还面临着随时被传染的风险,心理上的压力也很大。
“抗击疫情是人民战争,我们既然来到疫区,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努力履行好职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苏成龙说,每次装卸、配送物质,都会有随队医生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测温,确保万无一失。
让苏成龙欣慰的是,他们驰援武汉的举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点赞和支持。一位网名为“佳艺”的网友,担心五位队员的安危,自费为他们购买了30天的安心保险;来自家乡泾县的小学生给他写来了慰问信,表示要从小立志,长大后成为像他一样不畏艰险、不怕苦难的“最美逆行者”……
2月21日顺利执行完所有任务换防返回宣城,隔离结束后迅速投入到宣城市各县市区中小学校消毒防疫工作中。截止2020年4月29日,此次疫情期间,宣城蓝天救援共出队98次,车辆117台次,出勤人数626人次;消杀作业小区27个、单位19个,学校58所,公共场所16次,出动消杀设备台513次,总服务时长5675小时,受益人群约达51万人。
心存大爱,甘做微尘。此前,苏成龙还参加了四川汶川地震志愿服务、四川雅安地震一线救援、云南鲁甸地震救援志愿服务、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灾害现场救援、宣城抗洪抢险志愿服务等,并开展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助学帮困、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地震救援等公益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向善向上好青年、安徽好人、感动江淮优秀志愿者服务典型等荣誉。无论是灾害救援还是现场保障,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就总能看到苏成龙的身影,他也以实际行动为队员们做出了表率,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