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援鄂医疗领队冲锋在前 驰援武汉使命必达(图)

发布时间:2020-10-04 21:5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9月2日 | 查看:714次


人物故事:

  沈宁,女,1972年9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共预备党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北京大学国家援鄂医疗队和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高级专家组成员。在新冠疫情救援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入临床一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包括患者收治及分层救治的流程和方案,协调医护配合,严防院内感染,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率先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采访中,她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害怕,不能说不害怕,但是我觉得毕竟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应该去做这个职业应该做的事情。”

  2020年2月1日,北京大学三家综合性附属医院接到紧急通知,再次召集医务人员驰援武汉。这其中,就包括正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接受采访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沈宁教授。

  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她匆匆结束采访,直接从医院出征武汉。

  她参加的是由院长乔杰带队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当天接到任务,当天出发,当天晚上与在武汉的第一批队员汇合。6天后,沈宁他们将与100多人的第三批队伍相聚在武汉。

  此次驰援武汉的北京大学三家医院联合河南医护团队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沈宁担任新病区医疗队队长。

  2月2日,沈宁与相关专家前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调研了解情况;

  2月3日上午,沈宁再次与相关专家实地调进研,就各项工作认真梳理筹划,沟通细节,讨论并制定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入院病人初步处理流程和原则》。

  2月3日下午,北医三院驻地,沈宁端坐在房间正中的椅子上,“咔嚓”一剪刀,抗击非典之后一直留着的长发,缓缓落下……

  当天晚上8:30,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正式启用。作为队长,沈宁带队第一批进入了危重病房。

  冲锋在前,深入临床一线是沈宁的一贯作风。问诊、查房、心理疏导等严谨的患者管理模式给队员们树立了医者榜样。

  平日里,她运筹帷幄,医疗、护理、院感、队员生活管理及情绪疏导无微不至。

  作为呼吸重症专家,沈宁经常需要参加疫区危急重症患者会诊,全力以赴为救治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不懈努力;展现出了超强的专业素养与高度的责任心。

  2月8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晚9点,北医三院医疗队独立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正式启用。启用前,沈宁带队分三个时间段,分批次带队员前往新病区熟悉环境,跟进设备情况,为新病房运行做足了准备。

  北医三院医疗队根据湖北疫情情况及患者病情,不断提高着医护人员的诊疗救治水平,发挥全体队员积极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展开救治。依托“北大医学”优势,建立的北京大学会诊中心,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在院区管理方面,北医三院医疗队积极优化重症病人收治流程,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月19日,湖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沈宁出席发布会,介绍北医三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情况,并就如何切实提高重症患者救治回答记者提问。

  沈宁认为,“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心理支持治疗同样不可或缺”,并提出要把最集中医护力量的床位留给最危重的病人,以切实提高治愈率。心理的干预治疗也是提高疾病恢复的重要手段。

  2月25日,武汉,晴。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沈宁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沈宁坦言“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我虽然经历过紧张、焦虑、沮丧和失落,但更多面对的是新增病例的逐渐减少、科学救治流程的推广应用、患者康复出院的喜悦。作为一名援鄂医疗队队长,我见证了队员们的成长与担当、武汉人民发自肺腑的感激。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我看到了自己学生的迅速成长,感受到医学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31岁的沈宁奋战一线,是呼吸急先锋;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援中,已经成长为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的沈宁驰援武汉,使命必达。

来源:首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