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疫英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致敬!(4图)

发布时间:2020-09-09 15:45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9月09日 第04版 | 查看:12215次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 “一个人也不能少” 

本报记者 叶 青

  “国家有任务,特别急,你马上回来。”大年三十的早上,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关伟杰接到钟南山急促的电话,他的春节假期戛然而止。电话另一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自1月18日夜驰武汉后,他已进入战时状态,春节假期被忽略不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一个人也不能少。”9月1日,钟南山在《开学第一课》上写下的赠语,代表了他的从医心声,也展示了他的人生“担当”。

  “逆行者”的家国情怀

  钟南山奔赴武汉的两张照片至今仍感动着亿万中国人。一张照片中,钟南山疲惫地靠在高铁餐车座位上仰头闭目;另一张照片,他和专家组在金银潭医院进行调查。

  让大家为之感动的原因,在于经实地调研、组织专家讨论,钟南山果断提出了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呼吁全国人民“不去武汉,不出武汉”,而他却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亲自到一线了解实情。“作为临床医生,病情永远都是需要自己去总结的。”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亲自检查每一位患者的咽喉情况,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后,钟南山快速及时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向国家汇报情况,为国家防控疫情的蔓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钟南山说动才能动”,老百姓对钟南山的信任,与他的敢医敢言、科学态度分不开。“目前只有有效药,没有特效药”“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在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之际,钟南山都勇担大局,毫无畏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从百姓的角度解决民生难题。

  “从钟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深厚的家国情怀。”钟南山的学生桑岭说。疫情期间,桑岭奔赴武汉,带领团队共诊治危重患者近70例。

  “科技攻关要跟病毒赛跑”

  “现代抗疫战,打的就是科技战,科技攻关要跟病毒赛跑。”钟南山既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也是广东省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组的专家指导组长。

  “第一次开会时,钟院士就强调‘治疗第一、科研第二’,所有的研究都要为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服务,并提出‘共享’科研成果倡议。”受钟南山的影响,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新检测技术中心负责人丛锋将成功表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表达菌株,无偿提供给了科研院校和生物医药公司。

  “万一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药物和疫苗研发必须走在前面。”钟南山多次参加全国疫苗研发项目的评审、研发进展汇报会。“大部分开会的时间都到凌晨了。我一个年轻人都快扛不住了。钟院士也挺劳累的,他有时在座位上动动身体,敲敲腿捶捶背。但一到会议开始,他立刻精神矍铄。”丛锋感慨道。

  钟南山的口头禅是“说话要有根据”。每次参加会议,他都是自己整理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所有的攻关项目和重点病例,他都要求自己做到了解最新的进展,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126天的抗疫历程,钟南山带领团队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一边进行科研攻关:成功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病毒疾病临床特征研究;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

  “这是一个人类的疾病”

  对钟南山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至今,每周三上午“院士大查房”,每周四下午半天门诊,仍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安排。

  疫情期间,大查房变成远程会诊,他牵头对湖北武汉等各省市的危重症、重症病例进行远程会诊24场超过55例次,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其他国家的疫情仍在蔓延中。“疫情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住,才算真正控制住。”钟南山强调,我们更需要国际间更大的合作。这是一个人类的疾病,不是一个国家的疾病。非典时,钟南山同样旗帜鲜明提出国际大协作理念,“这是人类的疾病,需要综合各国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疫情期间,钟南山先后进行24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科研临床专家进行探讨,毫无保留地传授我国新冠肺炎救治成功经验,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中国方案”,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在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的面试上,钟南山问考生:“学医是件理想的事,但现实中,医患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你怎么看?”考生机灵地以钟南山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所说的话回答:“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从来都是白衣天使,没有变的。”钟南山笑了。

“人民英雄”张伯礼: 热泪总为人民而流 

本报记者 操秀英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武汉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看见习近平主席签署关于抗疫表彰主席令的当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填了这首《清平乐·人民才英雄》。

  9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张伯礼披戴上沉甸甸的“人民英雄”勋章。

  “和很多医务人员比起来,和武汉人民所作的贡献比起来,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他说,对于这份荣誉,他感动、不安。

  但人民不会忘记,他在武汉奋战的80多个日夜;人民不会忘记,他与武汉“肝胆相照”的情义;人民不会忘记,关键时刻他果敢决断,让中医走上前线的信心和勇气……

  人民英雄,实至名归。

  透过镜头,在近日播出的央视“开学第一课”中看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武汉方舱医院,张伯礼又红了眼眶。

  人们几乎记得他的每一次热泪盈眶。

  接到出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命令时,他的泪水因信任和机遇而流,“关键时刻能被党和国家委以重任,是莫大的信任,这是给了中医药一个展现的机会,一个证明中医治疗疫病的机会”。

  2003年非典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让中医介入,后来国务院领导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意见,才决定让中医参与SARS治疗。“我记得那是5月6日,介入的时间比较晚,到6月初几乎就没什么病人了。我当时担任天津抗击SARS的中医总指挥,请缨组建了两个独立的中医‘红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张伯礼回忆,经过中医的配合治疗,病人使用的激素量明显减少,退烧的时间缩短了,并且病情稳定不反弹,病人普遍反应良好,死亡率也降低了。

  “我当时就说,如果早一点让我们中医上就好了。”张伯礼说。

  在全国两会会场讲述武汉抗疫故事时,他的眼泪里有感动、有艰难、有自信,更有不负众望的自豪。

  “我们刚到武汉时看到的场景确实很混乱,发热门诊排长队,医院人满为患,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和陪护人员全都混杂在一起,一时有不知从哪下手的感觉。”张伯礼坦陈。

  中央指导组及时决策,按照专家们的意见实行集中隔离,分类管理。此时张伯礼提出,隔离不服药,只成功了一半。他力主让集中隔离的患者普遍吃上中药。严格彻底隔离、100多万服中药,有效阻断了疫情的蔓延。但也伴有质疑的声音:中医药能在这种突发疫病中真正发挥作用,还是只是个安慰剂?张伯礼决定用事实来说话。他和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方舱,中医队伍进驻方舱医院。

  江夏方舱医院26天运营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没有1例从轻症转向重症,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约有15%到20%转成重症。更显著的证据是,出院病人中,反映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数等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反映炎性因子的CPR显著降低,脏器功能也显著改善。

  江夏方舱医院的探索迅速推广到其他十几个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中,中药使用率超过90%,转重率一般为2%—5%。没有重症就没有死亡!中医药的出色表现,成为新冠肺炎治疗“中国方案”的特色和亮点。

  让张伯礼欣慰的是,中医药的贡献被写进历史。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总结了中医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做法,包括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说句实话,原先我是有所担心的,担心疫情过后人们会忘记中医药,但是白皮书一出来我就放心了,白纸黑字写上了,对于中西医结合在这次疫情中的贡献,全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张伯礼笑言。

  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在发扬光大中医药的路上,张伯礼加快脚步。

  通过数十次网上连线,与国外专家分享我国中西医联合抗疫的经验,同时,与一些国外的大学开展联合科研;针对今年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早做准备,对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对治疗方案进行再优化;继续研发宣肺败毒颗粒……从武汉归来后,张伯礼更忙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医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来说,要珍惜这次机会,加强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经验总结,注重后遗症的综合康复,加快有效方药的研发。做好充分准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不辜负全国人民对中医药的期望。”张伯礼说。

“人民英雄”张定宇: 宁负自己 不负使命

吴 岩 本报记者 刘志伟

  “我从没想过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牺牲与贡献,我仅仅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提及荣誉,张定宇十分平静。

  在张定宇心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不是授予他个人,而是授予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所有基层医务工作者,是对他们的集体褒奖,更是对全民战“疫”、武汉重启的肯定。

  职责,医者仁心知敬畏

  病毒突袭,金银潭医院首当其冲。

  作为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2019年12月29日,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该院。身为院长,张定宇凭经验判断,“这个病不简单”。

  随后,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带领大家率先采集7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火速送往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检测。

  “为什么要采集肺泡灌洗液?临床发现,一些病人在做咽拭子检测时是阴性,病情却在持续加重,肺部CT异常。我们怀疑病毒已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张定宇说,如果病毒躲在肺泡里,咽喉检查根本不起作用。后期,病人肺部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病情发展迅猛——但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毒,谁也不知道。

  4天后,专家团队从分离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并确认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科学论断,第一时间为中国抗疫提供了病原学方向,也为临床救治与疫苗研究争取了时间。

  “春节前后病人暴增,几乎每两天就得开辟一层新病区。这个病区刚要收满,另一个病区就要准备清理、消毒,工作量非常大,每个人都绷紧了弦。”张定宇记忆犹新,医院从一个病区,到一栋楼,到3栋楼;护士从两小时交接班一次,延长到四五个小时一次;恨不得把一个医生掰成两个人用,所有人都在超负荷坚守。

  妻子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3天后,张定宇才得空探望,相处不到半小时便返回岗位。

  初心,身患绝症勇冲锋

  “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常说,越是危难时刻,越能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

  1月28日早上8时,金银潭医院全体病区主任见面会简短结束。张定宇破例多留了几分钟,“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我的身体出了问题,我得了……渐冻症!”

  “我的时间不多了,在时间和生命的赛跑中,我必须跑赢,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们要用生命保卫武汉!”张定宇用尽全身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走向前台,深鞠一躬,“拜托大家了!”

  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绝症——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工作中,他一直在隐瞒病情,当有人问到他为什么走路摇摇晃晃、一瘸一拐时,他总是用膝关节不好的理由搪塞。疫情前期,需穿连体防护服查看病房,张定宇自己无法完成,每次都需要同事帮忙,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向大家告知病情。

  冲锋陷阵,不拉后腿。选择公开病情,是因当时上海和北京的医疗队入驻医院,其中有很多张定宇十分敬重的专家,但由于下楼梯特别困难,时常不能下楼接送,他内心忐忑不安。诚然,他还有另一个“私心”,激励同事们坚持,“从接诊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开始,战斗就打响了,把重担扛下来,只能往极限去伸展。”

  在张定宇带领下,金银潭医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人迟疑、退缩,全部坚持在急难险重一线。600多名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前线,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

  使命,科学战“疫”显身手

  作为共产党员、医院院长、临床医生,张定宇使命必达。

  金银潭医院北六病区护士长程芳至今记得,那时临近2014年春节,张定宇刚上任时说过一句话,“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过年的”。

  金银潭医院由武汉3家具有传染病业务的医疗单位合并而成,与综合型医院相比,业务比较单调。张定宇上任后,医院定位逐渐清晰,立足传染病领域,服务群众生命健康,医疗技术精益求精。

  针对传染病治疗关键难点,金银潭医院引进一系列先进设备,治疗水平全面提升。疫情期间,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张定宇主导医院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在国家专家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施以鼻导管氧疗、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通气治疗等疗法。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够对抗病毒。”此前,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定宇呼吁康复者捐献血浆,共同救治病人。很快,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一项。

  科学战“疫”,遗体解剖是寻找致死根源的最直接途径。凡有可能,张定宇都会走上前,真诚哀悼,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医院先后参与进行18例逝世患者遗体解剖,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我很感恩,当我们不顾一切抢救病人时,整个中国在支撑我们。”张定宇说。

“人民英雄”陈薇: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本报记者 张 强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颁授奖章。

  最高荣誉,陈薇当之无愧!

  鼠疫、炭疽、SARS、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一次次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陈薇始终冲锋在前。正如此次出征武汉她所说的:“做最坏打算,拿出最充分方案,准备最长期奋战!”

  搭建“3.0”版本精准诊断平台

  “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

  今年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鹏接到了陈薇的电话。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多年的相处,让他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听得出老师似乎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

  在张晓鹏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陈薇预判自己正在攻关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判断,她主动请缨,身着厚重防护服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为了能在实验室中多工作一会,她进去之前不吃不喝,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

  那一次,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在陈薇看来,这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此次疫情,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在专家组组长陈薇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搭建起来。他们第一时间建立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将近百份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

  核酸检测过程中,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为此,陈薇带领大家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IgM和IgG抗体,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陈薇带领专家组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

  从“提速”,到“全面升级”,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

  新冠病毒疫苗研制迅速推进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在陈薇领导下迅速推进——

  “没有看过武汉最急迫的样子,就无法体会武汉人民对疫苗的渴望。”陈薇说。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0日,完成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7月20日晚,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论文。研究指出,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

  此时,距离她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展开应急科研攻关还不到6个月时间。这期间,陈薇率领团队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面对病毒的疯狂进攻,陈薇早已处惊不乱——

  还记得2014年初,埃博拉疫情暴发引起全球恐慌,中国派出多批医疗队前往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当年12月,陈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同时也是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

  究其缘由,早在2006年,大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敏锐地认识到,“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为此,她对这个烈性病原体提前展开相关研究,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正因如此,新冠疫情袭来,陈薇带领团队再次创造奇迹。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陈薇在采访中如此回应。

  9月1日晚,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如约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节目中,陈薇与同学们分享抗疫经历时介绍,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军事医学研究院领导给身在武汉的陈薇发去了生日祝福,她回复:“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