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咏康:组工干部防疫一线连战15天劳累过度(图)

发布时间:2020-10-16 16:2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9月3日 | 查看:583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施咏康,男,汉族,1972年7月出生,安徽省望江县人,中共党员。生前任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事迹简介: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场严峻斗争,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2020年2月9日,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施咏康,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在47岁的盛年,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为新时代组织工作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中。追忆最后15天的工作轨迹,回望22年的组工人生,施咏康以舍身的壮烈、执着的坚守,践行了一名组工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诤诤誓言。

  放心不下大家、唯独忘了自己

  他,把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

  包河区有142万人口,是省政务中心所在地,汇集合肥高铁南站、汽车客运南站等交通枢纽,拥有全市最密集的住宅小区,对全区党员干部来说,战“疫”没有退路、必须打赢。作为组织部长,施咏康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履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市委“三防三查三加强”“四紧盯四到位”“八严八控”举措,开展“战疫情·组工在行动”,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施咏康的谋划推动下,包河区发出了组建“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的“动员令”,短短一天时间,50个区直单位151名党员干部报名参加,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守住社区这道关键防线,包河区实行“四级网格”防控机制,由区领导“一对一”包保15个街镇级网格。常青街道城中村、老旧小区最多,那里的一些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物业力量不足,封闭化管理难度大,是整条防线最为薄弱的部分。“把常青交给我吧,那的情况我最熟”,从那时起,施咏康就钉在了常青。

  2月9日当天,施咏康尽管已身感不适,但还是一大早就出了门,跑完一个城中村、一个商业开发小区、两个老旧小区、两个回迁小区,已是下午6点,回到部里他没有停歇,又带着同志们研究激励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可刚下楼,他又接到区工商联的电话,反映辖区有几家企业想捐款捐物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立马打电话给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务必对接好。6:58,在接到“已落实好”的回复后,施咏康才完全放下心来…谁也没料到,这竟然成了他最后的工作轨迹!

  施咏康走了,走得很突然,没留下一句遗言,却铸起一座丰碑,一座组工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丰碑。

  躬身务实、昂首进取

  他,用实干书写出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为事业发展留下什么?”这是施咏康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尽职尽责“做答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包河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城市化水平高,全区567个小区多是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还有38栋商务楼宇,组织怎么建?工作怎么抓?22年的组工实践,施咏康深知“党建工作要抓实,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扑下身子实抓”。

  2018年7、8月份,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施咏康跑遍了全区各类居民小区进行调研,最终研究确定了“围绕‘人’、立足‘楼’,建立党的组织、推进党的工作”的思路。方向有了,行动起来。建设“红色领航和美小区”,打造“红色领航商务楼宇”,开展“党群家访”活动,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管得着看不见、看得见管不着,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施咏康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大部门制”改革,将街道原有的26个部门整合为“一办七部两中心”,初步形成了70%问题靠服务解决、20%问题靠管理解决、10%问题靠综合执法解决的“721”基层治理新路子。在他的推动下,包河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以快速推进,如今在包河,“有事就找楼栋党小组长”,已成为广大居民的“新风尚”。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区、楼栋的党组织和党员也经受了严峻考验,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9年5月,包河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8月,省委书记李锦斌专门作出批示:包河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做法好、效果好,应予总结宣传。11月,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包河区举办。

  架好“渡人的梯”、搭起“创业的台”

  他,为事业积蓄着智慧力量

  包河区作为合肥滨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干部干事创业、人才集聚创新,事业才愈发兴旺。

  施咏康一直重视全区年轻干部的培养,他深化实施“滨湖先锋”工程,3年来选调了100多名年轻干部到一线“蹲苗”历练。“到了基层,才晓得‘热锅上的蚂蚁’是啥滋味,才知道群众拿你当贴心人是多幸福”,这是包河区残联副理事长周清梅基层锻炼最深的感悟。“干部专心干事、组织关心干部,年轻干部对待工作,一定要在岗在为在状态、用心用力用真情。”90后的包河区委办副主任付俊伟清楚的记得施咏康讲的这句话。

  包河区人才科技资源集聚,如何开发好身边的人才“富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大文章”,施咏康想了不少点子。他牵头制定《包河区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办法》,亲自绘制包河人才公寓“地图”,打造“包·有巢”品牌,全力解决住房等人才最关心的事。在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施咏康推动创立“金领家园”平台,构建党建引领与人才服务“双阵地”。他去中关村举办专场招聘会,举办“高校学子包河行”活动,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接力式创新服务链条,吸引了大批知名高校毕业生来到包河、扎下了根。

  在施咏康的努力下,包河区已集聚国内外顶尖人才420多人,省、市级领军人才等2282人。院士工作站也“从无到有”开设了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达到16家,总数位居全省城区第一。

  做正直的人、干正派的事

  他,以铁肩担当起忠诚公道

  “组织部的干部必须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要持之以恒地说实话、办实事,做最真实的自己、最诚实的干部”,施咏康常常提醒大家、处处带头示范。从1998年任职市总工会,到2002年调入市委组织部,从市委组织部的普通干部、副处长、处长,到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熟悉施咏康的人,对他的第一评价都是“讲政治”。不管是分内还是分外工作,他都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行动。

  2019年,合肥市开启了最严格的南淝河流域水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区级河长,施咏康主动扛起责任,经常利用双休日步行巡河,凭着一股子韧劲,历经一个多月的努力,成功解决了“三无”渔船拆解这个“老大难”问题,并推动落实常态化管理。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在与他套近乎、拉关系的人眼里,他不通人情世故,在探听口风、打听消息的人面前,他始终守口如瓶,但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同志,施咏康从不让他们“吃亏”。一名在信访局默默工作六年多的干部被提拔后,感慨道:“我从未向组织提过,50多了,组织上还一直在关注着我,提拔我真是没想到。”“基层的干部最辛苦,要真心关爱”,施咏康常这样对部机关的同事说。他牵头制定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职业管理的具体措施,切实让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前途。

  把群众当亲人、把同事当战友的施咏康,对待自己的至亲和朋友,却又是那么“不近人情”——一名搞建筑工程的老乡托施咏康疏通关系,帮忙在区里的项目中找点“活”干,他没有同意,朋友说他没情义。他说,规矩坏了,情义成了利益,才是真的没了;妻子没有固定工作,有个企业老板得知后,打电话给他,让你爱人到我公司来,工资不会低,他婉言谢绝;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难得回一趟合肥,却总是因为他要加班、临时有公务安排,而未能见上面,“官不大事还多,多年的交情抵不过一点公事!”

  面对公与私、是与非,坚持原则是他不变的原则,出于公心是他永恒的准则。

  八十岁的父亲在老家,施咏康平时难得回去探望。春节假期他特地把值班时间调到初五,想多陪陪父亲,结果疫情突发,初二就赶了回来。短暂的两天,竟成为最后的陪伴。至今,上初中的儿子无法相信爸爸已经不在了。2月9日早上离开家时,施咏康答应儿子晚上回来陪他下盘棋。然而这个承诺,却没能兑现。那早已摆好的棋,再也等不来对弈的人。

  斯人去,同哭为君咏;悲中来,齐战唤安康。施咏康同志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忠诚书写人生华章,是新时代的优秀组工干部。他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注入了精神力量,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