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5 10:19 | 来源:长江日报 2020年9月9日 4版 | 查看:7802次
面对国礼和掌声,四位国家功臣不忘使命与担当
国之英雄,当以国礼待之!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生死关头,是这群最美天使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当共和国以国家之名,向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当习近平总书记向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颁授勋章奖章,现场全体起立、掌声阵阵……庄重的国家仪式,褒奖的,是他们的贡献;礼赞的,是他们的精神;激荡的,是人们的豪情;凝聚的,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力量。
“忠诚、担当、奉献”——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的主席令中,这样概括他们的崇高品质。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面对荣誉和国家礼遇,他们始终不忘医者的使命和担当,斗罢艰险再出发,迎接新的挑战,作出新的贡献。
■ 钟南山:我向总书记请战,做好疫情防控平台
长江日报北京电(驻京记者柯立 特派记者黄琪)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举办“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荣获“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钟院士披露,上午和总书记握手时,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习主席,我要请战。”
钟南山说:现在只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阶段,还远未结束,我们要有个思想准备,大概得好几年,哪怕它消失也得好几年。“请战”的意思是,一定要参加它(疫情防控)的平台建设,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管是诊断、治疗、预防还是疫苗等,希望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好。
据央视9月8日视频,回忆武汉战疫最艰难的时刻,钟南山说,自己在武汉的学生曾发来信息,小区居民们唱着国歌,高喊“武汉加油”。说着说着,钟南山红了眼眶。“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国人,什么都压不倒!”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钟南山说:“这绝对不是对我一个人的,是对我们医疗卫生界的极大认可、尊重。”
钟南山说,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中国共产党在此次疫情的巨大考验中能取得胜利,在航天、农业、工程等其他领域也一样能做到。
作为工程院“资深老院士”,钟南山回忆称,自己是1996年第二批成为工程院院士的,到现在已经24年了。“老院士尊重科学、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这是自己取得一些成绩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此外,“近十多年来工程院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是注意转化,搞科学研究必须与经济建设联合起来,实验成果要注意转化,变成产品、变成商品,这一点工程院做得比较好。哪怕在最高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也得多想一想这对于医学的诊治到底有什么指导作用”。钟南山指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科学管理方面的很多想法变成了实践,而且证明非常有效。比如在武汉疫情早期,当时轻症患者因床位限制未被收治,以王辰院士为首的团队,建立了方舱医院,增加了上万张床位,通过分级诊疗,使得我们很快控制了疫情。
钟南山说,这次抗击疫情跟17年前抗非典疫情有很大不同。抗非典那年,他去了30多个国家讲述中国的经验和临床医疗。“这次也跟30多个国家交流,不单是经验和体会,还有我们的规律和机制,我们对于重症的预测、动物模型和创新治疗方法等都有研究。”他说,科学研究要能转化,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院士也得好好学习,不断提高。”钟南山说,现在有很多的交叉学科要学,这次抗疫,他学了大数据、AI、5G和云平台等,这些都用在诊疗里。
钟南山说:“相信工程院的院士能够在进一步的抗疫斗争中以及其他领域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真正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贡献力量。”
而当天上午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之后,钟南山作为代表发言时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我们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我们医者的使命。有幸亲历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由弱而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目睹了共和国从贫穷落后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我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也由衷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倍加珍视难得的人生际遇和干事创业舞台。
座谈会结束后,钟院士在接受长江日报等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心愿是全世界能够大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 张伯礼:总书记20字概括抗疫精神,让我倍受鼓舞
长江日报北京电(特派记者黄琪 驻京记者柯立)8日现场,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张伯礼院士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其子张磊也同时出席了表彰大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在大年初三随中央指导组奔赴武汉。他提出要把已经上市的中药做高通量的快速筛选,选了200多种中成药,最后又从中遴选了65种,后来证实这些药物对新冠肺炎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磊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2月21日,他带领第十二批天津医疗队增援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父子俩忙于救治,同在武汉,却很少见面。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时,仍对张磊说:“我很好,你不用来,看好你的病人就行。”
8日,张伯礼院士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人民英雄’称号分量太重,我做好本职工作是责任使然,这是党中央对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是属于大家的荣誉。我更要化鼓励为动力,帮助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让他倍受鼓舞,特别是总书记用20个字概括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具体生动的体现,有了这种精神,不管遇到疫情还是遇到其他困难,中国人民都有信心战胜。而众志成城同时又尊重科学,是中国人民制胜的法宝。
他还说:“值得高兴的是,年轻一代在抗击疫情的磨练中成长起来了。武汉保卫战中,多数援汉人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奋勇向前、不畏生死、勇挑大梁,没有一人掉队,他们是共和国未来的脊梁。民族复兴大业将在他们手中实现,我们感到羡慕。”
在北京受奖期间,张伯礼院士还见到了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他将7月回武汉时的所见所闻与他们分享,“武汉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有空回去看看!”
■ 张定宇:总书记轻拍我手背,叮嘱我注意身体
长江日报北京电(特派记者田巧萍)9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这里举行。在主席台上,张定宇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向习近平总书记,他双手握住总书记伸过来的左手,总书记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张定宇的手背,充满着鼓励。
这是张定宇第一次与总书记面对面。他清楚地记得,在抗疫期间来自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
抗疫最艰难的2月10日,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远程可视电话与金银潭医院连线,关切地了解武汉新冠肺炎病人救治的情况,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3月10日,总书记亲临武汉,深入到火神山医院看望参加武汉保卫战的医护人员代表。张定宇通过电视看到了这一幕。“我也是医护人员啊,我感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
总书记给张定宇挂上奖章,又仔细地帮他抚平胸前的绶带,并与张定宇合影。合完影,张定宇转身离开时,总书记又嘱咐他:“注意身体啊!”
坐在主席台上的张定宇,聚精会神地聆听总书记的报告。“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他们又是十分谦逊的人,钟南山同志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人民群众说:‘有你们在,就安心!’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总书记深情的声音回荡在人民大会堂,坐在总书记身后的张定宇眼含热泪,心潮澎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啊!”
大会结束时,政治局常委与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和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张伯礼院士、张定宇院长和陈薇院士一一握手告别。
张定宇再次与总书记面对面。总书记握着他的手,再次叮嘱:“你要多保重身体!”,张定宇说:“我一切都好,我要继续工作,为党和人民做贡献。”总书记肯定地点了点头。李克强总理竖起大拇指向张定宇点赞,他对张定宇说:“金银潭医院做得不错!”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金银潭医院,在那里,张定宇第一次见到他。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20个字的抗疫精神,张定宇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就记住了。他说,总书记的报告接地气,也很鼓舞人。现在开这个会,其实不是让我们总是想着疫情期间的事情,而是要想怎么样把我们的抗疫精神用在日常工作中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还有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被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个人之一,张定宇说自己非常激动,同时也感觉到担子更重,因为他已被当作一个榜样。
克服缺点,认真地把工作做好,张定宇说,这样才能“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希望”。
■ 陈薇:主席说我为军队争了光,未来要加倍努力
长江日报北京电(驻京记者柯立 特派记者黄琪)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举办“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上,陈薇院士的儿子麻恩浩作为家属代表发言时,充满感情地说:“记忆中,平时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总是很少,但她从来不会对我提过高的要求,对我的每个选择也都充分支持。”
“母亲曾对我说:你这辈子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欢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8日上午,麻恩浩和父亲一起作为家属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当看到习主席亲自为母亲颁授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时,他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小麻说:“我的母亲1991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特招入伍,投身军事医学研究事业30年,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武汉抗疫,在生物安全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母亲从来都是冲在一线,把全部的精力贡献给了她热爱并引以为豪的事业,做到了‘职业选择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相结合’。”
在他眼里:母亲是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在她和她的团队成员身上永远有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
庚子春节,疫袭荆楚。疫情暴发初期,陈薇就敏锐察觉到这种前所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极有可能存在高传染性和危害性,她和团队成员迅速投入有效治疗药物的筛选工作中。大年初一,接到担任军事医学专家组组长的命令后,她迅速抽组队伍、筹备装备器材,于1月26日率第一批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麻恩浩说:“我心里非常清楚这将是一场硬仗,也很清楚母亲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危险,但我更加清楚,这是她的使命和担当。”
“做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抵达武汉后,陈薇和专家组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母亲说,她在武汉日均休息不到4小时,时常忙到凌晨四五点,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她多了许多白发,人也瘦了一圈。
当从新闻中得知母亲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第一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I期、II期临床研究试验结果良好,麻恩浩由衷感到喜悦和振奋。
他记得,2月26日是陈薇的生日,那天,军事医学研究院的领导向仍在武汉奋战的她发去生日祝福,她在回复信息中仅写到8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母亲身上这份许军、许党、许国的精神,正是军事科研人独有的血性!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塞拉利昂大规模暴发,母亲先后4次带领团队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研发出的疫苗使世界为之瞩目。当埃博拉疫情暴发后,麻恩浩也主动申请到西非当志愿者,成为埃博拉疫情最严重期间,唯一的中国中学生志愿者,和母亲在同一片土地上“战斗”。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受到母亲的影响,麻恩浩也选择了与母亲相似的专业:微生物学,并且以全A的成绩和最优毕业的身份毕业。他说:“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也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奉献给无比崇高的科研事业。”
陈薇院士也在中国工程院的座谈会上作了简短发言,她回忆了去年当选院士的经历,非常感恩老院士对新人的提携和帮助。她说:“‘人民英雄’的称号特别沉甸甸,它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今天主席给我授奖章前说了一句话,你为军队争了光,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军人分内的事情,也是尽了工程院院士的本分。”
陈薇说,虽然国内疫情已经防控得非常好了,但国际上每天还有很多感染病例,抗疫还是任重道远。“这次在抗疫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短板和不足,也使我们有更深的危机感和更重的责任感。”她说,未来要把科技抗疫的主线落在行动中,加倍努力,不忘初心。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 斗罢艰险再出发 为祖国再次请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