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2 21:30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12日 10版 | 查看:5846次
王超、林杉杉一家五口的全家福。(本文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生产旺季时,王超常到车间帮忙。图为王超、林杉杉与同事们一起进行选种。
本报记者 李 越 见习记者 任梓溪
核心提示
王超和林杉杉这对85后夫妻,已在省农科院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养殖引育种中心工作十余年。他们因专业而结识,因海水育种而结缘,因对工作的坚守而成为伴侣。在海水苗种优良品种繁育这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不为人们熟知的领域,他们日复一日做着“枯燥”的工作,并将其培养成全家人共同奋斗的目标。他们见证了辽宁海洋品种的迭代,更在他们5岁的孩子心中种下海洋科研的种子。
从大连火车站驱车大约一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位于金普新区杏树屯镇的省农科院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养殖引育种中心采访。采访对象是一对85后夫妻——王超与林杉杉。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他们日常的紧张与繁忙。海水苗种繁育,面对的是微观世界里的鲜活生命,需要时刻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调整育苗车间的环境,并按需配给“营养餐”。跟着小生命们的生长节奏走,“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邂逅于工作,结缘于工作,生活=工作,于他们而言,中心与家里相比,更是生活的重心,心灵的港湾。他们几乎为工作付出了全部精力,却甘之如饴。
在一起时间久了,无须过多交流,一个眼神,二人便知对方所思所想。默契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关键词,记者采访时,也真切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这种默契。
一段看似偶然的缘分
这是一段看似偶然的缘分。
那一年,她19岁。
2006年,林杉杉走出大连海洋学校的校门,来到省农科院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旅顺中试基地工作。在这里,她邂逅了同届校友王超。
虽然二人在校园时并无交集,但对彼此的“名号”均有耳闻。
“王超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每当校内外有活动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林杉杉回忆。
“我学的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干水产养殖属于跨界,听说有校友跟我同时到咱这个单位,特意打听了一下。”王超摸了摸有点发红的耳朵,搓了搓手,“那时就开始注意这个女孩了。”
新人入行,从基础学起。王超工作后的第一课是养鲍鱼,林杉杉是培养鲍鱼饵料。
“我很业余,虽然有前辈带着,但还是赶不上专业出身的杉杉。很多时候,我都要向她请教。”王超回忆,小小的鲍鱼,成为二人沟通了解的桥梁,一来二去,他们愈发熟悉、走近。
为了便于工作,海水养殖引育种基地都是临海而建,且选择海水质量优良的地方。这就决定了中试基地要远离城市,远离人群,远离污染。当时,中试基地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江西镇董家村。
“条件太艰苦。”林杉杉回忆起刚到中试基地工作时的情景:育种车间里,老旧的木质窗户被海风吹得咣咣作响,四处漏风;宿舍完全不隔音,一个人打呼噜,所有人都听得见;如厕更是大问题,要从基地出来,走上一段山路,这对女生是极大的挑战。
困难林林总总,说没想过退却,并不现实。与林杉杉、王超同期到中心的5个小伙伴,有两人很快选择了离开。
王超仰头望向窗外的大海,思绪飘回到曾经最难熬的时刻,“我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在这里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那种老旧绿皮客车,第一次乘坐时,简直不敢相信。父母在得知我的工作环境后,反复劝说我离开。”
林杉杉则表示,作为基地唯一的女性,更觉得难以适应,“多少次夜里醒来,躺在四面漏风的床铺上,问自己为什么要遭这份罪,干这份工作?”
迷茫和孤独时,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
一起养鲍鱼时,车间内常年高温,林杉杉总是觉得胸闷恶心,王超便悄悄地为她准备温水,帮助她缓解焦虑状态;王超在实际操作上有不懂的地方,林杉杉不仅帮助他,还时时刻刻叮嘱他不要犯马虎的毛病。“杉杉的细致打动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大连汉子,在提到妻子时脸颊绯红。
平凡的浪漫中,两个85后走到了一起。
为了帮林杉杉摆脱低落情绪,王超每天搜集小笑话,早上定时给她发信息,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他们的生活渐渐有了色彩。
2013年,林杉杉和王超结婚。他们因海结缘,成为彼此分不开的人。
结婚并没有让王超和林杉杉的工作、生活发生多少改变。在适应了艰苦环境和高频工作节奏后,这对年轻夫妻逐渐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海科院在杏树屯镇建立了海水养殖引育种中心,王超、林杉杉随后来到这里工作。
此时,林杉杉已经成为整个中心的“粮草官”,专门负责生产饲喂育苗车间幼体的饵料。每天早上6点,林杉杉都会准时到达饵料车间,通过显微镜检查单细胞藻类的生长情况。
“我们繁育的是幼体,刚开始都要靠食用单细胞藻类来维持生命,促进生长。”林杉杉形象地表示,若她这一关不能正常运行,车间里的小生命就会断粮。而且,不同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饵料也不同,这就需要她每天与生产车间的同事们沟通饵料配给细节,整体把控数量、质量。细致、准确,是她工作的第一要诀。
王超则承担起中心后勤保障的职责。每个养殖区域设备维护、育苗水温的调配,中心供电、供热、消防、环保、安全、资产管理、经费核算等,都是他的工作范围。用同事的话说,王超的工作是中心运转的第一步,只有他先到单位工作,其他环节才能动起来。
海水养殖引育种工作,通俗来说就是引进、繁育苗种,听起来简单,实则复杂、烦琐。工作中,面对的都是只能通过解剖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小生命。
这些小生命没有语言,时刻在生长,只能通过观察、监测了解它们的状况。温度、水质等任何指标变化,都会对它们的生长产生影响,这对工作人员来说,很具挑战性。于是,这行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中心时刻都要有人在,以保证苗种健康。承担中心运转“先行官”职责的王超,担起了这个责任,常年住在单位,每年休假的天数屈指可数。
林杉杉说,“他自己干得有成就感,我也非常支持,因为中心也是我们的家。”
林杉杉口中说的这个“家”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里有他们共同的职业理想、奋斗目标,二是这里也是他们常住的地方,远远超过回自己家的时间。
为了让中心这个家更有烟火气,夫妻俩和同事们对这里进行了改造。
原本的杏树屯镇未经开发,碎石遍地,杂草丛生。中心刚建立时,只有一个生产车间,相应的配套如宿舍、食堂都没有。
每天工作之余,林杉杉、王超与同事们一起坚持清理碎石,肩挑背扛,一干就是3年,才将中心内的石头清理干净。同时,他们还清理了中心内的沟渠、杂草等,并建起办公楼。食堂、宿舍、卫生间有了,还建了一个小型的篮球场。种树、栽花……如今,中心可谓一步一景。
“家美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更有劲了!”夫妻俩相视一笑,“5岁的儿子,最愿意到这个家来玩!”
说起孩子,王超、林杉杉一直云淡风轻的脸上有了些许变化。
“2015年我怀孕了,整个孕期都在中心工作,一天也没休息过。孩子3个月时,正赶上虾夷扇贝繁育前期,这是所需饵料准备的关键阶段,我没休完产假,把孩子托付给婆婆,就回来上班了。”说话间,林杉杉低下了头,“感觉很对不起孩子,陪他的时间太少了。”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好像一下子就会跑了,一下子就会说话了。”提到孩子,王超的声音变得哽咽。
“好在孩子很懂事,也很理解我们。也许是从有他的那一刻起,他就跟随我一起在中心工作,所以在他的基因里,有大海的印记。”林杉杉说,“别的孩子都喜欢去游乐场玩,咱家儿子就喜欢让爸爸用摩托艇载着他出海,从小他就和大海亲,和水生动物亲。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不能每天回家,就每天和儿子视频通话。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每次开口第一句话就问,“爸爸妈妈,你们都在干什么活儿呢?”林杉杉说,在儿子的认知里,我们有两个家,一个是自己的家,一个是杏树屯的家。
林杉杉和王超忙着照顾杏树屯的家,孩子则想着照顾自己的爸爸妈妈。林杉杉说,每当她和王超回家时,孩子会当起小主人,吃饭时忙前忙后,给爸爸妈妈夹菜,像照顾客人一样。
“陪他的时间真的太少了,我们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全家福。”王超眼圈红了,“孩子上幼儿园时要交全家福照片,我们才发现,竟然没有拍过三人合影。”
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最初不理解他们的父母,现在成了支持他们工作的坚强后盾。
“没有假期,甚至春节都回不了家,刚开始,父母并不支持我的这份工作。”王超说,他的父亲曾告诉他,因为每年过年的时候他都回不了家,他妈妈就躲在房间里抹眼泪,连饺子都不想包。
王超说,中心繁育的虾夷扇贝,正好在每年春季产卵,需要大量饵料和人工,那段时间,全员无休。
连着十几个春节不回家,王超和林杉杉的坚持感动了父母。为了支持他们的工作,王超父母搬到了距离中心较近的城区,帮着带起了孩子。一家人,以这种方式,互相靠近。如今,王超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我在,你们放心工作,孩子我来照顾。”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工作,找到了人生价值,找到了爱人,找到了家。”林杉杉说。
“在这里,不变的是海,不变的是情,从小家到大家,我们的爱在传承。”王超说。
“在心里,我们早就把引育种中心当成了另一个家。”
“我们做的都是平凡的工作,没什么值得特殊说的。”
采访中,林杉杉和王超用最朴实的话语,讲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口中的平凡,其实并不平凡。
省海科院海水养殖引育种中心建立以来,在新品种引进、原种保护、贝类杂交、优选优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为辽宁省海水养殖良种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人们所熟知的虾夷扇贝,就是中心1980年从日本引进、1982年人工育苗成功、1984年实现自繁殖后代繁殖的。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我省虾夷扇贝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规模化养殖。而这与中心工作人员的务实努力、踏实工作密不可分。
近年来,虾夷扇贝养殖出现密度过大、水环境变化、病害等问题,中心再度做研发,在虾夷扇贝品种优化上做文章。不仅如此,中心还在优化海参等原有品种的品质,引进、驯化新海产品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此繁杂的工作,常人会以为是由一个较大的团队来完成,但事实上,中心的核心人员仅有5人,而林杉杉和王超均在核心团队中。
每年由林杉杉培养的饵料达2万多吨。这些饵料都是通过一个个三角烧瓶扩培而来。旺季时,从天亮忙到天黑,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时刻调整工作方案。阳光强时要遮光,阴天时要补光;温度高时要降温,天冷时要增温……林林总总,事无巨细,绝对不能出错,因为,她对待的是生命。
王超是中心的后盾,也是林杉杉的后盾。在做好基地后勤保障的同时,他会主动到车间帮忙,帮她分担。
他们有幸将爱好、事业、生活有机融合。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又赶上虾夷扇贝产卵期,他们二话不说留在中心,3个多月没出大门,见证了又一批虾夷扇贝的诞生。
“累吗?枯燥吗?乏味吗?”
“不!虽然工作看似循环往复,但面对每一次繁育,新生命在手中诞生的愉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们都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这是真爱,对这份事业的真爱,对彼此的真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艰辛在他们这里化成生活的调味品。他们从青涩少年,到中心顶梁柱;从不适应环境,到驾轻就熟;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三口之家……角色转换,初心不改。家里,小小后备军日渐长大,将这份热爱继续传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