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8 08:38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03版 | 查看:639次
2月26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中)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查房时与患者交流。新华社发(张翔摄)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一张张值班表,一份份出院病历,一次次会诊报告,记录着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200多名队员在武汉抗疫的日日夜夜;他们奔走在一个个重症监护室,值守在一张张病床前,争分夺秒地抢救一个个重症患者的生命,用极限付出诠释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与时间赛跑:落地投入战斗
一张去往武汉的机票,一张背着行囊的照片,带着同事们的祝福和祈愿,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乔莉在赶赴武汉的当天,度过自己43岁生日。“这是意义非凡的生日。”乔莉说。
2月12日晚,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到快速组建一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一个重症监护病区的紧急通知。医疗队一夜成军,200多名来自重症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及管理保障人员,次日赶赴武汉。
13日晚11点多抵达武汉,14日凌晨两点将行李、物资等整装完毕,凌晨3点在住处召开紧急会议,上午8点左右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赶赴武汉市第一医院参加工作会议……当天上午,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询问是否有医疗队能当天接管病区,刘云率先请战。
“条件艰苦,但既然到了战场,就要打赢这场仗。”刘云对队员们说。
14日下午4点,通过考核的首批16名医生、24名护士进入病区,不到两小时,病区61张床位全部收满。
为患者“兜底”:与死神掰手腕
接管病区第4天,一位重症患者呼吸困难、手指脉氧饱和度和血压进行性下降,情况危急。乔莉穿着防护服,戴着3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等,近距离靠近患者头面部,凭借多年经验,不到1分钟时间,动脉穿刺成功,为患者及时打开“生命通道”。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负责的是该院唯一的重症监护病区。“这里都是整个医院最危重的病人,我们没有退路。作为隔在患者和死神之间的那堵墙,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与死神掰手腕。”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说。
重症病人的病历医护人员要随时更新,每天4个班次查房、每一次远程会诊、每一次病情变化等,都要及时作病情记录,让医生随时了解患者前期情况,保证治疗的针对性、连续性。
“在这里1分钟都停不下来。”医疗队总护士长宋瑾介绍,根据患者病情,100多名护理人员按专业特点分别组成了气道管理、深静脉置管、压疮管理等多个专科护理小组,细化对病人护理管理,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效率。
以科学施治:召必应、战必胜
3月19日,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接管的病区患者“清零”。
3月23日,医疗队首批队员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接管两个重症病区。
4月13日,医疗队留下7名队员加入“国家队”留守武汉,攻克最后的重症堡垒。
……
敢打硬仗,底气使然。严格的团队管理制度和精密的医疗工作流程,令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做到招之即来、来之即战。
刘云介绍,抵达武汉当天,他们在成立医疗、护理、感控等8个行政工作组的同时,还成立了11个临时党小组,通过党员与非党员结对的方式将人员管理起来。
在医疗救治上,医疗队制定了标准化工作流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病人实行分区管理,从诊断、检查、治疗到出院或转院的病例、医嘱都有明确的标准,每天必须进行舱内外同步交班,保障医疗救治的连续性和标准化。
为了啃下“硬骨头”,医疗队做好各项准备。“我们成立了包括气管插管等在内的15个专项突击小分队,专科问题的处理上首先服从专科小组的意见。”齐栩介绍,医疗队还依托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随时开展专家远程会诊,保证治疗有序、科学。
“使命感支撑着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国家有难时,我们这支队伍一定是召必应、战必胜。”刘云说。
(新华社南京9月17日电 记者邱冰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